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又該如何教育脾氣暴躁的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寶發脾氣

因為獨生子女關係,現在很多寶寶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生活中有些寶寶當他不願意做某件事情時,他就會賴在地上,手舞足蹈,大發脾氣。

而每次寶寶發脾氣,爸爸媽媽總是用哄勸、呵斥、打罵、教訓等各種各樣的方法,才能把寶寶「安撫」或「鎮壓」下去,年輕的爸爸媽媽常常弄得筋疲力盡。

情商(EQ)在80%的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成功。

而情商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情緒管理能力。

情緒控制是需要父母們花費很多心思教育的內容。

人人都會生氣、傷心、沮喪和失望。

不同的是,情緒管理能力強的人,是會用健康的方式表達出情緒。

尖叫、地上打滾、哭喊、摔東西、罵人、踢打都是壞情緒的表達方式,卻不是健康的。

幾歲的寶寶愛發脾氣

18-24個月寶寶變得愛發脾氣

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常常沉浸在走路的興奮之中而廢寢忘食,他一心想嘗試自己的能力,喜歡做平日做不了的事情,試驗自己「掌控一切」的能力,甚至想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

按照爸爸媽媽的說法,「寶寶總是跟自己過不去」、「自己跟自己頂牛」。

於是寶寶頻頻受挫,頻頻發火,頻頻哭鬧。

不少爸爸媽媽一時間還沒有跟上寶寶的變化,往往以老習慣來處理寶寶的事情,依然把他當作一個時時處處需要大人照看、保護的嬰兒,「不行,不能爬」、「不行,別碰那個」。

有太多的不理解發生在寶寶和父母之間,於是,雙方的衝突此起彼伏。

寶寶愛發脾氣的原因

需求得不到滿足,發脾氣是他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

小孩出生不久,一旦挨餓、生病,他會滿臉漲紅地大哭,他們最初的這種情緒反應多和生理需要有關。

但隨著年齡增長,情緒也進一步發展。

尤其兩三歲進入第一個叛逆期以後,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增強,不滿足的情況時常發生。

然而,受語言表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所限,一旦不遂己願,他們很難通過語言與大人溝通,表達不滿情緒,往往只能「大動肝火」。

父母過分寵愛

孩子平時受到過分的寵愛,很少受挫折,心理承受力差。

當他遇到批評或相反的意見,便無法忍受。

有些父母平時不在孩子身邊,短暫的相聚恨不得給孩子所有的補償,即使孩子的一些過分要求也盲目地滿足。

因此,當孩子的慾望沒能滿足時,常常大發脾氣。

而有些孩子則是因為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他大發脾氣,大哭大鬧後家長就屈服了,從此,他就發現發脾氣的妙用,把發脾氣作為要脅父母的手段。

父母情緒不好或脾氣暴躁

由於父母情緒不好或脾氣暴躁,經常使孩子莫名其妙地受責罵,或父母許諾了的事情又言而無信,孩子無法理解,長時間的心情壓抑或不滿。

會用發脾氣來發泄。

處理寶寶發脾氣的方法

樹立好的行為榜樣

給孩子營造一個和睦的家庭氣氛。

平等、民主、充滿親情和理解的家庭環境能給孩子愉悅的心情,使其性格開朗。

多關心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其需要,遇事多和孩子商量,諸如:「依你看怎麼樣?」「能不能等一等?」使孩子從小學會用語言和協商的方式解決問題。

這有利於幼兒克服暴跌的情緒,減少哭鬧、耍賴的行為,制止其亂發脾氣。

幫助寶寶釋放脾氣

寶寶在感到沮喪時就會發脾氣,沮喪的感覺是當孩子想要做什麼卻因為自己能力的局限無法達到目的(比如,孩子想要把積木搭成一座寶塔,但搭不成),或者我們為孩子的行為設定了不符合她行為方式的限制時(比如,孩子想要摸插座,但出於危險的考慮我們必須限制,然而,孩子不會抑制與生俱來的通過觸摸學習的願望)時必然發生的情緒故障,這個故障得到通過發脾氣這種發泄方式得到修復,這個時候,如果我們禁止孩子發脾氣,孩子的沮喪情緒則會累積起來,或者遇到類似的情景不再有學習的慾望,或者將累積的負面情緒變成更大的炸藥桶。

