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5分鐘,讓孩子主動收玩具!一看就學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隔壁家的寶貝才3歲,就會自己收拾玩具了。

而自家的孩子,弄得滿地狼藉。

哎~不禁感嘆:為啥別人家的孩子這麼省心?

不必羨慕,只需5分鐘,蜂巢君讓你家寶貝也變身「別人家的孩子」!

本文特別鳴謝:北京市東城區大方家回民幼兒園

家有「熊」孩子的寶媽們對於以下場景

想必是既熟悉又扎心了~

吃瓜群眾不必吃驚

這是熊孩子在家時一貫的打開方式!

愛的痛了,痛的哭了......

強行回流兩行清淚......

張媽媽苦笑回應:

家中的乾淨整潔,

是她耗費3個多小時的大掃除成果。

然而,次日當孩子醒來,

讓人抓狂的事情又再一次發生了......

孩子玩完玩具不收拾,

家裡到處都是他的玩具,

家長疲於追在孩子後面,

「收拾殘局」。

卻不知該怎麼改變現狀。

你家寶貝為啥不收玩具

作為成人,首先要了解孩子出現這種情況背後的原因:

1、會有「天使」替我收:

家長在家過多地包辦代替,造成孩子的依賴心理。

現在老人幫忙帶孩子的情況較為普遍,由於心疼孩子,總是不經意間代替孩子收拾,讓孩子失去自我服務的機會。

長此以往,習慣了成人替他收拾,覺得即便不收玩具,也總會有大人過來替自己收好。

2、「鏡子效應」

我們都知道,模仿是孩子的年齡特點,尤其是3-4歲的孩子,更願意模仿,特別是與自己親近和喜歡的人。

父母有時候會是孩子的榜樣,家長如果在家裡亂扔東西不收拾,孩子就會有樣學樣。

很多時候家長不經意的一個動作,都會成為幼兒模仿的對象。

3、世界那麼大,什麼都好奇

孩子天生是活潑好動的,他們對世界充滿著好奇心,容易被吸引和轉移注意力。

有那麼多有意思的東西等待著他探索,孩子也自然會對一堆亂糟糟的玩具視而不見了,所以會常常忘記收玩具。

4、收玩具好玩嗎?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覺得收玩具「不好玩」,自然也不會願意投入到收拾的「工作」中,收玩具對孩子來說便成為了負擔。

5、收玩具有用嗎?

孩子平時在家隨便放玩具的行為並沒有引起家長的重視,認為這都是小事,不需要多加干預。

家長對寶貝習慣的培養意識有偏差,造成寶貝不愛整理,沒有養成整理的習慣。

殊不知好的整理習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幼兒園老師來支招

很多家長都面臨著像張媽媽這樣的困擾。

孩子不肯自己收玩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呢?

怎樣才可以和孩子一起科學收拾玩具呢?

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其實很簡單,北京市東城區大方家回民幼兒園的老師為您出妙招,讓孩子主動收玩具!

「活」的玩具!

當寶寶們棄玩具不顧時,我們可以為玩具注入「生命」。

儘量不要說「你要收拾玩具」、「你必須現在收好」這類句子。

而應該用孩子能接受的童言童語講話,讓過程儘量有趣、而且帶點儀式感。

比如:「玩具哥哥要送小積木回家嘍!」

「我是積木媽媽,有誰看到我的孩子們去哪兒了?寶寶,你能幫我找到它嗎?」

這是大多數孩子願意參與並能享受其中的遊戲。

Ps:此方法適用於2--3歲幼兒。

物以類聚,各回各家

讓孩子為玩具找一個固定的「家」,這樣既可以培養孩子整齊的習慣,又能提示他將玩具物歸原處。

不同的玩具適合在不同的地方玩。

如:遙控車最好放在室外玩,而附有組件的玩具(如建構性積木、拼圖等),則適合在桌上或爬行墊上玩,這樣小組件才不會散落一地而找不到。

因此可以在不同的區域給孩子設置玩具的整理箱,這樣更有利於玩具的收納。

Ps:此方法適用於2--3歲幼兒。

裝扮玩具儲物箱

那麼如何讓孩子愛上收拾玩具呢?

