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海量原版英文動畫片,你知道怎麼用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者 | 祺祺祺媽
來源 | BIG WOMEN校區(ID:bigwomenxiaoqu)
BIG
WOMEN祺祺祺媽牢騷:由於之前兩篇關於少兒英語教育的小文發布,引起了一些高知爸媽的注意,在他們的鼓勵下,如是乎,祺祺祺媽開了個後門,撬來了美貌與智慧並重的少兒英教專家Lily老師,她將每逢周三晚上八點整於本平台的親子英語群舉行公益講座,乾貨,乾貨,全是乾貨!本周主題是解決家長在孩子英語啟蒙過程中面對海量的原版英文動畫片該怎麼用的痛點。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作為父母都希望給孩子選擇最合適TA的教育方法。
對於教育,我們從來不敢玩虛的!我們說我們執行的是一套不一樣的英語學習理念,它就是真的是與當下應試教育方式完全不同的體系。
所以我們致力於對家長首先要進行「理念革新」,您孩子的教育真是離不開您;我們對孩子提倡的是「系統規劃」,如果你認為碎片式的收集資源是你對孩子負責任的態度,對不起,您不但浪費了您的寶貴時間,更重要的是因為您的猶豫,您可能因此讓孩子錯過了TA習得二語的最佳時間。
所謂系統,即分階段針對孩子的「聽-說-讀-寫」進行訓練設計,從「可理解的聽力」的大量輸入,到形成自然語言輸出,之後教授自然拼讀進入英語自主閱讀,學習寫作技能,從而熟練應用英語,一切遵循語言學習規律,水到渠成。
而非今天要考個證書就報一個班,明天要學拼讀,再去報個班,非也非也!我們最理想的狀態是,我只報了一個班,進行系統學習後,擁有了這門語言學習的自我更新能力,從而輕鬆應對各種應試考察。
說遠了,扯回來到最初怎樣進行英語啟蒙的問題。
聽過許多磚家的建議,在單一的語言環境中,從孩子1、2歲開始陪讀英文繪本,這確實有益於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
但對於習得一門語言,這是最佳選擇麼?姑且不說陪讀考驗的是家長英文的口音、斷句等能力,試想想,我們孩子學母語的時候,會拿著本書教TA學「吃飯」這些日常生活的詞、句麼?事實上,我們更多的是情境對應時教TA,在飯桌前教TA要「吃飯」啦,孩子才會明白「吃飯」的真正意思,才把「吃飯」這樣的詞彙牢牢記下。
原版英文動畫片通過合理的分級制,與同等年齡孩子的生活相對應,創造出了相關的語境,更容易讓他們去理解這個動畫場景是什麼意思,啟發了他們由圖猜文的能力。
這種能力在日後將大大有利於提高孩子的閱讀水平。
另外,繪本閱讀做為啟蒙,量太少,還是被動輸入,除非你家有上千繪本,是開圖書館的,而且這些繪本全有音頻,否則不可能把英語的啟蒙做好。
從聽力輸入的效率和效果來說,給孩子讀繪本要排在實景交流和動畫片之後。
從幼兒學習語言的習慣和順序來說,繪本也不要成為第一步,讓它排在實景交流和動畫片之後。
給孩子看動畫片啊,孩子樂意了,可我怎麼知道TA看得懂麼?要不要考考裡面那個單詞TA懂不懂?我怎樣做才有效提高孩子看動畫片時的英語水平?我放的TA不願意看,要看其它中文的動畫,怎麼辦?
群里爸爸媽媽們的疑問代表了大多數家長在執行聽力先行的理念過程中遇到的第一個坎。
之所以提出這些問題,是因為家長們走進了一個誤區。
動畫片不等於教學,讓孩子看動畫片並不是功利性地讓孩子學習。
而是以TA的興趣為引導,用動畫片的形式創設一個小小的語言環境,讓TA熟悉各種場景下的語言運用,在通過不斷重複的句子中慢慢掌握辨音識詞的技巧,從而積累詞彙,甚至是句子。
如果你摘取片子裡的個別單詞來問他,他真可能不懂,但他有可能理解那句話對應的意思是什麼(這叫整體輸入);如果你問他這集講什麼,他還真不能三言兩語給你概括出來,因為這太難了,涉及到翻譯的思維,翻譯的好,最終你引導TA走的還是中文思維的路子上去。
為TA的英文思維無疑增加了難度。
如果孩子真看不懂,怎麼辦?我們提倡親子英語教育就在這個時候發揮作用了!孩子需要你的幫助!剛開始,請耐心和TA一起看動畫,甚至你們可以用中文來討論裡面講的是什麼故事,慢慢的讓孩子去猜劇情意思,對的給予適當的獎勵。
這份來自父母的關懷,不但有利於建立親子關係,也鼓勵了孩子面對困難敢於嘗試的勇氣。
1+1一定大於2了!
