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毒疫苗之後,媽媽必須知道的10種疫苗(乾貨分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在談起疫苗,爸爸媽媽們肯定比以往有更多的印象,畢竟「毒疫苗」事件也才剛過去半年。

但此次提起疫苗這個話題,並不是想教人再度陷入恐慌。

相反,為了不讓准父母及新手爸爸媽媽們抓瞎,有必要說一下寶寶出生後需要接種的疫苗種類和接種的原因。

寶寶接種疫苗

疫苗大數據

#水痘#在現在看來是一種輕微的疾病,但是在水痘疫苗發明前,每年大約有1.1萬個孩子因為水痘感染侵犯了咽喉(咽喉部分也出現水痘)而必須住院治療;每年都有約100人死於水痘的併發症。

#百日咳#可引起癲癇發作、腦病甚至死亡。

#B型流感嗜血桿菌#是引起細菌性腦膜炎的最常見病原體,而細菌性腦膜炎是引起智力障礙和耳聾的一種重要病因。

半個多世紀以來,免疫接種經幫助很多孩子保持健康。

當家長們了解了這些傳染性疾病的風險,就能理解接種疫苗的益處了。

那麼,從孩子出生到學齡前,都需要接種哪些疫苗呢?(以下絕對的是乾貨!!!)

1百白破疫苗

(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聯疫苗,DTAP)

百白破疫苗

百白破疫苗可以保護孩子不受百日咳(百)、白喉(白)、破傷風(破)這三種疾病的侵犯。

疫苗中抵禦百日咳(也俗稱「天哮」)的成分可以預防嬰兒因細菌感染引起嚴重劇烈的咳嗽,並且出現呼吸困難與進食困難。

1%的2歲以下的嬰兒在患了百日咳之後死亡。

疫苗中抵禦白喉的成分,可以保護孩子不受一種可引起呼吸困難、癱瘓或心力衰竭的咽喉部感染。

10%以上的孩子在患了白喉之後出現了併發症。

破傷風是一種可引起孩子全身肌肉(特別是牙關)緊張或者「緊閉」的疾病,很有可能致命,疫苗中抵禦破傷風的成分,可以預防這類疾病。

每10個破傷風患者中就有2個死亡。

所以,這三種疫苗的接種非常重要。

副作用:疫苗注射的入針部位有可能出現紅腫。

目前已經報導的百白破疫苗有可能引起的嚴重副作用(非常少見)包括長期出現癲癇發作、昏迷及永久性腦損傷。

然而,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患這些疾病的潛在危險遠遠大於接種疫苗本身的微小風險。

如果父母有顧慮,可以與醫生溝通,聽從醫生的建議,但不要擅自替孩子放棄這項疫苗。

麻腮風三聯疫苗(MMR)

麻腮風分別代表麻疹、腮腺炎、風疹。

疫苗中抵禦麻疹的成分可以保護孩子不受麻疹的侵襲。

麻疹是一種可能引起孩子全身出現大面積紅色或褐色皮疹並伴有流感症狀的疾病。

麻疹有可能導致一些嚴重的疾病,例如肺炎、癲癇發作以及大腦損傷。

疫苗中抵禦腮腺炎的成分可以保護孩子不受腮腺炎病毒的感染,而腮腺炎病毒則有可能引起孩子的唾液腺腫脹,出現發熱、頭疼甚至發展到耳聾、腦膜炎以及睪丸或卵巢腫脹疼痛。

疫苗中抵禦風疹的成分可以預防風疹病毒感染,風疹(德國麻疹)是一種皮膚和淋巴結的感染性疾病,症狀為皮膚上的粉紅皮疹及腫脹,以及頸部後方的淋巴結觸痛。

副作用:有時候孩子在接種這項疫苗7~12天後,有可能出現臉頰或頸部的淋巴結腫大,或出現輕微的發熱或皮疹。

一旦發生了這種輕微副作用,要記住這種情況並不危險,也不具有傳染性,並且在一段時間後就會自愈。

而這些問題一般在接種第二針後續針的時候就不會再出現了。

水痘疫苗

水痘疫苗

水痘大家都得過。

自然的水痘感染可以引起發熱及全身出現嚴重的瘙癢、水皰樣皮疹。

全身的皮疹數量能達到250~500個之多。

有時候,這種感染可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包括皮膚感染、大腦水腫以及肺炎。

水痘疫苗很安全。

水痘疫苗引起的反應大多很輕微。

20%接種者接種部位會出現輕微疼痛紅腫。

僅有1/1000的孩子接種後出現熱性驚厥。

如果你的孩子免疫系統功能較弱,或正在服用一些影響免疫力功能的藥物,那麼在帶他注射水痘疫苗之前,一定要先諮詢醫生的意見。


流感疫苗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或稱為「流感」)是一種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統疾病。

這種感染會引起高熱、肌肉疼痛、咽喉疼痛以及咳嗽等症狀,而且孩子需要幾天才能康復。

目前,有兩種流感疫苗可以保護孩子。

1.滅活疫苗,也就是「注射流感疫苗」,是通過肌肉注射的方式給藥的。

2.減毒活疫苗,通過往鼻腔內噴霧的方式給藥。

流感疫苗的成分每年都會改變,取決於當年預期流行的流感流行株種類。

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

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可以保護孩子不受引起脊髓灰質炎的病毒侵襲。

雖然有些脊髓灰質炎感染並不會引起症狀,但另一些脊髓灰質炎卻可以引起癱瘓甚至死亡。

在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發明之前,全球有上百萬的孩子因脊髓灰質炎而癱瘓。

如今,所有孩子在上學前都需要接種四針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滅活疫苗是注射針的形式,而且疫苗本身也不會引起什麼危險。