我們可以將儲物箱設計成張大嘴的青蛙,玩具全部裝進青蛙肚子裡。

把紙盒子塗上天藍色,做為「游泳池」,孩子的小魚玩具便乖乖游進「游泳池」里。

Ps:此方法適用於2--3歲幼兒。

標記玩具的「家」

我們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為不同的玩具製作其獨有的圖片或者標籤。

孩子完全參與圖片或標籤的繪畫和製作,這不僅能夠讓孩子對玩具的特有形象認識更加深刻,更重要的是孩子對應自己動手製作的標籤收放玩具,大大增加了孩子對收放玩具的興趣。

Ps:此方法適用於3--5歲幼兒。

孩子為主,親子收放

最開始培養孩子收放玩具習慣的時候,成人可以陪伴孩子共同完成收玩具的任務。

當然這個過程中,要以孩子為主收玩具,成人配合孩子收放玩具,主要的「收放人」是我們的孩子。

家長需要注意的地方

萌新家長注意啦!在引導孩子自己收放玩具的時候,我們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循序漸進,耐心引導

培養好習慣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家長和成人耐心的引導和極大地耐心。

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避免批評指責,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耐心。

率先示範,及時鼓勵

家長注意言傳身教,營造整潔的家庭環境,給孩子樹立榜樣。

家庭整潔的環境會給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久而久之,孩子是會養成收拾玩具的好習慣的。

及時鼓勵寶寶的良好行為,哪怕寶寶只收了一個玩具回去,也要及時鼓勵,以促進寶寶良好行為繼續下去。

但這時的鼓勵可不是簡單的「寶寶真好,寶寶真棒」。

請詳細一些描述寶寶的良好行為,讓寶寶知道為什麼媽媽會鼓勵自己。

全家動員,觀念一致

很多家庭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孩子在乖乖的收拾玩具,奶奶或其他長輩卻過來幫忙了;

他們心疼孩子,不讓孩子干任何力所能及的事,這其實非常不利孩子成長。

整個家庭氛圍和教育理念不能達成一致,會使得孩子出現不統一的行為。

尤其是在基本行為習慣和素質養成方面,整個大家庭務必要形成統一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方法。

堅持不懈,才能成功

讓孩子愛上收玩具,進而到主動收玩具,需要我們長期堅持不懈地引導。

萌新爸媽們可千萬不要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否則有可能前功盡棄哦!

KE XUE YU ER

育兒有話說

從「甩手小掌柜」到「玩具大管家」

孩子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

參與成長過程,用心呵護孩子。

自此,家中將徹底告別

弄亂、收拾、再弄亂、再收拾的

惡性循環模式,

進入到全新的整潔有序模式。

幫助孩子建立「自主」感,

將收玩具這個「負擔」變成遊戲。

在遊戲中學會整理,培養責任感。

養成愛整潔,生活有序,

做事認真仔細有始有終的良好習慣。

從自主收玩具開始。

這些小妙招你都學會了嗎?

還有別的方法願意告訴我們嗎?

歡迎留言和我們分享

育兒文 徵稿

我們不斷更新自己的育兒知識,

來讓寶貝更好地被養育。

如果你願意與大家分享自己的育兒經驗,

請添加幼禾寶寶微信(rmyouhe)來投稿吧

歡迎轉發分享,公眾號轉載添加幼禾寶寶微信(rmyouhe),了解授權詳情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媽媽學會這一招,孩子想不養成好習慣都難

分解目標+恰到好處的表揚=孩子輕鬆擁有好習慣媽媽們時常會對孩子的不良習慣束手無策,其實是你的方法不對,或者是你的標準太高,孩子根本無力達到。然而,讓孩子輕鬆擁有好習慣並不難,只要媽媽學會分解目標...

1歲之後再不做就晚啦!小心有個邋遢精!

<案例描述>女兒3歲多了,已經擁有自己的小房間,每次走進女兒的小天地,總是沒有落腳的地方,到處都是玩具,我保證我有教過,甚至訓過她,可是她也就在我生氣的那會兒收拾,只要我一笑,立馬就撒丫子竄了,...

如何讓孩子學會正確「玩」

無論是獨自玩耍,還是與其他兒童一起玩耍,對於兒童的認知、體能、人際交往和情感健康都十分重要。 玩,對於孩子的成長,就象維生素一樣必不可少,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是適合孩子人格健全發展的活動。我們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