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幫忙帶娃,這4種不當言行,爸媽要制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摘要:有了孩子之後,其中少數家庭能做到全職在家帶孩子,多數家庭是老人幫忙帶孩子,這已經是很普遍的現象了。
年輕的爸媽需要工作賺錢養家和生活。
心存感恩老人幫忙的同時也有不少問題需要注意、需要和老人講明白,否則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就是長遠的事了。
1、老人看到孩子被磕磕碰碰到常說:「桌子壞,凳子壞,碰疼了寶寶,打它」「這個地磚太壞了,讓你摔倒了,打它」。
小孩子能走能跑的時候難免摔了、磕碰到,弄得太疼了也自然大哭,這是正常反應。
當老人用責怪的言語和行為當著孩子的面去「懲罰」這些物件,實在不可取。
會讓孩子誤解他自己的行為都是因為外部這些原因造成,和自己沒有關係。
試著讓老人學著提醒孩子在玩耍時候要小心,摔倒後看著不嚴重,要鼓勵孩子自己起來,而不是在溺愛的言行環境下成長,遇事不考慮自己的原因,第一反應就是都是別人的錯。
2、我來幫你:「這個你不會」「那個你別弄壞了」「別弄得髒兮兮的」這類話也很常見。
大家經常聽到「隔輩親」這樣的話吧,多數雙方家族可能就有這一個寶貝疼愛著,自然也就容易變得過分疼愛了。
可孩子都需要在犯錯中、從不會到會這個過程去慢慢長大的 。
當事事都代勞孩子,一時不覺得不妥,長期就會讓孩子形成惰性、依賴性強、自理能力弱的問題。
提醒老人學著放手,不要把孩子照顧的那麼周全,有些事是需要孩子自己去體會和實踐。
這個過程孩子出現去探索、搗亂的幾率比較大,老人盡到保護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學著允許孩子去釋放他們的好奇心。
3、為了讓鬧騰中的孩子聽話可能會說:「快睡覺,要不然瘋婆婆來抓你」「不聽話,你就等著警察來吧」「再調皮,醫生就來給你打針了」
孩子不好帶的時候,老人經常是連哄帶嚇唬,希望孩子好好聽話。
其實這樣的方式並不好,會讓孩子內心有恐懼感,長此以往,還會讓孩子對大人失去信任,同時潛移默化的傳遞給孩子一個信息那就是,可以用威脅的方式讓別人聽話。
讓老人明白教育孩子也是要講究方式的,知道老人本意是想讓孩子做好。
如果孩子做錯了,可以給孩子講出來,或是告訴孩子父母在哪一個方面處理問題自己感到吃力。
老人幫忙帶孩子不意味著父母不介入教育。
4、老人為了照顧好孩子會說:「做好,別亂動啊」「這地上髒,不要玩沙土」
老人帶孩子很是上心,對孩子的乾淨衛生比較在意,所以也會出現上面那些限制性的話。
孩子的天性是需要在遊戲中和好奇心探索中成長,才能認識新鮮事物、了解他眼中的世界。
所以要讓老人知道在安全的環境下,讓孩子穿戴合適,可以帶孩子去玩沙、玩土、玩水。
在玩耍過程中還可以增強孩子們之間的互動、交往,體驗開心快樂。
聲明:本文為育兒心理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寶寶生命重要的頭三年,這些事情父母要做好!
經歷十月懷胎,寶寶降臨人世的那一刻,充滿喜悅而又興奮的父母們,開始面臨著各種棘手的問題:寶寶的哭鬧、睡眠問題、各種小疾病……都會引起父母的疲憊和焦慮。
優秀的寶貝是「陪」出來的 你陪孩子了嗎
現代社會的雙薪家庭很多,父母常常忙碌於工作,因此陪伴孩子的時間實在有限。但是,無論怎麼忙碌,孩子的成長都不能重來一次,父母一定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把對孩子的關心和愛,滿滿地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