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性培養,父母什麼時候該「護犢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關於孩子獨立性的培養,現實生活中很容易看到兩種極端的表現,一種是越俎代庖,事事代辦替代;另外一種則是強迫獨立,父母抱著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信念,不論情形如何,袖手旁觀,選擇讓孩子面對無力解決的問題,卻不提供任何支持。
之前的文章提到,「真正的獨立不是訓練來的,而是孩子成為自己的內在需求」。
但在孩子逐漸走向獨立的過程中,父母應提供什麼樣的必要支持和幫助,在什麼時候該「護犢子」呢?
提供孩子必要的支持和幫助,而不是替代
支持和幫助,絕不是代替孩子解決問題。
如果任何衝突或小事,父母都沖在前面,見不得孩子「吃虧」,事事替他擺平。
這樣子肯定會使孩子覺得自己無能,沒有力量面對,事事依賴他人。
必要的支持和幫助。
是讓孩子相信他有依靠,在父母的支持下有力量學會獨立面對。
必要的求助也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和他是否有能力、可不可愛沒有關係。
必要的支持,這裡指父母提供指導和心理支持,不一定直接出手替代解決問題。
必要的幫助和干預,指需要的時候,父母直接出面解決問題。
具體什麼時機,主要看父母們自己的判斷了。
幫助不知所措的孩子尋找到應對方法和發現自身的力量
我認為當孩子遇到問題或衝突,不知道怎麼解決時,父母提供必要的支持,讓孩子有力量和方法學會自己去面對。
我兒子至少三歲之前,不僅從不主動打人,也幾乎不會被動還擊。
但是總會有一些小朋友喜歡抓、摸、打、衝撞或推等,發生肢體之間的衝突。
一次出去玩,遇見一個陌生的同齡小孩兒,總是上去摸兒子的頭,對方的家長只是笑並不制止。
此時,我本來希望這位媽媽最好出面制止,但那個袖手旁觀的媽媽沒有這個意思。
受不了騷擾想要哭的兒子看著我,卻不知道怎樣結束自己不喜歡的干擾。
其實,類似的事情之前也發生過多次,他好像沒有自己學會如何處理。
我問兒子:你喜歡小朋友摸你的頭嗎?兒子搖搖頭說不喜歡。
我說:「看起來小朋友只是想和你玩,如果你不喜歡這種方式,你可以告訴他『我不喜歡你摸我的頭』。
如果他還不停下來,你可以用你的手抓住他的胳膊,並說『住手』。
」隨後我們倆玩了角色扮演的遊戲,兒子開心地一遍遍讓我演,我們倆交換角色,讓他體驗不同的感受和行為。
實踐的機會從來不會少。
玩了一會兒,又碰到這個小朋友了,果然,小朋友又過來摸頭了。
兒子第一反應「哎哎哎」地想要哭,我用鼓勵的眼神看著他。
兒子終於壯著膽子大聲說:「住手,我不喜歡這樣」,同時,他的小手猶豫了一下,把小朋友的手從頭上推開了。
小朋友還想再嘗試時,但猶豫了一下停下來了,兩個小朋友用彼此可以接受的方式一起玩了一會兒。
看到兒子的勇氣和信心,我真心為他高興。
為了強化他的積極體驗,我們又演練了幾次,因為有實際生活體驗,兒子也驚奇自己原來真是有力量的。
這樣的事情仍然會發生,學習的技能也需要不斷地演練。
這裡面有幾個關鍵點:
一是切莫強化被欺負的感受。
愛動手動腳的小朋友,許多是因為語言表達比較遲緩,或者不懂得如何正確與人交往。
通常少有惡意,大部分情況是因為想要與人交往,但卻採用一種讓人不喜歡的方式。
所以,不要用被欺負來強化孩子的感受。
可以對孩子說:「小朋友想要和你玩,但他不知道使用合適的方式,你要不喜歡可以告訴他或阻止他」。
如果真的是有惡意,那就另當別論。
二是教孩子學會正確表達自己。
我不喜歡你這樣的方式,言外之意,如果你換一種方式,我可能就願意和你玩了,而不是不喜歡你這個人。
就給彼此留有很大的空間。
三是在實踐中學習保護自己的權益,體驗自己的力量。
他越是覺得有力量,他越是不會去通過欺凌弱小證明自己的力量。
其實,真正的實施校園欺負的孩子,內心往往更弱小,所以才要在更弱小的孩子面前尋求強大的感覺。
在孩子無力應對時提供及時的保護
當孩子遇到力量懸殊的挑戰者,或者是有危險的事情、或者被逗弄時,父母需要提供必要的幫助和干預。
讓孩子體驗到有危難時可以依靠的感覺。
想一想,如果年幼時親愛的父母都不能提供必要的幫助,你讓孩子長大後相信別人會幫助他,又怎麼可能呢?成年人遇到困難或無法過去的坎,不是也需要找個肩膀可以依靠嗎?
