世界經典教育法——實踐教育法,別讓孩子戴上差生的帽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每一個父母的對孩子的培養和教育都十分用心,為了培養孩子成才,父母往往會投入自己全部的精力,但是卻往往並沒有取得相應的成效,其原因就在於孩子的父母沒有以一個實踐者的心態來教育孩子,他們既缺乏教育的具體行為,又缺乏教育的藝術和好技巧。
大連科苑教育建議家長可以在對孩子的教育中參考多湖輝的實踐教育法
(多湖輝:日本二戰以後的傑出的教育家,對兒童心理和腦力開發研究造詣頗深。
)
實踐教育法精要整理
1.教給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想要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就要刺激孩子的思考能力,當孩子囿於慣性思維就不能獨立思考,思維就會受限。
那麼如何做才能使孩子動腦筋想問題呢?
多湖輝認為應該尋找機會迫使孩子進入思考問題的狀態。
開發智力工作做得越好,孩子的頭腦約聰明,在這方面也許對母親的要求過高了,但是所有的母親都應該成為「教育擔當者。
」所謂「教育擔當者」即是設法給孩子創造有利於智力發育的思考機會,有目的地營造智力環境,使孩子的頭腦變聰明的具體操作者。
為了讓孩子養成經常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問題的習慣,在說「好好想想」,「努力」之前,首先讓孩子自己認識到思考的意義很重要。
與父母強迫孩子在學校獲得好成績相比,孩子希望認字,希望能夠閱讀電視節目表,這對於孩子來說更實際得多。
孩子能夠自己確定這樣更具體的實際目標,才能產生想要認定的熱情。
由父母一方施加的目標,就很有可能使孩子忘掉思考的重要性。
因此,多湖輝告誡家長們,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切勿代替孩子作出「結論」,對於孩子來說,遇到困難恰好事思考最佳機會。
父母必須懂得叫孩子學什麼不是時期的問題,而應該看孩子現在對什麼有興趣。
孩子開始感興趣的時候就是其學習的時機,對此沒有過早過晚的問題。
2.注意和孩子交流的方式
多湖輝發現在母親當中,經常有人從開始就以限制孩子自有發言的語氣跟孩子談話,「那邊是郵筒吧?」這麼一問,孩子能夠回答的範圍就完全被固定了,沒有思考的餘地。
在這種情況下,至少應該把「什麼」、「在哪裡」、「何時」、「為什麼」、你認為怎麼樣等作為能夠讓孩子回答的提問,這從增強孩子的思考能力、表達能力等方面來看,也是有用的。
不僅向孩子提問要講究技巧對於孩子的技巧,對於孩子的問題,大人也要非常認真回答。
如果大人採取不認真的態度,孩子的問題最終也得不到回答,很可能會導致孩子縮手縮腳。
有時候,父母經常以為如果不能完整地回答孩子的問題有失身價,就容易把回答問題想的很複雜。
因此,當孩子問自己不知道的問題時,大人就會含糊的回答說:「以後再告訴你吧」、「大概是這麼回事吧」;相反,對於自己會的問題就就想全部告訴孩子。
多湖輝則認為,大人即便是知道的事情也不能全部告訴孩子,因為這樣做會完全使孩子失去自我思考的餘地,對於孩子的提問只作邏輯性和科學性回答,這才是最佳回答。
3.消除孩子的反抗情緒
反抗是孩子精神成熟的重要標誌。
從根本上講,孩子自立、有主見就意味著要脫離父母並且開始具有父母相異的想法,當然,其中有些想法可能會與父母近似。
然而,即使這樣,他們也不會囫圇吞棗地聽信父母,而是將其納入自己的思維框架中進行選擇接受自己認為可以接受的部分。
孩子進入反抗期以後,動不動就會頂撞父母,以至於有些家長感到納悶:「為什麼事事都要對 這干呢?」當家長提醒他時,他反而振振有辭:「媽媽您不也再做著同樣的事情嗎?為什麼只說我?」反倒指責起自己的父母來了。
即使再有耐心的家長,聽到這些話,也會勃然大怒。
但是,冷靜的想一下,父母也並非完美無缺。
而且能看到父母的不足,說明孩子已經具備了對事物進行評判的能力。
所以,與其生氣,到不如說我們應該感到高興。
事實上,在我們不經意中孩子已經一天天地長大,一天天的走向脫離父母的屬於自己的人生軌道。
頂撞父母意味著孩子的成長,我們沒有必要悲觀,而應感到高興。
從某種意義上講,開始頂撞父母和老師是孩子精神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
在未來長大之前,做事情總是欠考慮,往往採取較為激進的做法,比如激烈的反駁家長。
有一段時期孩子總是感情用事,這是做父母的也不要與他計較,而要在孩子面前保持冷靜克制的頭腦。
這一點對於孩子的成長極為重要。
實踐教育法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自主學習!
孩子「不聽話」、「愛頂嘴」,父母怎麼辦?
有父母問:女兒7歲,上小學二年級。逆反心理特彆強,不像同齡的孩子那麼聽話,和她說什麼,她都要反著來,經常與父母頂嘴。學習成績在班裡也只是中等,而且做事粗心,每次她不聽話或犯錯誤批評她時,她都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