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罵甚至講道理都不是最好的育兒方式,最好的卻是你最容易忽略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注重和孩子的溝通,給孩子講道理,以打的手段教育孩子的相對來減少了。

首先我們來說下這兩種育兒方式:

曾幾何時,「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育兒觀念橫行一時。

80、90年代很多家長都是「老師你好好幫我管孩子,別讓他調皮搗蛋,必要時可以選擇以打的形式來管孩子」。

在這,我就不禁提出疑問:以打的手段管理孩子真有效果麼?

NO! 打罵孩子和最終效果是呈反比的,打的越嚴重,負面效果也就越多。

「打」被定義為「有目的地運用生理力量讓孩子感受到疼痛但是不使其受傷,從而達到控制或者矯正孩子行為的目的」。

以打教育孩子,往往起到反效果

根據英國劍橋大橋的一份最新研究表明——以打的手段教育孩子的,會非常大的幾率會引起以下問題:

①孩子對於社會規則,道德標準不願意遵守「以暴制暴」;

②降低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密度,引起孩子對父母的懼怕及厭惡,從而導致更為嚴重的逆反心理;

孩子逆反,以暴制暴

③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會讓孩子的自信心變弱,成績下降,嚴重的可能引起自殺行為;

④增加孩子的暴力傾向,並且將對下一代施暴的幾率變大。

對於上面的四點,相信很多讀者都能看懂,但是對於和孩子講道理的教育方式沒用,很多人就困惑了,不可能沒用啊!

對於孩子來說,把孩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對待,儘量以平等、耐心的態度和孩子溝通講道理是沒錯的。

但是很多家長往往都會忘記,大道理講多了,孩子會將你說的話左耳進右耳出,時間長了孩子對於大道理都起到免疫的程度了。

說的多了,孩子不愛聽

就比如:孩子吃飯,孩子從幼兒期,就被強制的要好好吃飯,多吃飯,強迫孩子吃飯,日復一日,孩子對於吃飯這件事就越來越抗拒,因為他的本能已經被破壞了,所以父母就開始好好的勸導孩子:

孩子,好好吃飯,多吃點,有營養,就能快快長大了,來吃一口(勸);

孩子,好好吃飯,不吃飯就長不大,長不高了(哄);

孩子,快點吃飯,不吃的話媽媽就不高興了,不吃的話我就不帶你出去玩了(威脅);

你這孩子,快點,再不吃我就揍你了(打)。

從上述你會發現,孩子對於你的道理越來越免疫,也越來越抗拒。

人是一種高級動物,越小的時候越容易得意忘形,用哄、講道理的方式你會發現孩子越來越不聽你的了。

那麼,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什麼呢?

那就是家長的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聰明的家長教育孩子是以身作則

以身作則出自《論語·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講的是以自己的行動做出榜樣。

言傳身教出自《後漢書·第五倫傳》:「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論。

言傳:用言語講解、傳授;身教:以行動示範。

既用言語來教導,又用行動來示範。

指行動起模範作用。

人往往最難對付的便是自己,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如果你自己都不按照你自己說的做,你憑什麼來要求孩子照著你說的去遵守。

我有一個同學,在我們面前會不顧形象。

有一次放學她媽媽來接她,她在校門口順手接了個傳單,撕碎就扔掉了。

她媽媽停下來,望著她「去撿乾淨,扔到垃圾桶里。

我的那個同學自然會不好意思,因為在大馬路上,來往的人還很多。

於是她就站在那裡,無動於衷。

「你不去撿,那我就去。

」聽完這句話,她依舊無動於衷。

她媽媽就一步一步走向紙片,蹲下來,一片一片的撿乾淨。

扔在了斜對面的垃圾桶里,然後和她女兒一起回了家。

從此以後,我那個同學就再也沒有隨地亂扔垃圾。

學校只是學習的地方,家庭中父母才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因素。

你的誠實守信、你的鑽研、學習、你的乾淨得體等等這些優良品質,將會是你孩子成長的最好榜樣,也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怎樣教育孩子

有的家長對孩子的管教極嚴,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都不會心平氣和地去了解講道理,而是先罵一通、打一頓再說。總認為孩子不打不成材,這樣的方式對待孩子,不僅沒有辦法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很會...

話題 | 不打不成器?孩子犯錯究竟該不該打?

導讀中國有兩句老話叫「不打不成器」和「棍棒之下出孝子」。似乎我國傳統的教育手段離不開「打」字。的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各種各樣讓父母氣憤難耐,甚至束手無策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父母就認...

請合理的對孩子說教

現代社會,很多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以至於從懷孕開始就各種胎教,等孩子出生不久就開始各種早教。  孩子大些明顯有自己思維的時候,父母只管著教育孩子,並不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仍然用自己的...

不打不罵講道理 為什麼娃娃還是不聽話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很多家長都很頭疼的問題,一些家長努力做新時代的父母,不打不罵,寄希望於通過講道理來讓孩子懂事,可是卻發現收效很差。那麼應該如何讓孩子聽話呢?爸爸媽媽們可以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