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時候想要養成好習慣,先讓孩子學點心理學,作為爸媽你知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養成好習慣有多重要?生活技能的培養、智力的開發,性格的塑造、品格的形成,全都要靠好習慣。

可讓媽媽頭疼的是,讓孩子養成好習慣簡直太難了:飯不好好吃,覺不好好睡,做事不專心,學習不認真……臭毛病倒是學得挺快。

幫孩子養成好習慣,需要非常專業的知識。

那麼從心理學的角度說,如何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我聽到過這樣一句話:「不要輕視行為,因為行為會形成習慣;不要輕視習慣,因為習慣會形成性格;不要輕視性格,因為性格會決定命運。

」對於這句話,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心理學一般把性格定義為:性格是在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對現實的穩定態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

我們每個人的性格形成都經歷了日積月累的過程,從行為中養成習慣,從習慣中鞏固出性格。

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良好的性格。

那對於孩子來說,養成好習慣有多重要?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英國的洛克認為:「一切教育都歸結為兒童的好習慣,往往自己的幸福都歸於自己的習慣」。

因此良好習慣的養成對於一個人的一生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人類的行為十分之八九是習慣,而這種習慣有大部分是在幼年養成的,所以幼年時期,應當特別注意兒童良好習慣的養成,為培養健全人格打好基礎。

什麼樣的習慣可以塑造孩子的好性格?

比如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品德習慣,如文明禮貌、友愛同伴、誠實勇敢、愛集體、守紀律等,就可以發展幼兒良好的性格,適應集體生活,有利於社會行為和良好人際關係的培養。

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自身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家長要注意的是要以身作則,言傳不如身教,要用你自身的行為去感染孩子,家長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做孩子的好榜樣。

對我們的爸爸媽媽來說,有一些常見的壞習慣會讓家長頭疼,如愛發脾氣、挑食等,要版呢?

孩子的很多壞習慣都是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養成的,孩子愛發脾氣,一定是孩子認為這種方法有效,可以更快地達到目的,久而久之就成為了孩子要達到目的和家長的交流手段。

壞習慣養成容易改掉難,要想改掉孩子愛發脾氣的壞習慣,家長首先要學會控制情緒給孩子做個好榜樣,讓孩子知道如何做是正確的,並且要讓孩子知道發脾氣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萬萬不能孩子一發脾氣就要什麼給什麼,全家人要統一思想堅持做到。

關於挑食這個壞習慣, 孩子一開始也許只是個人口味的問題,但有時候在家長的誤操作下慢慢變成了一個叫「挑食」的壞毛病。

大多數的寶寶在一開始都不喜歡吃蔬菜,因為蔬菜沒有什麼味道又很難嚼爛,所以會本能的拒絕,但家長不能就此罷休,從此認定孩子不喜歡吃蔬菜。

而是要繼續給孩子做蔬菜並夾到孩子的盤子裡,如果孩子不吃,家長不要強迫他,開始可以自己吃掉並告訴孩子蔬菜有營養媽媽喜歡吃,慢慢地可以和孩子協商吃一兩根,當孩子開始吃了就要當著孩子的面大肆宣揚「我寶寶喜歡吃蔬菜」,給孩子正向強化,慢慢的你會發現孩子養成了吃蔬菜的好習慣。

有哪些科學的育兒法則呢?

孩子正在成長,所以尊重他們的想法,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很重要的。

不要拿孩子當大人看待,想當然的認為他們應該懂道理應該能控制自己,想想看連我們自己都經常控制不了自己,何況是個孩子呢。

如果被孩子惹惱了,一定先冷靜一下,不要一下子爆發。

有時候平靜一下你會發現孩子的行為也是有他的道理的,你就不生氣了;還有些事情確實讓人生氣,但如果帶著情緒是教育不了孩子的,只會傷害孩子。

爸媽都了解了嗎?

更多資訊請關注搖籃網微信公眾號(yaolan-com)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