那如果孩子不愛看英文版,中文強勢,怎麼辦?簡單啊。
教育,教育,除了育,還有教嘛。
我們立個規矩,只有「二選一」。
一是看英文版;二是沒得看,只有兩種選擇。
由此,方法論的秘密我們已經不小心告訴你羅。
我們先從下面這個實驗來看看快節奏的動畫是如何影響孩子的。
Angeline Lillard和Jennifer Peterson是弗吉里亞大學的研究者,2011年招募了60名4歲的兒童,分為三組進行實驗研究,第一組20名兒童每天看9分鐘海綿寶寶,第二組20名兒童看Cailou,第三組用彩筆和蠟筆塗鴉9分鐘。
實驗周期為1個月。
心理學家想要弄清動畫片對孩子執行功能(問題解決能力、延遲滿足能力和專注力)是否有影響。
海綿寶寶與Cailou的節奏差別很大:場景切換上,前者是11秒一次,後者長達34秒一次。
這三組兒童事後進行一系列執行功能測試,比如執行摸腳趾的動作,倒背一串數字等。
這三組兒童事後進行一系列執行功能測試,比如執行摸腳趾的動作,倒背一串數字等。
結果,他們發現看海綿寶寶的孩子在測試中全面落後。
後來又把真人視頻和動畫進行對比研究發現,只有快節奏動畫會造成4歲兒童的執行功能下降。
原來,海綿寶寶這種歡樂的快節奏動畫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的方式與塗鴉不同。
塗鴉需要計劃性,Cailou則會促進兒童思考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與之相反的是,海綿寶寶通過不斷切換鏡頭來吸引孩子本就不多的注意。
孩子看海綿寶寶時必須消耗很多認知資源才能跟上節目的節奏。
所以孩子看完海綿寶寶後,就沒有太多注意力能分配到執行功能的測試上了。
其實這個研究只是強化了近期心理學家經常強調的觀點:我們的認知能力諸如注意力、決策力、動機,像我們的肌肉一樣也會疲勞,會被耗盡。
Dimitri Christakis是華盛頓大學的兒科學教授,他說孩子在人生的頭兩年腦容量會增大兩倍。
1歲左右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時間,如果長期強行向嬰兒呈現高速播放的動畫,會給嬰兒更高刺激水平的心理預期,這會導致日後的注意缺陷。
目前動畫片的負面影響已經在3歲小孩身上顯現,那麼注意缺陷問題很有可能在入學時發生。
(此實驗內容來自網絡,作者為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劉旭陽)
注意力缺陷,這就是小學老師常掛在嘴邊的老大難問題「這個孩子上課老走神!」。
不是TA不想認真上課,TA是無法自我控制啊。
從上文所述我們知道了一些根源性的原因,結論就是看動畫片要分級的。
眾所周知,北美動畫片是分級的,那面對海量的資源,我們怎麼做到分級呢?還有一點你肯定明白,我們大部分孩子由於語境的不同,無法與北美國家的孩子同步,你又怎麼知道什麼級別的動畫適合你的孩子呢?是的,這需要專家為你的孩子度身訂做。
Lily老師根據多年的經驗和實踐,已經在系統里規範好了一整套動畫、聽力、繪本的分級資源。
啟蒙用的動畫片資源中,它科學地根據語速、畫面切換速度、拼讀認知、情節設置的難易度等劃分成五個等級,讓進階學習的孩子們在課外也能找到相應的資源,如虎添翼。
你也想加入我們,取更多乾貨麼?
歡迎廣州家有1-12歲寶貝的你快加我微信(ID:BIGWOMEN_GZ)!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到其他公眾號或媒體,請給該公眾號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磨耳朵,讓寶寶浸泡式學英語
寶寶對於世界最初的印象就是通過聲音形成的。雖然眼睛的確長在耳朵前面,但是寶寶對周圍環境的感知卻是靠聽來完成的。因此在這裡,Michael媽媽給大家推薦一種新的寶貝英語學習方法,這種方法有一個非常...
對孩子英語啟蒙,這麼做更有效!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英語啟蒙」已經成了我國家長心中的一塊大石。如果不早期對孩子進行英語啟蒙,孩子肯定會落在起跑線上。那麼,真的是這樣的嗎?哈佛理念美藤教育創始人鄭托尼老師給大家分享兩位媽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