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完低聲教育,寶寶第一次打人該如何正確處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低聲教育

從小,我就習慣了爸爸的高嗓門。

他無論和誰說話,都是大眼睛一瞪,聲如銅鈴。

然後伯父和人說話也是,貌似天生的大嗓門,用我媽媽的話來說,這哥倆和人說話,永遠像是在吵架,就不能聲音小點,慢慢的,清楚的說嗎?

  到後來我長大,嫁人,有一天我突然發現,公公婆婆之間的說話方式很有意思。

他們從來沒有大聲說過話,日常間的柴米油鹽,都是慢慢的,一個字一個字地,和和氣氣地說。

  我才明白,正常的說話方式就應該是這樣的。

  又聯想到平日裡我們教育孩子,總是說著說著,不知不覺就提高了音量,帶上了情緒。

逼迫孩子看我們的臉色行事,讓他們根據我們音量的高低,來判斷事情的嚴重性。

  說話是一門藝術。

我們要教育孩子如何說話,就更需要自己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個好榜樣。

  想到那段很多人都聽過的話,在此把它貼出來,希望大家和我一樣,可以記住它,和孩子說話的時候,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能把這一點教給他:

急事,慢慢的說;

大事,清楚的說;

小事,幽默的說;

沒把握的事,謹慎的說;

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

做不到的事,別亂說;

傷害人的事,不能說;

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的說;

開心的事,看場合說

何為低聲教育?低聲教育是與教育孩子大喊大叫相反的一種教育方式。

家長或幼師常常為管教孩子效果不佳而束手無策,不管你是嚷嚷不休地說服教育還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式教育,孩子全然不理你。

如果經常對做錯事的孩子高聲斥責,不僅收不到效果,反而對孩子的性格養成、心理健康有不利影響。

這時候就要考慮改用低聲教育的方式了。

1低聲教育——科學依據

  心理學家對表達哪些事情該用怎樣的聲調進行了研究,發現處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聲調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批評孩子,用低聲調孩子更容易接受。

這是因為:

  1.低聲調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緒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牴觸、逆反的心理防線有所鬆弛,有利於溝通。

  2.低聲批評孩子,不僅可以集中對方的聽力,而且也可以先發制人,不讓孩子使用高聲調。

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聲責罵孩子,孩子反抗的聲音也不低,雙方情緒越來越激動,最後惹得大人一肚子氣,孩子也不服氣。

  3.低聲調可以趕走憤怒。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任教時間最長的老師,大人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最大,遇事暴躁,不冷靜,開口大聲責罵的父母,肯定對孩子的性格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2低聲教育——辦法措施

1.批評孩子要降低聲調

  低聲調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緒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牴觸、逆反的心理防線有所鬆弛,有利於溝通。

低聲批評孩子,不僅可以集中對方的聽力,而且也可以先發制人,不讓孩子使用高聲調。

.

2.運用正確的語氣和措詞

  對許多父母來講,控制自己不去批評孩子是很難的,因此,說話前請三思,運用恰當的語氣和措詞,效果會很好。

比如「我愛你,但是你的行為我不能接受」,這種話初聽會覺得很生硬,但過一會兒,孩子很自然就會明白你的意思了。

3.把你所期望孩子要做到的要求解釋給他們聽

  比如帶孩子逛超市,告訴他不要亂動商品,並警告如果違反的後果將是什麼。

你要從頭到尾貫徹到底,無需大聲威脅。

4.不要使用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語言

  就事論事,不要隨意發泄對孩子的情緒,不要使用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語言。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包括爸爸媽媽的尊重,而這種尊重、信任,會使孩子產生自信,是他們前進的重要動力。

每一個爸媽都盼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但是打罵教育絕對不是最好的辦法,一時起到的作用也不會長久。

那麼寶寶第一次打人,該如何正確處理?

體能發展和雙手的開發

1-2歲的寶寶剛好處在精細動作與大運動發展的過程中,寶寶開始嘗試做各種各樣的肢體運動,包括抓握動作,看到障礙物時會推開,拍打物品等,都是寶寶肢體的訓練,這個階段的寶寶願意探索和使用自己的雙手,獲得學習和經驗。

探索過程導致誤傷行為

在寶寶探索和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對外界事物保持高度的好奇,什麼都想去試試、抓一抓甚至拍打一番,對於身邊的人也是如此,所以這階段的寶寶很容易誤傷出現在他周邊的大人和小朋友。

我們可以發現,當大人抱著孩子時,他會用手抓大人的頭髮、眼鏡、衣服上的飾物、摳鼻子、抓耳朵等,甚至在大人不讓他得逞時還會拍打他們的臉,打到了以後還會很歡樂。

別以成人標準看待孩子的行為

有時在與其他小朋友玩耍時,當別的小朋友阻擋了寶寶的方向時,寶寶就會把他們推開,因為在寶寶的眼裡他們與其他的障礙物是沒有不同的,他們還不能區分推人與推物品的區別。

所以,這些在大人眼裡故意傷人的推搡行為,對寶寶而言其實是無意的,寶寶也不是大人認為的那種「暴力狂」。

大人習慣性用成人的標準去評價孩子的行為,常常會忽視孩子本身的能力和需求,給孩子造成困擾。

不正確的干擾和刺激會強化孩子的行為

為什麼有的孩子已經過了大運動發展期,反而把大人的行為強化成了一種不良習慣?這就是家長不正確干預和刺激的結果。

比如:有的家長在孩子打他們時認為孩子很厲害,充分肯定了孩子的打人行為,讓孩子以為打人是一種與人交流的方式。

有的家長又太過緊張孩子的打人行為,一旦孩子開始下手就嚴厲制止,天天在孩子耳邊強調說不許打人、不能打人等,本來孩子的潛意識中並沒有打人這個概念,反而是家長的不斷重複鞏固了打人這個詞彙,孩子打人的頻率越來越高,習慣越來越強化。

選擇性忽視孩子的行為

如果孩子的打人行為變成一種有意識的行為,如何才能讓孩子順利走出來呢?

其實孩子的打人行為與孩子吃手的實質是一樣的,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短期現象,家長只要能認識到這一點,就不要太把它當回事。

孩子做打人動作也是想要吸引大人的注意,影響大人的情緒,如果大人不上他的當,他就會覺得無趣,做這個動作也沒有意義,最後也就不會做了,慢慢就淡化了。

正面管教改變打人行為

另外,如果孩子打人的行為已經被強化為一種習慣,那就需要大人的干預幫助他轉變。

但是這種敢於不是批評或懲罰孩子,而是讓他做不成,孩子想打人,那就把他的手拿開,每次看到孩子出現打人行為都及時把他的手擋開,同時既不給與肯定也不給予批評,就當作不經意間把他的手拿開一樣。

久而久之,孩子發現這件事做不做好像都沒人關注,也沒什麼價值,反而每次都被擋開,不僅沒影響到別人反而讓自己覺得不開心,孩子就不會堅持不懈了。

這種不留痕跡的干預方式是讓孩子在順其自然的過程中慢慢減少打人的頻率,從而淡化孩子的慣性,幫助他改正不良行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