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罵講道理 為什麼娃娃還是不聽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很多家長都很頭疼的問題,一些家長努力做新時代的父母,不打不罵,寄希望於通過講道理來讓孩子懂事,可是卻發現收效很差。
那麼應該如何讓孩子聽話呢?爸爸媽媽們可以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為什麼講道理孩子還是不聽?
很多家長都會有的困擾就是無論和孩子講多少道理,他們還是聽不進去,這不由讓很多父母思考:是否只有打罵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呢?原本,傳統的「棍棒教育」受到了不少人的抨擊,所以大家都提倡能夠改變傳統教育孩子的方式,應該轉而通過言語來教育。
但是事實卻發現,這種方法的收效甚微,孩子根本就不領情。
原因是父母根本就沒有想到,講大道理本來就是一種不合理的教育方法。
如果家長對著孩子講大道理的話,那麼家長和孩子的角色關係就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這種關係是不對等的,孩子自然不會願意接受。
家長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吃了不少苦,所以不希望孩子也吃苦。
當孩子可能犯錯的時候,家長希望能夠幫助孩子,但是還沒有經受過苦累的孩子是不理解這些的,他們只會認為家長在要求自己做事,根本聽不進那些大道理的。
有些時候家長會發現和孩子講道理根本沒有用,因為孩子根本就聽不進去父母的話。
其實發現和孩子講道理沒有用的話,也可以採取別的手段來應對。
有這樣一個例子,有個媽媽在孩子三歲之前上廁所的時候不會總關門,導致孩子也會跟進來。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媽媽覺得讓孩子看到自己上廁所的樣子不是很好,就不讓孩子跟進來。
但是孩子根本不聽,和他講道理也沒什麼用處。
媽媽無計可施,只得每次上廁所的時候把門鎖起來,可是孩子會在門外哭鬧不止。
然而,最後的結果是,孩子的注意力已經完全被媽媽去上廁所這件事給占據了,並且每次媽媽準備去偷偷上廁所的時候,孩子總能夠發現。
孩子還會喊著「不讓媽媽上廁所」之類的話,無疑給家長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其實在這種講道理已經沒有用的情況下,用問問題的方式來和孩子溝通,也許會受到更好的效果。
媽媽可以先問一個孩子問題:「你攔著媽媽去洗手間,是希望媽媽尿褲子嗎?」大部分孩子第一時間就可以反映過來,尿褲子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如果孩子給出了這個答案,那麼可能不會再攔著媽媽去上廁所。
但是有些孩子可能會故意給出反的答案,說是尿褲子比較好,此時媽媽可以接著問孩子問題。
媽媽可以問孩子:「現在你可以選擇讓媽媽開心還是不開心,你要選哪個?」多數情況下,孩子肯定不會讓媽媽不開心的,因為孩子有討好父母的本能。
而媽媽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重新回答一下第一個問題,如果孩子選擇正確,那麼媽媽要表現出很高興的樣子,並且要誇讚孩子。
對於孩子來說,有過一兩回經歷之後,他就知道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看到媽媽因為自己的選擇而開心,孩子自己也會開心,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關於講道理的建議
雖然家長通過講道理來教育孩子還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講大道理往往會不被孩子接受。
所以家長可以更換講道理的方式,力求讓孩子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
1.講道理不要口是心非
家長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首先要確定這個道理自己是認可的。
例如有些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非常在意,但是卻想給孩子講道理,讓孩子不要過於在乎成績,那麼肯定是收不到很好的效果的。
如果認為講道理需要的只是說話的技巧的話,那麼肯定是不能讓孩子信服的。
所以家長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要遵從自己的內心,不要口是心非。
2.避免灌輸庸俗價值觀
有些家長自己的社會地位不是很高,但是喜歡向孩子傳達一些庸俗的價值觀。
例如有些家長會教育孩子不用去幫助別人,因為一旦別人進步了,那麼孩子自己就會落後。
孩子在這樣的教育中只能學會經營算計,卻失去了寬闊的胸襟和情懷。
3.不要不講理
有些家長不喜歡和孩子講道理,一言不合就把孩子打一頓或者罵一頓,這樣的父母就是不講理的父母了。
更有些父母明明喜歡打罵孩子,但是事後會給自己辯解,例如打完孩子之後會跟孩子說為什麼會打他,其實這更是不講理的行為。
如果家長想要讓孩子懂得道理的話,那麼不僅不要長篇大論,行動上也要做出榜樣,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真正地明白道理。
打罵甚至講道理都不是最好的育兒方式,最好的卻是你最容易忽略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注重和孩子的溝通,給孩子講道理,以打的手段教育孩子的相對來減少了。首先我們來說下這兩種育兒方式:曾幾何時,「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育兒觀念橫行一時。80、90年代很多家長都是「老師...
不能打罵,講道理也不聽,到底怎麼教育孩子
現在的家長都比較年輕化,有文化有耐心,為了孩子會學很多育兒方法,比如不能發脾氣、不能打孩子、要講道理、要誇獎孩子等等。可是也挺氣餒的!講道理的時候孩子表面上答應的好好的,一轉身就繼續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