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欺負別人的「小霸王」如今做了家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快,點藍字關注這個公眾號,一起漲姿勢~
最近,很多家長都憤怒了、擔心了。
因為就在上周四,北京市一位小學生的家長在網上發文,稱孩子長期遭到同班同學的霸凌,更被同學用廁所垃圾筐扣頭。
這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等平台快速流傳、得到了很多人的呼應,校園欺凌也再一次進入公眾視線。
小小年紀,能有什麼仇什麼怨?遇上這樣的事,家長該怎麼幫助自己的孩子呢?
校園裡的事,家長怎麼「插手」?
這篇文章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多家長也分享了自己孩子受欺負的經歷。
其實,不論是對欺負人還是被欺負的孩子,家長到底怎麼做才是真對孩子好,也是一道難題。
我們來看一位聽友的故事:
孩子欺負孩子,就是小事兒?
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女兒在學校老受欺負。
有幾個同學只要見到她,就用編好的兒歌嘲弄她。
更嚴重的時候,那些孩子會扯她的頭髮、擰她甚至踢她的肚子。
他們還會趁老師不注意,把我家孩子一個人反鎖在放體育器材的儲物間。
我知道這些後給班主任打了電話,要求欺負她的孩子家長到學校見面。
可他們都是簡單的道歉,認為自己的孩子就是有點淘氣,小孩子不知深淺等等。
老師也說是「開了個有點兒過分的玩笑」。
開玩笑?家長都這麼想,孩子的問題怎麼解決!看著孩子那麼難受,我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你怎麼看?
@王長勝:
我就有親身經歷,上學的時候,總是喜歡欺負同學。
現在也是為人父母了,感覺自己當初做的太不對了,誰家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在學校挨欺負回家之後父母都是心疼的。
@孟剛:
我小時候,小朋友在一起玩兒,團結就是力量!我沒有欺負過別的小孩,別人也不欺負我。
現在作為孩子家長的我,首先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不要有家庭暴力,不要給她消極的情緒引導!
@柏書軍:
孩子童年淘氣,但心靈大多是美好的。
不管吵鬧了還是受欺負了,一般過一段時間就又在一起,所以做為家長和老師要多引導,沒必要把孩子對立起來。
@百合仙子:
如果孩子回家哭著和我說學校有誰打她,我會教她,如果下次再有這種事要立馬反擊回去!你事後告訴誰都沒用,讓事情在發展階段就被處理掉是最好的。
......
聽聽嘉賓怎麼說
劉瑩,親子教育專家、資深心理諮詢師。
孩子在學校受欺負的背景、原因和程度各有不同,這裡僅對性質比較嚴重的欺凌事件,建議家長考慮做以下幾件事:
1、冷靜向孩子問明事情原由,向老師同學核實求證,明確事實性質。
2、如果性質比較嚴重,建議家長出面請老師或校領導召集雙方家長面談。
建議這個過程迴避孩子,避免問題處理過程中雙方家長可能存在的矛盾衝突給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3、家長在維護孩子正當權益的同時,也不要誇大事實或提出過激要求,避免進一步激化矛盾導致事情更難處理
當然,最好的辦法應該是防患未然,教孩子堅強、自信起來,不惹事也不怕事:
1、用語言或行動勇敢捍衛自己的正當權益,恃強凌弱者只欺負那些他們認為不會保護自己的孩子。
2、敢於將情況告知家長和老師,不要被欺負人的孩子嚇到,不讓你說是因為他們害怕比他們更強大的人。
3、廣交朋友、與人為善、樂於助人,建立自己的朋友圈。
什麼才是真正的「陽剛之氣」?
在校園欺凌事件中,一些欺負人的孩子好像覺得自己這麼做挺「爺們兒」。
但其實對於現在的很多男孩來說,卻缺少真正的「陽剛之氣」——責任與擔當。
針對這種情況,最近上海出招了:
培養「陽剛之氣」
12月7日,上海推出了全國首本男生性別教材《小小男子漢》。
這本書共分六個篇章,包括「我是男孩」、 「擁抱我自己」、「好想長大」等。
這本教材主要致力於幫助男孩們了解其生長過程中所需面對的一些性別困惑,旨在提升男孩敢於擔當的勇氣與素養。
有專家稱:「講求陽剛之氣,並不是要求男生身上有肌肉、有炯炯有神的目光、有高大的身材,男孩的陽剛之氣主要還應體現在 要有擔當和責任感。
」
培養男生的陽剛之氣,主要責任在家庭教育。
父親應該更多承擔起關心陪伴兒子的責任,給孩子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男性學習榜樣。
母親則應該隨著兒子年齡增長,避免對他呵護過度或控制過度,給孩子更多自主自理的機會,讓他們學會對自己負責、為父母分擔,並從中獲得更多自信。
而相應的,自信滿滿、有責任和擔當的男孩才更不容易成為別人欺負的對象。
「夜話」有話說
對於一個男孩或者每個孩子來說,真正重要的不是拳頭和膽量,而是責任與擔當。
校園霸陵的「任性」必須得到約束,唯唯諾諾的軟弱也需要正確的引導。
為孩子,我們能做的還有更多。
祝願每一個孩子都能遠離暴力,健康成長。
編輯:高凡、慧思
新浪微博:@鄉村夜話
收聽方式:AM720 央廣網 蜻蜓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