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孩子分享行為的都有哪些因素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女兒以前對待小朋友很大方,她會把小夥伴想要的東西都給他們,現在突然之間變得很自私。
為什麼會這樣呢?
說明寶寶長大了,他開始意識到,「這些東西是我的」。
在寶寶更小的時候,他沒有所有權的概念,他身邊的人對他也沒有什麼威脅,所以他會覺得沒必要要有所防備。
孩子並不是生來就會分享或不會分享的,影響孩子分享行為的都有哪些因素呢?
認知因素
認知因素又包括角色採擇、社會規範和自我概念三個方面。
角色採擇
通過讓兒童分別扮演助人者和被助人者的角色,可以發現這種訓練能夠增強兒童的親社會行為。
與沒有接受過角色技能訓練的同齡夥伴相比,受到角色採擇技能訓練的兒童更富有同情心,更關心他人的需要。
社會規範
研究表明,兒童更樂意幫助曾經自願幫助過自己而不是在實驗者監督下才幫助自己的人。
還有研究表明,兒童在參與一項任務得到了過多的報酬,如果告訴她們應該把自己的所得分給其他沒有參與任務的兒童,這些兒童會慷慨的與其他兒童分享自己所得的報酬。
自我概念
在試驗中,讓5歲和8歲兒童完成活動,一種情況是當兒童開始活動時,告知他們是「友好的」和「樂於助人的」(自我概念訓練條件),另一種情況什麼也不說(控制條件)。
被告知是「友好的」、「樂於助人」的兒童比控制組兒童更可能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
情緒因素
移情是兒童利他行為和其他親社會行為的一個中介因素,是通過使個體的親社會行為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而成為助人者的重要動機源泉。
研究發現,對學前兒童和年幼的學齡兒童,移情和利他行為之間存在中等程度的相關,研究發現,一個生氣的孩子會打人或霸占玩具,而一個高興的孩子更有可能分享。
榜樣行為
行為榜樣能有效的引起兒童的分享行為。
在研究中,讓四年級和五年級的男女學生玩一種滾球遊戲,在這種遊戲中兒童贏得一種可到玩具店換禮物的代幣。
讓一組兒童看到一個成年人把他的一些代幣投到一個孤兒基金箱子中箱子上畫著穿破衣服的兒童。
這組兒童中,有47.5%的人後來在他們單獨一個人時也作出了分享行為,而另一組沒有看到成人榜樣的兒童,沒有一個作出分享行為。
寶寶會打人,有攻擊性行為?要怎麼處理和解決?
或許大部分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孩子打人的問題,攻擊性行為和親社會行為是什麼?小孩子要是有攻擊性行為的話,家長該如何處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