比如有的孩子被幾個孩子一起圍攻,被力量和年齡都比較大的孩子威脅時等,父母如果在場,至少要及時制止。
一些嚴重的校園欺負案例,被欺負的孩子往往保持沉默,甚至還有不堪欺凌選擇自殺,但自始至終孩子都不向父母和老師求助。
為什麼不求助呢?我想通常是覺得沒有人能夠真正理解他們的體驗並幫助他們吧。
一次,兒子在和幾個小朋友一起玩時,一個大幾歲的孩子拿著棍子追著兒子和小朋友跑,小孩子們嚇得邊跑邊哭,如臨大敵的樣子。
其他幾個孩子的媽媽一邊聊天,偶爾瞟一眼孩子們這邊,並沒有做反應(我相信這時媽媽們應該也有糾結吧,但是,年輕的媽媽們被教導最多的就是孩子們的事情自己解決,如果出面干預,應該還是會有心理壓力的)。
但是作為母親我終究無法旁觀,叫停了那個大孩子,我對他說,「你是大哥哥,他們是小弟弟,真正的英雄是決不會嚇唬這些小孩子的,真正的英雄是敢於和強的對手決戰,你不是英雄行為。
」那個大孩子不好意思地停下了。
或許有的媽媽會說,如果你看不到時怎麼辦呢?我覺得看不到那是另外的一種情形。
在孩子面對根本無法抗衡、只有被嚇唬和等待對方良心發現停下來的情境中(比如帶有欺負性質的行為,成人令孩子無措害怕的逗弄),如果旁邊有親愛的媽媽,見你如此恐懼卻根本不出手相救的體驗,和恐懼時旁邊沒有人,無法給你提供幫助。
我想體驗絕對是不一樣的?我們通常可以忍受所愛的人不在場獨自面對,但難以忍受所愛的人眼睜睜地看著你需要幫助時,卻袖手對你說要自己面對。
當然,反過來,如果孩子傷害別人時,父母也要一定採取正確的方法,讓孩子學會正確的人際交往。
比如,一個愛主動攻擊的孩子,你要幫助他學習用語言來表達自己。
問他:「你是不是想和小朋友玩,你可以跟他說想和他玩」「如果想和小朋友玩,要以對方喜歡的方式而不是不喜歡的方式」等,總之是用孩子可以聽懂的語言,指導他合適的方法。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的事情自己來處理,任憑自己的孩子對別的小孩造成傷害,而無所作為,甚至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如此,還沾沾自喜,覺得孩子有本事,同樣更是不負責任的。
這時孩子需要的幫助是學習與人合作,發展社會興趣和社會情感。
看起來孩子此時顯得很厲害,像是得了便宜一樣。
然而,一個缺少社會興趣和合作能力的孩子,終究是要自嘗苦果的。
還有成人發出的、看起來可能沒有明顯的惡意,但是會給孩子帶來恐懼、困惑或羞辱的逗弄時,需要做父母的提供必要幫助。
有的父母可能不覺得有什麼,甚至看到孩子慌亂的樣子還一起起鬨;有的父母可能也不喜歡,但是磨不開面子,這就是父母要面對的功課了。
在中國成長的孩子,可能都少不了被逗弄的經歷。
在老家時,一個鄰居逗我兒子說:「你媽媽不要你了,過幾天就回北京了,你跟我們過吧。
」兒子說:「你是個臭壞蛋。
」搞得那個鄰居很尷尬地說:「你這個小孩子,不可以這麼說話的。
」其實以前家人帶孩子時也遇到過相似的逗弄。
我曾經問兒子:「如果有人說媽媽不要你了,你相信嗎?」兒子並不確定地看著我。
我非常確定地告訴他:「不管任何人說,你記住:媽媽永遠永遠不可能不要你,你是爸爸媽媽最愛的孩子。
」隨後進行測試:如果有人說媽媽不要你了,你相信嗎?兒子底氣十足地說:「不相信。
」
有些情境,可能需要父母當下進行干預。
有時父母可以孩子的口吻來代替孩子回應成人的逗弄,既可以終止逗弄,又不會讓逗弄者太沒有面子。
一次去親威家,下樓走時,親威一邊送我們,一邊逗兒子說:「下次來時只讓你爸爸媽媽上樓,你不要去我們家了。
」兒子剛開始只是訕笑著,親威好像看兒子沒有預期的害怕或祈求的表情,就又重複了幾次,我看到兒子的表情慢慢地變化,我的感覺是兒子從訕笑、到有點強裝笑以掩飾受傷害感,此時停下來或許也還好,他在努力地自己應付並保留一點自尊。
