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犯錯!罰還是不罰?看看你都做對了嗎?(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繼續昨天的話題。

孩子犯了不能姑息的錯誤,不得不罰時,應該如何處理呢?這是一門藝術,請不要阻止我追求這門藝術的腳步!

一、其實,父母最好要培養孩子自己反省錯誤的能力,這比父母或他人指出其錯誤再改正,效果更好。

除此之外,請遵循四個原則:

1.循序漸進,懲罰前先警告。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明確告訴他:如果你再犯的話,我就會打你五下手心,或者罰你三天不吃零食,沒收玩具等等,這種方式可以讓孩子迅速理解父母的意圖。

2.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被罰。

懲罰孩子,目的是讓孩子不再犯錯。

因此,在懲罰孩子前,要跟孩子講清楚為什麼懲罰他,讓他明白事理;懲罰後,最好強化一次,確認一下孩子是否記住了自己錯在哪裡,避免再犯。

3.懲罰要適度且及時。

懲罰孩子是為了讓孩子有良性轉化,若懲罰過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對抗情緒,甚至產生對立心理。

若懲罰得太輕,又達不到效果。

所以懲罰一定要適度。

另外,時間久了不懲罰,會讓孩子有僥倖心理,對錯誤記憶不深刻。

4.以不傷孩子自尊為底線。

孩子也有自尊,懲罰必須尊重孩子的人格,激起孩子的羞愧感就好。

避免態度粗暴、言辭犀利,更不能惡語中傷或體罰孩子,而更宜採取一些積極向上,能促進孩子成長的方式。

比如,懲罰孩子背唐詩,為家裡做一件好事,做一件平常不愛做但卻有益的事等等,以此激發孩子向善、向美、向上的心理。

二、教育孩子的正確姿勢。

1.以理服人。

孩子做錯了事,在進行教育時,必須「曉之以理」,使孩子明白所做的事情為什麼不對。

通曉情理後,孩子會形成自我判斷,甚至舉一反三不犯類似錯誤。

2.避免重複教育和舊事重提。

孩子做錯了事,應當避免多次重複地教育。

如父親說過了,母親又接著說;今天說過了,明天又接著說,這樣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對比較敏感的孩子更應注意,一定要讓孩子理解,知錯能改就好,爸爸媽媽仍然愛他,那件錯事已經「翻篇」了。

3.父母的教育應前後內外一致且保持一貫性。

切忌在自己心情好的時候,見孩子做了錯事也不進行教育,心情不好時則進行責備、訓斥。

教育又必須保持一致性。

如果對一種行為表現,母親說對,父親說錯;今天說對,明天又說錯,這會使孩子無所適從,只有看父母的臉色行事,形成多重面孔。

4.家醜不外揚。

孩子做錯了事,切忌宣揚給他的老師和小夥伴,這樣做傷害孩子自尊,使孩子產生恐懼或不信任感。

5.教會孩子想辦法彌補。

不管大錯小錯,都可以教孩子學會彌補,這個能力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孩子將家裡弄得一團亂後,教他怎樣恢復原樣;孩子欺負了小夥伴,教他哄小夥伴開心;偷了家裡的錢,讓他學會掙錢。

所以,孩子犯錯在所難免,但父母如何對待才是關鍵。

自查一下,作為父母的你都做到了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女子瘋狂毆打小孩 打孩子就是教育孩子?

視頻中,一名婦女痛打小孩,用小棍發瘋一樣猛抽小朋友的手和身體、猛踢頭部,長達幾分鐘。小朋友被打得太疼,站在牆角無助地抱頭大哭,撕心裂肺。這不是頑劣得無法教化的大孩子,也就兩歲模樣,有什麼事不能好...

孩子犯錯,父母如何懲罰是一種藝術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錯,家長在孩子犯錯時需要聽孩子自己的說法,而不是知曉犯錯就立即氣急敗壞的上來對孩子罵上幾句,甚至拳打腳踢。」教育從來都是「潤物細無聲」的活兒,粗暴往往是無計可施的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