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孩子離園時的的話也是親自交流的一個重要部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天的園所集體生活結束了,走在從園所把孩子接回家的路上,一切看似平常。

其實,家長與孩子交流的每一句話,都體現著家庭教育的水準與用心。

家長來幼兒園接孩子回家時,往往是孩子精神最亢奮、思維最活躍的時刻,所以這時的詢問,是"親子交流" 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對孩子一天幼兒園生活的提煉升華。

家長應該提高自己的提問水平,多關心孩子是否快樂,多用啟發式提問給孩子傳輸"心靈雞湯"。

1.別把孩子引導成受害者

孩子有沒有受到「欺負」,是很多家長都關心的問題,如果家長總是忍不住的問:

「今天和小朋友打架了嗎?」

「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

「今天有沒有人惹你不高興?」

孩子就會奮力回顧一天中誰欺負過他,為滿足家長需要,每天像完成作業般向家長敘述不愉快經歷。

一旦造有了這個惡性循環,孩子真的會成為一名「受害者」。

導致他不願去園所,可能出現社交恐懼,對孩子的一生都將產生深遠的負面後果。

2.孩子「打架」沒那麼可怕

幼兒思想尚未成熟,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又不知如何解決問題時,就會採取最直接的方法,那就是打或者推。

但在成長過程中,即使孩子真的「打架」了,對孩子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認知他人和自己行為後果的機會!

作為教育者,一定要注意喚醒孩子去發現對成長有正面意義的事情,避免孩子去注意對成長沒有價值的事情。

3.接孩子時的問題對比

大多數父母接孩子回家時的常見提問:

1、今天在幼兒園吃什麼了?

2、有人欺負你嗎?

不同的問話體現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引導著孩子一生的價值取向。

如果我們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的情緒情感、興趣、能力以及孩子自身成功感的建立和與夥伴交往上,更容易讓孩子有傾談的慾望,會讓孩子對自己的作為有所感觸,並且會對明天的園所生活產生期待。

家長試試這些問題:

1、今天有什麼有趣的事嗎?

2、今天和大家玩得高興嗎?

3、你跟小朋友玩了什麼好玩的遊戲?

4、你的好朋友是誰?他有哪些優點?

5、給媽媽講一個你今天覺得特別好玩的事兒

父母傳遞給孩子的信息: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勇敢面對、樂觀向前。

必須學會接受生活的不完美,關注我們值得關注的事情,我們才能快樂。

孩子頭腦中總是帶著對上學的美好,孩子自然喜愛上學。

4、細節也很重要

不要帶著玩具、零食等接孩子放學,更不要一把接過孩子的小書包。

因為老師千方百計在園內讓孩子變小大人,一出校門就變回了「小寶寶」,老師的苦心功虧一簣。

看到孩子不要忘記來個擁抱,擁抱不僅會讓孩子忘記了所有不愉快,還能讓孩子知道,雖然跟媽媽分開了一天,但是媽媽還是很愛我的。

5、爸媽每周至少親自接一次孩子

爸媽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角色,如果孩子平時是老人接送的,請每周父母最好親自接送一次。

因為這樣的舉動看似不足為道,對孩子來說意義卻很重大。

爸媽平時忙,所以大多數都是奶奶或爺爺接送,但爸媽只要有時間,總會來接我!這樣的舉動,對孩子來說就是關注,就是愛。

6、如果孩子說不想上學怎麼辦?

首先要問清楚孩子為什麼不想上學,一般來說剛到幼兒園,孩子都會抗拒上學,這跟孩子的分離焦慮有關。

這種情況下,爸媽不要訓斥打罵,可以說媽媽知道我們家寶貝不想上學,媽媽小時候也曾經不想上學,但每一個人都要上學,就像媽媽一定要上班一樣,這是每個人的責任呀。

讓孩子知道上學是一種責任。

但如果孩子實在是不想上,可以適當讓孩子休息一下,調整情緒後再上。

對於已經熟悉幼兒園的孩子來說,不願意去幼兒園更多的是因為留戀家中自由的狀態。

或者可能因為他在幼兒園做事遇到了困難或受到批評,也可能是因為他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或身體不舒服,還可能是因為生病或其他原因,對幼兒園產生了陌生感。

建議先跟老師了解一下他在幼兒園的情況,老師的一些說法也許能給你帶來一些有用的信息。

另外,最好跟他班上的其他小朋友打些交道,平時也邀了大家一起玩玩,有他熟悉的小朋友一起上幼兒園,他這種狀況就會好些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放學回家,父母第一句話一定要這麼說!

【情景重現】剛放學的玲玲在學校門口眼巴巴地等著媽媽,她一看到媽媽走過來,就嘟起了嘴吧一臉委屈。媽媽故意忽視孩子的表情,笑著問:「今天學校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呀?」玲玲便開始滔滔不絕地跟媽媽描述她...

接孩子離園,第一句話你會問什麼?

一天的幼兒園生活結束了,走在把孩子接回家的路上,家長與孩子交流的每一句話,都體現著家庭教育的水準與用心。家長來幼兒園接孩子回家時,往往是孩子精神最亢奮、思維最活躍的時刻,這時的詢問是"親子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