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為孩子的磨蹭傷透腦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有幼童的家庭,每天早上都會上演一部精彩大劇。

時鐘指向六點半,孩子還在呼呼大睡,媽媽腳步清脆的踏進兒童房,「撕拉」就扯開窗簾,陽光灑進房間裡的每一個角落,媽媽用手搖晃孩子的肩膀:太陽曬屁股了,該起床了!

十分鐘後,經受不住媽媽的各種折磨,孩子睡眼朦朧的走出房間。

「快去洗漱,飯已經做好了!」。

還未清醒的孩子拖著自己的身體,進了衛生間。

五分鐘後,媽媽推門而入,孩子正在對著鏡子發獃。

「你在磨蹭什麼?再這樣下去,今天上學就要遲到了,趕緊洗漱!!!」

孩子輕輕的「哦」了一聲,低頭拿起手邊的牙具,機械的開始手上的動作。

此時孩子已經坐在餐桌前吃早飯了,似要把口中的米飯數個清楚的細嚼慢咽,媽媽又補上:快點吃飯,我們今天只有十分鐘的時間吃飯了,七點一定要準時出門。

孩子很無奈的在媽媽的快快快聲中,快速的吞下碗中的米飯。

拿書包,出門剛換上一隻鞋子,「你怎麼穿個鞋子要這麼長時間啊?沒看到時間已經來不及了啊……」終於在媽媽喋喋不休的催促中,結束了清晨的的一場與時間爭奪之戰。

要命的是,這樣的場景在每晚做作業的場景中,會變本加厲的呈現,結果是大人小孩,個個疲憊不堪的結束在夜晚的十一點。

每一天,如此循環往復。

每一個家長的眼中,孩子沒有一個不磨蹭的,家長也為孩子們的行為傷透腦筋。

別人家一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任務,怎麼到我家這裡,三個小時還做不完呢?

那麼孩子如此磨蹭的背後到底是有什麼原因呢?

孩子的正常生理特徵

1、做事節奏慢

孩子的身心都還在發還沒有發育結束,做事磨蹭是孩子正常的生理現象,出現做事的速度不穩定的狀況。

孩子跟成人的節奏天生就是不一樣的,孩子在乎做事情的過程,而成人的目的性很強。

上課就是要學習知識這一個目的,而孩子更在意這過程是否快樂,有沒有交到好朋友。

從這一點來看,今年流行的「正念」練習法,就是要模仿孩子隨時隨地活在當下的這個狀態。

2、注意力短暫且易被吸引

走進衛生間的目的是為了刷牙,剛把牙膏擠好的明明,掃了一眼洗漱台,發現新大陸似的,爸爸新換的刷牙杯可真有個性哇。

琢磨上面的圖案到底是白雲還是棉花糖。

正端詳的起勁兒呢,又瞥見水龍頭旁邊爬來一隻小蟲子,這是甲嗎?他為什麼會在這裡呢?

往往等到明明想起原本的目的,已是十分鐘之後了。

這就是孩子,他們對身邊的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心,因此任何一個小細節都會引起他的關注 然後就會被帶著走。

3、動作發展不成熟

孩子學會繫鞋帶之後,家長滿心歡喜,一周之後就已經忘記了孩子剛學會這門技能的事實,以為孩子的操作可以跟我們一樣快。

出門前,看到孩子在穿鞋子上耗費過多的時間,又忍不住責怪孩子太磨蹭了。

殊不知從學會一項技能,到能夠熟練掌握,是需要很長時間鍛鍊練習的,家長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然後給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耐心。

理解了孩子的這些生理特點,父母的心理就要有清醒的認識,並給予孩子足夠的時間準備。

比如早晨的那場戰爭,可以通過調節早睡,讓孩子早些睡起床,充足的時間,也足夠孩子慢騰騰的吃飯了。

對時間觀念認知不足

其實很多孩子,特別是還在幼兒園的孩子,對時間沒有具體的認識。

他根本就不明白:半個小時是有多長,五分鐘有多短。

我們平時可以把時間換成跟孩子生活相關的概念,幫助孩子體會時間的長度。

三十分鐘後我們需要出門,也就是平時看一集動畫片的時間。

五分鐘時間,只有洗臉刷牙那麼短。

事情發展的後果認識不足

其實小朋友的拖延,也沒有什麼嚴重的後果,特別還是幼兒園想小朋友。

一般到了上學後,遲到會是會受到老師的批評的。

家長可以適當的讓孩子體會一下拖延的後果。

告訴幼兒園的孩子,如果不按時出門,上班的媽媽就無法親自送她上學了。

讓孩子體會兩次遲到的滋味,孩子自然會調整自己的行為。

很多時候父母催促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這個後果,甚至會幫助孩子收拾書包,甚至餵飯。

孩子不但體會不到遲到的久而久之才會造成孩子的心裡:反正媽媽會幫我辦好的心態。

不喜歡或者遇到困難

對比一下孩子對待自己喜歡事情和不喜歡事情的效率就知道,興趣對孩子的影響多麼巨大。

樂樂這個孩子從小邏輯思維就好,兩歲開始起,就瘋狂的喜歡各種積木、水管搭建。

樂高更是他最愛的消遣。

他最喜歡的科目就是數學,做題速度非常快,往往在學校就已經把數學功課做完了。

面對作文可就難為了這位數學天才了,一篇簡單的日記,他在流水帳的記錄完一天的生活流程後,就再也憋不出來一個字了。

往往一兩個小時也寫不完一篇作文。

因此,當我們的孩子出現做一件事情特別墨跡的時候,父母要細心觀察孩子是不是遇到了困難,在適當的時候可以給孩子引導。

樂樂學作文的問題,可以通過,多去體驗生活,多讀繪本故事,家長和孩子一起寫作等方法,一點點引導孩子度過難關。

家長催促出來

看到這一點,大家可能會詫異,我們如果一直不催促的話,那事情不就做不完了嗎?

想像一個正在寫作文的孩子,他在寫周末的公園之行,從地里鑽出來的禪的幼蟲,他真的會變成那個會大聲歌唱的知了嗎?它是怎麼變身的呢?孩子正在拖著腮幫子思考禪的蛻變。

推門而入的媽媽看到發獃的孩子,立刻催起來:你這篇作文寫了半個小時就寫了這麼幾個字?

剛剛還在思想世界遨遊的孩子,思緒被打斷,再低頭看看作文本,剛才思考的一切都被吹散了,更不知道如何繼續寫作了。

我們的催促打亂了孩子本來的節奏,讓孩子慌亂,就更沒有辦法很快的把事情做好了。

一般來說,孩子都有自己做事的節奏,哪怕是在發獃也是思考的沉澱,不要隨意打擾,應給予足夠多空間。

到底是孩子太慢了,還是家長太著急了?

父母可以的嘗試記錄和觀察一下,一天要說多少次快快快,再記錄孩子在做事情的時間花費情況,仔然後我們發現,孩子做事並不慢,很多時候僅僅是家長太急了。

為什麼一定要快呢?慢慢走的人生,不會更穩固嗎?

家長經歷過得人生就應該是知道的,催亂了孩子的節奏,反而會讓他在後面的行走中,亂了方寸。

讓孩子按照他自己的節奏往前走吧,慢,也是人生的一道風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