對於孩子的發脾氣要賞罰分明

在大家都心平氣和時制定規則:大家發脾氣都得不到獎勵,並會失去某一次機會(如:看喜歡的電視、購物等)。

如果重犯錯誤,要重罰。

總之,要讓孩子感到發脾氣帶來的後果簡直糟透了,以後再也不能這樣做了。

千萬不要因為孩子耍賴,而遷就他的不合理要求,這樣,只會助長他發脾氣的壞毛病。

第三,當孩子為有道理而無法實行的事發火時,這時應該轉移他的注意力,使他慢慢地安靜下來。

父母這時一定要冷靜,不要用簡單粗暴的行為加以制止。

如:孩子為去不了動物園而生氣時,你可以打開電視機或放上一段孩子喜歡的音樂,活動的畫面易吸引他的注意力。

事後,再向他說明不能去動物園的理由。

當然,孩子為沒道理的事而耍賴時,這時你儘可能走開,或把他領到自己的房間裡去……目的是不要讓他的耍賴得逞。

公共場合對寶寶脾氣不妥協

對於孩子在公共場合發脾氣,如:商場、超市或家裡來了客人時,家長在這些場合往往態度易於溫和、妥協,使孩子有可乘之機(如:前面提到的強強)。

這時,如果孩子提出的是合理要求,就滿足他,不合理的要求間接答覆他,如告訴他回家再說,或對他表示等客人走了再說等等。

家長語氣要強硬,使孩子不敢再利用這些機會提不合理要求。

孩子都是活潑、可愛的,發脾氣、耍賴不是童年的必需行為,只要你控制得當,孩子的任性、壞脾氣會有大的改變。

八招教你預防寶寶發脾氣

與其在開始發脾氣採取措施去阻止,不如採取以下方法防患於未然:

一、避免可能使脾氣爆發的突髮狀況產生,設法使日常活動保持一致性和規律性。

活動日程有變化時,給孩子一個5分鐘的緩衝與調適過程。

二、在出門之前請確保孩子吃飽睡好,這樣孩子不易因小的挑釁行為而發脾氣。

收好那些對孩子難以抵擋的誘惑,如不要近晚餐時在廚房櫃檯上放置巧克力,這樣可以避免觸發戰爭。

三、讓寶寶有一點點的控制權。

如讓孩子自已選擇要帶什麼書到車子裡,或者選擇想要吃什麼午餐。

這些小的選擇對父母來說不會有太大區別,但這樣做會讓孩子感到他們自已能在某些程度上控制自已的生活。

四、做些小讓步。

有時候父母可以做些小小的讓步,尤其是僅僅涉及到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時,如與其聽孩子尖叫30分鐘,父母也可以選擇讓孩子多看15分鐘電視。

五、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是短暫的、易於轉移。

當孩子的小臉開始變紅、扭曲變形、憤怒之情已然擺在臉上時,要不失時機地趕緊打開一本書或提議一起走到附近的公園去玩,避免憤怒繼續聚集、升級,而導致不可收恰的脾氣大暴發。

有時候幽默是最好轉移注意力的方式。

扮一個鬼臉、說一個笑話或發起一場枕頭戰,也許就能讓孩子忘記導致他生氣的事情。

六、教導孩子與挫折打交道的其他方式。

大一些的孩子開始懂事、說話,儘可能提醒他們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憤怒,而不是尖叫。

七、當孩子做對時要及時讚美她。

當他對平時容易生氣的事情仍然能保持冷靜時,要趕緊告訴他:寶貝,你太棒了,真是媽媽的好寶貝。

八、如果他們到了4歲壞脾氣不但沒好轉,反而變得越來越糟糕,並出現傷害自己或他人的危險時,那就是到了打電話給兒科醫生的時候了。

愛發脾氣的孩子怎麼哄?