我其實也特別希望親威停下來,但真的又不便說什麼,但親威好像很執著,兒子後來終究沒有成功掩飾受傷的感覺,開始想要哭出來了。
我就以孩子的口吻說,「不要再逗弄我了,我不喜歡這樣哦。
」親威看到我說話了,又看到孩子確實快哭了,停止逗弄後拖長聲音說:「別~擔~心,讓~你~來」、「害怕了,哈哈哈~」回去的路上,我對兒子說:「有些大人有些不好的習慣,喜歡逗弄小孩子,當他逗弄小孩子時,看到小孩子害怕或緊張,他就會很高興。
就像小朋友搞惡作劇一樣,比如,你嚇我時,我一害怕你就會很高興。
如果大人逗弄時,你別管他沒什麼反應,他就會覺得沒意思,沒意思了就會停下來。
」哎,讓孩子理解這些真的好糾結。
還有一些父母看到孩子被逗哭了,不但不安慰,甚至會覺得自己沒面子,會說孩子:「哭什麼哭,逗你玩呢,又不是真的,羞不羞呀」什麼的。
此處的幾個關鍵點:
一是情境是嬰幼兒無法處理的:力量懸殊被威脅;可能有人身危險,比如,幾個孩子把一個孩子騎在身上;或者是被大人逗弄,孩子困惑害怕無助時。
二是年幼時感覺自己遇到危難時有人相助的體驗,讓孩子心裡溫情有依靠。
三是父母袖手旁觀,會向孩子傳遞一種信息,恃強凌弱是正確的行為。
當他有一天變強時,他就更可能去通過欺負弱者。
所以,有一些被欺負的孩子,有時在某個階段會變得很有攻擊性,欺負弱小。
在生活中培養健康的依賴互助關係
在兒子對我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之後,我也更多地反思。
當兒子面對狼藉一片的玩具需要收拾時,以前,我更容易說:「快收拾你的玩具。
」兒子看著我:「媽媽,你和我一起收拾吧。
」我有時甚至會推說自己忙啊什麼的不去幫他。
而現在,我如果有空,尤其收拾的工程又比較大時,我說:「來,媽媽幫你一起收拾吧!」兒子通常會開心地說好的,一邊快速收拾。
生活本來就是這樣,不要讓那麼多的養育規則,隔絕了自然的溫情和人性。
當父母放棄用腦,而是用心體味時,孩子也變得不那麼僵化了。
我需要兒子幫助時,他大部分時候會樂意地說:「等下」、「馬上到」什麼的。
我感謝他的幫助,他也很開心。
前幾天晚上,他和小朋友在一起玩,我在廚房做飯讓他幫我從客廳拿個東西過來,他應了一聲後,我聽到他對小朋友說:「等我一下啊,我給媽媽拿過去就過來。
」
互相幫助其實就在真實的生活中,而不是在頭腦里的教條中。
因為頭腦常常會顧此失彼,要多用心,少用腦。
當然這是給愛學習又太想做好父母、容易按著書本或標準養育的父母提個醒。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生活千變萬化,不存在一種菜單式的問題解決辦法,同樣的話不同的成人不同的情境下不同的孩子效果也不一樣,甚至有時會起反作用。
所以,任何人的經驗和觀點,能提供的只是幫我們更好地理解孩子和自己,得之以道,內化於心,創造出來的才是自己的方法。
孩子不經意的舉動,讓媽媽汗顏,這樣的行為一定要改掉
下班剛一打開家門,四歲的兒子就蹦蹦跳跳的跑到我的身邊,興沖沖的說:今天奶奶帶我出去玩,我拿著你新買的滑板車了出去玩了。於是我就隨口問了他下:要是有的小朋友想要玩你的滑板車,你會給他玩嗎?兒子說:...
孩子哭著對我說:媽媽我被打了 父母應該如何處理孩子之間的問題
面對孩子之間的矛盾、打鬧,「如何正確處理」成了每一對父母都無可迴避的問題。當自己的孩子被同學欺負了,委屈巴巴地向你求救的時候,你究竟是會教他忍下來,還是直接打回去呢?有網友認為,暴力是無法解決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