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最缺乏的7樣東西,每一樣都決定了他的未來!早看早受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父母的修行,孩子的一生」

要問孩子如今身上最缺乏的是什麼?」有人會說缺愛?可現在一家人百般疼愛自己的孩子,哪裡缺?

也許有人會說現在的孩子生活這麼幸福,怎麼可能有缺的?事實上,這七樣東西,不僅決定孩子的未來,而且每個孩子都或多或少有所不足。

一、缺少遠大的理想

樹立遠大的理想決定著一個人的人生方向

哈佛大學就曾在一群優秀青年中做了一次調查:

30%的人樹立了理想和目標,後來他們成為了社會精英和行業領袖;

10%的人只樹立了短期的奮鬥目標,後來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成了成功人士,事業有成,生活無憂;

而60%的人志向模糊,自然也成了最平凡的人,活在中下層,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最後27%的人根本不知志向為何物,結果可想而知,事事不如意,只能怨天尤人。

雖然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興趣是可以隨著時間流逝或者轉移的。

而一旦立下遠大的理想就代表著心中會有強大的動力,然後花費精力去奮鬥,從而獲得成就,找到人生的價值。

所以家長不妨與孩子討論一下未來的想法,培養他們樹立理想的意識。

因為沒有遠大的理想,就如同活成一灘爛泥,永遠都扶不上牆

二、缺少自律

談到自律這個話題,很多家長都會認為孩子還那麼小,哪懂什麼自律,肯聽話就好了

於是很少要求孩子,甚至有些事情,家長都直接代勞了。

所以孩子的自律意識很是缺乏,從連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我們就能發現。

公園裡孩子吃完的垃圾到處扔,根本不會觀察周圍是否有垃圾箱;

在家寫完作業,作業本直接亂扔在桌上,不整理放好;

學習看書都要家長督促,不會主動去學;

晚上睡覺也不會自己看時間,到點去睡,而是家長喊了才睡。

缺少自律意識的孩子長大後很容易放縱自己的懶惰,任由其發展,最後導致變成一個依賴於他人的人,事業上也不會有太大的成就。

所以家長要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自律性,避免包辦代替。

就算孩子遇上困難求助,也只能點到為主,不要過分插手。

平時的學習,家長可以讓孩子嘗試製定一份計劃,並且按照計劃完成。

也可以
建立獎懲制度,有獎有罰,更好的幫助孩子養成自律的習慣。

三、缺少尊重

現如今大多數家庭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就成了家裡唯一的主心骨。

爸爸疼,媽媽愛,爺爺奶奶也是各種寵,恨不得把所有的一切都給他。

所以慣的孩子不懂得尊重大人,一味的要求別人滿足自己,以自我為中心。

但是一旦離開家庭,別人是不可能像家人一樣對待自己的孩子的。

大家都是平等的,不可能要求別人處處讓著你,按照你的想法來

所以家長必須要明白這一點,不能慣的孩子找不到北。

可以先讓他從家裡懂得尊重,比如對爺爺奶奶孝順、尊重,不隨意對長輩發火。

同時教會他注重別人的感受,學會察言觀色,學會傾聽,尊重他人的想法,不以自我為中心!

四、缺少感恩

孩子總是認為父母的付出理所當然,飯餵到嘴邊,衣服放到跟前,但很少聽到孩子說一聲:「媽媽,辛苦了!」而是經常大喊:「媽,這個東西你怎麼還沒弄好?」

父母照顧孩子是應盡的責任與義務,但不代表孩子就要一味的接受不懂感恩,否則長大後孩子就不懂得孝順父母。

只有家長懂得傾訴,孩子才會明白原來自己要懂得感恩父母帶來的一切,長大後才會更懂得感恩每個對他好的人,懂得付出,懂得回報

所以家長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可以告訴孩子:「媽媽照顧你很辛苦,可以學會體諒一下媽媽,這樣媽媽也會比較開心哪!」讓孩子有所了解,有所感恩!

五、缺少挫折

我們經常會用「溫室里的花朵」來形容孩子的表現,就是因為他們常常經受不了挫折,容易放棄。

當然這和家庭的教育也息息相關。

有問題時經常父母先擋在前面,讓孩子根本經歷不到什麼挫折。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在面對學習上、工作上的一些困難後,很容易就產生一些怯懦的想法,嚴重到選擇自殺來逃避問題。

所以家長要從小就給孩子一些挫折教育,常給失敗的機會,增強他的抗壓能力,讓孩子養成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例如跟孩子玩遊戲,讓他體驗失敗的痛苦,告訴他失敗沒關係,大不了重頭再來;走在路上摔倒了,受傷了告訴孩子沒關係,擦擦腿起來繼續走,沒那麼嬌氣。

孩子才會更加有勇氣、更加堅強的學會面對!

六、缺少必要的懲戒

懲戒是一種重要但又特別的教育方式。

顧名思義,包括「懲」和「戒」兩層含義,「懲」即處罰,是一種手段,而不是所謂的體罰;「戒」是警告,勸戒以使其改正錯誤

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過,對孩子合理的懲戒制度不僅是合法也是必要的,因為能夠有效矯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雖然現在崇尚欣賞、鼓勵孩子的教育方式,但面對孩子怎麼都無法糾正的壞習慣,甚至有可能後期會造成巨大影響的,必然要用適當的懲戒來幫助孩子改正。

但要注意的是家長在糾正時要「對事不對人」。

僅僅是糾正這個行為,而不是否定孩子這個人


所以家長在面對孩子一些糾正不過來的行為時,要給予一定的刺激,例如吃飯時用手抓飯,或者吃飯前不洗手之類的,就讓他看著大人吃飯,直到改正了習慣再吃飯。

七、缺少責任感

責任感也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缺乏責任感的孩子不信守承諾,答應別人的事情隨意變卦,或者做到一半就放棄不做了,沒有責任心。

而那些缺乏責任感的孩子長大後也只會站在別人身後,不會主動承擔,甚至去逃避責任。

這樣的孩子任誰都不會喜歡的。

當然孩子責任感的缺失,也與家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例如孩子跟朋友鬧出一點小矛盾,家長就會說:「是那個孩子不好,他怎麼怎麼樣,以後不要跟他玩了!

孩子被石頭絆倒後,家長就會把錯怪在石頭上:「都是它不好,擋著你的路了,我幫你打它!」

班級里老師交代孩子一個課外任務,要他去完成。

有家長就說:「別管這些了,學習才是最要緊的!」

結果孩子就無視了老師交給他的事情,更忘記了任務背後所要承擔的責任。

所以家長想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必定是先從一些小事情做起。

例如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培養家庭責任感;幫助朋友培養人際關係的責任感;答應別人的承諾培養信任的責任感,才能讓孩子在未來有所成就,有所出路!

每一個孩子長大後會面臨各式各樣的對手和棘手的問題,身為父母,我們能做的不應該是過分的溺愛、頻繁的干預、過度的保護,而是陪著他們長大,教會他們正確的處世之道、樹立良好的品性和品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不尊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5招教你怎麼破

地鐵上一個2歲多的小男孩先是對著爺爺又踢又打,打了一會兒小孫子扭過身又對著奶奶臉上一頓亂抓亂打,期間爺爺似乎也很生氣的扳起面孔攔著他,但是手揚了揚終究是沒打下去那巴掌。一個8歲男孩在商店裡對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