一、讓孩子認識情緒

我想,兒童繪本或許是一座溝通的橋樑。

當孩子看過有關情緒管理主題的繪本,不論是心中有恐懼,還是在憤怒,他也許能感受到一種具象的存在,這對家長接納孩子的情緒、了解深層次的溯源,都有好處。

比如這一本《生氣的亞瑟》,作者用孩子非常熟悉的場景開始了一個故事。

適讀年齡:3-6歲

故事簡介:亞瑟的媽媽讓他去睡覺,不讓他看電視,所以亞瑟生氣了。

他非常、非常地生氣,氣到足以把整個宇宙都震成碎片……但突然之間,亞瑟忘記了究竟是什麼惹得他如此生氣……

小拍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才3歲半。

我讀給她聽,她眼睛死死盯著畫面。

亞瑟生氣時,畫面四分五裂。

家裡的酒瓶、茶杯、雨傘、小板凳、抽屜什麼的,全部倒在地上一片狼藉。

他還跑出家門,氣形成了強勁的旋風,掀走了屋頂……

小拍「哇」地一聲驚嘆,打斷我說:「亞瑟生氣起來真可怕。

」我笑著回答:「小乖乖生氣起來,也沒好到哪去哦!」

她不好意思地往我懷裡鑽,繼續聽我講給她聽。

她似乎也意識到,自己在發脾氣時任性地躺在地上打滾,大聲哭叫給我們造成的傷害。

其實,在這個故事裡,亞瑟的怒氣還摻雜著許多別的情緒:寂寞、害怕、傷心、失落、彷徨……

他在情緒的漩渦中,一個人孤獨而脆弱地前行。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只是在一旁不停地說:「夠了夠了!」

在親子共讀這本繪本中,大人和孩子能達成一種情緒認識上的和解。

孩子意識到原來壞情緒會傷害身邊的一切,而大人也能讀出孩子在橫眉豎目的外表下,有著看不見的脆弱和受傷。

類似的繪本還有《羅伯生氣了》,同樣是讓孩子認識到看不見、摸不著的情緒,原來可以是這樣形象的存在。

它是一個怪物,但也是一個可以控制的怪物。

二、教會孩子紓解情緒

有的媽媽看到這裡一定來了精神,哇,如果能教會孩子控制情緒,以後孩子是不是就不會亂發脾氣了。

實際上,讓孩子在有限的認知水平里,認識到自己情緒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要說控制情緒,連我們大人有時候都做不好呢。

