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喪偶式育兒」,這幾招教你培養出超級奶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微博上的一則視頻火了,一個全職媽媽,從早上開始,就要寸步不離的帶娃,連上廁所,吃飯都脫不開身,忙忙碌碌一整天,沒想到晚上孩子生病了,孩子難受得大哭,媽媽也心疼的跟著一起哭。

而此時,打電話給孩子的爸爸,孩子的爸爸卻不理會,和一群好友正在酒店喝的昏天黑地。

看到下方網友們的留言,都在大吐苦水,很多寶媽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景。

對於這樣的育兒方式,網上出現了一個新詞: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意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顯著缺失。

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長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邊,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情感支持(如早出晚歸、子女很難見面、無語言交流等)

其實很多家庭都有這樣的體驗:媽媽獨自帶孩子,爸爸要麼長期出差,要麼在家也屬於甩手掌柜。

很多媽媽又要工作賺錢,又要照顧孩子,在職場是盡職盡責的員工,在生活中要扮演好女兒、好媳婦,回家就得當起清潔工、管理員、採購、老師、廚師等身份。

不要以為孩子有媽媽陪伴就好,父親在成長中的缺失,也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巨大的影響,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

1.認知發展受阻

5-6歲的兒童在父母離異或缺乏父愛兩年後,其認知力與完整家庭孩子相比有差異明顯,突出表現為前者在方塊設計,走迷宮和算術等智力測試中落後,操作分數與全量表智商分數低下

2.產生個性缺陷

如軟弱、膽小,意志力薄弱,缺乏信心和毅力等

3.情感障礙的比例加大

如抑鬱、焦慮、自尊心不強,缺乏熱情,自制力弱,有依賴性

4.體格發育障礙

孩子的身高、體重、動作及反應速度,均要比同齡兒童落後一大截

看到這裡,媽媽們,是時候把「若隱若現」的爸爸們拉回來了!

生活中,有多少爸爸每天一回到家,就癱在沙發上,開始玩起了手機。

有多少爸爸在孩子和自己興致勃勃討論趣事時,三言兩語就打發了孩子。

有多少爸爸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變成一個事不關己的角色,他們總以為,有了妻子就夠了。

那麼,到底如何才能在育兒過程中讓爸爸能夠更好的參與進來呢?

1.一起玩遊戲

爸爸作為孩子重要的遊戲夥伴,會更多地讓孩子體驗到積極的情緒。

爸爸對孩子的陪伴

更多地傾向於和孩子做遊戲,而不同於媽媽對孩子生活起居的呵護照顧。

爸爸也會更多地和孩子玩興奮、刺激、變化多樣的遊戲,從而使孩子更能在堅持、勇敢、迎接挑戰等過程中感受到更多的積極的情緒體驗。

同時,爸爸也更傾向於在遊戲中向孩子展示競爭性、原則性和獨立性,有利於發展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

2.一起戶外探險

帶著你的孩子沿著綠化好的小徑騎行,或者去公園裡放風箏、玩遙控飛機。

即使是乘坐公共汽車或短途旅行,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本身也是一次偉大的冒險。

爸爸多帶孩子進行一些戶外的運動,即利於孩子的身體素質的提高,也利於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

3. 陪孩子一起閱讀

一般來說, 不同於媽媽總愛講童話故事,爸爸會更多地給孩子講一些和科學、歷史等有關的故事。

爸爸帶娃在拓寬孩子視野、豐富孩子知識面上就顯著比媽媽更有優勢。

這源於男性和女性講故事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媽媽們常常會以「老師」的方式提問事實性問題,比如「你看到了幾個蘋果呀?」而爸爸們則喜歡問更抽象的問題,這會引發富有想像力的討論。

有很多時候,故事內容本身很有教育性,例如星寶樂園中的歪歪兔行為習慣系列,能夠很好的培養孩子的好習慣,爸爸多給孩子講這類故事,即有利於習慣或品行的養成教育,又能夠增進父親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

科學育兒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兒,也是爸爸義不容辭的責任。

當然啦,媽媽既要理解爸爸,也要用智慧和充滿愛意的方式鼓勵爸爸分配更多的時間給家庭。

最後,小編要告訴各位寶媽們非常重要的一點:一定不要嫌棄爸爸「笨 手笨腳」!要以欣賞的眼光看待爸爸帶孩子的方式,一定要給他機會成長, 多多鼓勵,不要在意做的好不好,這樣他才會做的開心,做的開心就更願意做,從此你家的奶爸就成功養成了,你就只管沒事兒偷著樂吧~

(下載「星寶樂園」APP,更多優質資源,千本互動繪本隨心看,用故事教出好孩子,讓爸爸回歸孩子教育,不再錯過孩子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父愛缺失,賺再多錢也不是好爸爸!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先來講個段子:某天我正在玩遊戲,爸爸忽然推門而入,看著我一幅欲言又止的樣子,愣了一會什麼也沒有說就出去了,我還沒反應過來,就聽見門外我爸問我媽:咱們兒子叫什麼來著?...

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

近年來,爸爸參與育兒的話題一直熱度不減,從爸爸去哪兒到各類綜藝節目,奶爸萌娃的囧途之旅引發了很多育兒方面的思考,爸爸在家庭關係中到底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父親節要到了,爸爸和孩子相處的怎麼樣?怎樣...

爸爸,請陪我成長,別讓媽媽唱獨角戲!

"現在,很多年輕夫婦的家庭分工都是一種模式:丈夫在外忙事業,掙錢養家;教育子女的任務由妻子承擔,做爸爸的基本不介入。有的爸爸對孩子的撫養教育情況不聞不問,成了孩子撫養教育的局外人。」1、爸爸缺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