過去是口服的疫苗(即脊髓灰質炎糖丸)。

B型流感嗜血桿菌(Hib)疫苗

B型流感嗜血桿菌

B型流感嗜血桿菌(Hib)疫苗可以保護孩子不受引起腦膜炎的細菌侵襲。

這種嚴重的疾病更高發於6個月~5歲的孩子,引起的症狀有發熱、癲癇發作、嘔吐及頸部強直。

腦膜炎同樣可以引起聽力受損、大腦損傷以及死亡。

這些細菌還會引起一種少見而更嚴重的炎症,叫作會厭炎。

B肝疫苗

B肝疫苗

B肝疫苗可以讓孩子不受這種發生於肝臟的感染性疾病傷害。

B肝是一種由血液和體液傳染的疾病。

這種感染是由B肝病毒引起的,晚期有可能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

B肝疫苗非常安全。

接種時發生嚴重問題的機率非常小。

可能發生的輕微傷害包括注射點疼痛,以及有1/15的人有可能體溫升高到37.7°C或更高。

A肝疫苗

A肝疫苗

和B肝疫苗一樣,A肝疫苗也可以保護孩子免受一種常見的肝臟感染性疾病侵犯。

這種疾病很有可能因孩子吃了含有病毒的食物或者喝了帶病毒的水而被傳染。

A肝疫苗非常安全。

對於這種疫苗的反應非常少見,而且除了注射點疼痛外幾乎沒有什麼別的情況。

肺炎鏈球菌疫苗

肺炎鏈球菌疫苗

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保護孩子不患由肺炎鏈球菌引起的腦膜炎、常見的肺炎、菌血症,以及某些類型的耳部感染。

據統計,肺炎鏈球菌感染是可以通過疫苗預防的所有疾病中最容易引起孩子死亡的一種。

然而,接種疫苗本身最多卻只會引起非常微小的問題。

一些孩子有可能出現昏昏欲睡、沒有食慾或者發熱。

10輪狀病毒疫苗

輪狀病毒疫苗

輪狀病毒疫苗可以保護孩子不受一種嚴重的胃腸道感染(通常被人們稱為「腸胃流感」),它有可能引起兒童出現嘔吐、腹瀉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症狀。

對於2歲以下的孩子來說,輪狀病毒感染是引起嚴重腹瀉的最常見病因。

在接種輪狀病毒疫苗之後的幾天裡,有一些孩子可能出現輕微而短暫的腹瀉或(非常少見的情況)嘔吐,但這種疫苗不會引起嚴重的反應。

如果孩子患有嚴重的免疫系統疾病(例如:愛滋病)或正在服用某些抑制免疫的藥物(例如:糖皮質類激素),在接種疫苗的時候要諮詢醫生。

寶寶接種疫苗時間表:

剛出生~

出院回家前

接種第一針B肝疫苗

2~4個月

第一針百白破疫苗

第一針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

第一針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

第一針肺炎鏈球菌疫苗

第一針輪狀病毒疫苗

4個月大

第二針百白破疫苗

第二針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

第二針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

第二針肺炎鏈球菌疫苗

第二針B肝疫苗

第二針輪狀病毒疫苗

6個月大

第三針百白破疫苗

第三針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

第三針肺炎鏈球菌疫苗

第三針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

第三針B肝疫苗

第三針輪狀病毒疫苗(取決於疫苗類型:一種疫苗只需打兩針,另一種需要打三針)

12~15個月

第一針麻腮風三聯疫苗

沒患過水痘的,接種第一針水痘疫苗

12到18個月

第四針肺炎鏈球菌疫苗

第四針百白破疫苗

第四針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

第一針A肝疫苗,第二針A肝疫苗要在接種完第一針6個月之後

孩子從6個月開始,每年都應該接種流感疫苗。

想了解更多育兒孕育知識請關注多喜娃公眾號:duoxiwa1313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聰明媽媽選疫苗,孩子贏在起跑線

之前,我發了接種疫苗的重要性【疫苗孩子最好的保護傘】、國內兒童接種疫苗的種類【疫苗接種時間表及中美對比】,本次對主要疫苗詳細說明。一類疫苗(計劃內疫苗,非特殊情況均需接種)

寶寶自費疫苗全攻略

一般幫助我們身體預防疾病的有效途徑就是疫苗,一個人在出生後就要面臨各種疫苗的接種,如果你家裡有新生的寶寶,那麼就要注意了,每次給寶寶打預防針時,醫生都會推薦一些自費疫苗,這些疫苗有必要打嗎?何時...

二類疫苗到底需不需要接種?寶媽你造嗎?

接種疫苗是幫助寶寶防病的有效手段。媽媽們都知道計劃內的一類疫苗只要按照章程定時接種就可以了。不過自費的二類疫苗到底要不要接種呢?怎麼選才合適呢?要回答這兩個問題需要先了解什麼是二類疫苗。

一技育兒┃專家告訴你,孩子需要接種哪些疫苗

疫苗的發明是我們所在的時代里公共衛生事業最偉大的一個突破。很多孩子成長中無法避免的疾病(其中很多是危及生命的),都可以成功預防了,而且發病率低了很多。因此,建議孩子出生到18歲之間按計劃免疫,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