我們能做的是,接納孩子的情緒,幫助他排遣和調節情緒。

《生氣湯》就是這麼一本個性鮮明的繪本。

適讀年齡:3-8歲

故事簡介:這一天小男孩霍斯過得很不高興。

他帶著一肚子怒氣回家。

但是,他媽媽卻說要煮湯。

當水滾開時,媽媽對著鍋子大叫,她要小男孩也照樣做。

他們還一起對著鍋子齜牙咧嘴、吐舌頭、大聲敲打鍋子。

最後,小男孩笑了,心裡也快活多了。

小主人公霍斯遇到一大堆煩心事。

做題做不出來,同學帶來的牛踩了他一腳,放學媽媽沒來接他,連女同學給他寫一封情書,他都覺得自己太倒霉啦。

孩子們發脾氣的原因各種各樣,有些理由在我們看來真的很搞笑。

可是,人的奇妙之處也就在這裡,你不能代替孩子的感受。

你說這麼小的事也發脾氣?對,情緒它就是來了,你擋都擋不住。

霍斯媽媽就特別想得開,即便她問霍斯「今天好不好啊」,得到的是霍斯的一聲怒吼。

她知道孩子一定是遇到什麼煩心事了,但也不急著問「怎麼了」,而是別出心裁地煮起湯來。

這吸引了小霍斯的好奇。

媽媽對著一鍋水,又是尖叫,又是吐舌頭,霍斯也有樣學樣,最後還噴出了一口火龍氣。

這麼新奇的發泄情緒的方式,你沒想過,更沒試過吧……

這本書讓我一直都印象深刻。

雖然沒有獲過什麼大獎,但是它的色彩艷麗,線條簡單,非常容易打動孩子,畫面也暗藏著一些小幽默。

類似的繪本還有《傑瑞的冷靜太空》、《菲菲生氣了》,都是用故事的方式教給家長和孩子發泄、調節情緒。

說到底,孩子的情緒沒有對錯之分,重要的是接納和紓解。

三、找到孩子情緒的根源

而孩子的情緒,有時還伴隨著「脅迫」家長妥協的情況。

比如在文中開頭說的,孩子不想去上興趣班,家長還是堅持要送他去,結果孩子就哭鬧了。

紓解他的情緒並不意味著,家長就要妥協他的需求。

挖掘孩子需求背後的深層次原因,陪著他一起去面對,也是紓解情緒的方式。

非常可愛的一本日系風格繪本《吃夢先生之生氣夢》,其實就有這樣豐富的內涵。

適讀年齡:3-6歲

內容簡介:貘先生專門吃各種困擾人的夢,他又一個吃夢報警器,會通知誰在做噩夢。

小豬呼呼為什麼生氣啊?原來媽媽光顧著照顧表弟了。

獏先生拿出餅乾和八音盒逗小豬開心,小豬生的氣變成了煙,獏先生打開屋門……第二天早上,呼呼再也不會氣呼呼了。

小豬呼呼生氣的原因,是因為媽媽光顧著照顧表弟,好像不愛他了。

專門吃噩夢的貘先生,是不知道如何吃生氣夢的。

他想幫助呼呼,所以拿了餅乾和八音盒去逗小豬開心。

這似乎是一種紓解情緒的辦法,但是呼呼真正生氣的由來並沒有解決。

就像孩子不想去興趣班,只是害怕媽媽不要他了,如果只是一味地給他買零食、獎勵他上完興趣班就可以打1小時遊戲,他可能會乖乖就範,可心裡的焦慮情緒並未消除。

直到媽媽在小豬呼呼的夢境裡出現,誠懇地告訴他,照顧表弟是因為表弟太小,而呼呼是大哥哥了,可以一個人玩一個人睡。

呼呼這才知道,並不是媽媽不愛自己了,情緒也就得到了最終的釋然。

這本繪本通過非常豐富的想像力,創造了孩子夢境的保護神「貘先生」。

孩子經常做夢,夢也是一種情緒的表達。

孩子看見這本繪本時,他首先會被可愛的小豬形象所吸引,而小豬呼呼內心的擔憂,也容易代入孩子心中的不安全感。

對於孩子來講,大部分時候他是很難說清楚,自己到底在害怕、恐懼、生氣什麼的,而這些繪本能夠化作一個個信息密碼,將家長和孩子緊密聯結在一起。

我們不是要消滅孩子的情緒,也不是要遏制孩子表達情緒。

比起喜歡大哭大叫的孩子,我更擔心的是那些習慣壓抑在心裡,不願說出煩悶和苦惱的孩子。

因為,這意味著,他連讓你傾聽他、看見他的機會都不給了。

希望這些繪本,能夠帶給家長和孩子共同的溫暖記憶。

每個孩子都是個性鮮明的天使,請保護他們最自然的模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男孩子生氣的原因是什麼

1、孩子自身的情感需求大部分情況下,孩子生氣的真實願望是要讓大人注意他的存在,關注他的需求、幫助他解決問題。如果孩子天性敏感、缺乏安全感、依戀性強,那麼這種「愛生氣」的表現又會更加強烈一些。2、...

不懂這5點,難怪寶寶越勸脾氣越大!

文章來源【泡泡媽的繪本世界】。關注它,每天都會收穫一本好童書+有趣的育兒乾貨。Hi,各位家長朋友們好,我是泡泡媽。Lin媽媽問泡媽,寶寶脾氣很大,總是喜歡和小朋友們打架,在家裡也總是摔玩具,一不...

2歲寶寶也叛逆,聰明爸媽有妙招!

好好吃飯!」「不吃,我就不吃!」「快叫阿姨好。」「不叫!不叫!」「準備洗澡睡覺了。」「不,我要看動畫片!」這樣的尷尬場面,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寶寶2歲以後,發覺得寶寶變得特別難教,尤其是這次從...

孩子亂發脾氣怎麼辦?三步走教會孩子自我控制

有的媽媽跟我說:「我的孩子發起脾氣來,簡直天是搖地動」。有一本書叫做《生氣的亞瑟》,書中講的是「亞瑟發起脾氣來,連地球都沒有了,他最後飄在空中,睡在床上的時候,突然間忘記了自己為什麼發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