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發燒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章目錄

新生兒發燒怎麼辦

當小孩因感冒或其他感染疾患引起體溫升高時,運用各種可能的方法,要把體溫立即降到正常範圍,並非明智之舉,因為這樣可能降低病童本身的抵抗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新生兒發燒的護理方法嗎?

1、休息和睡眠:高熱會增加小兒的能量消耗,此時增加小兒的睡眠時間,減少能量的消耗,將有利於機體與疾病的鬥爭。

同時父母要注意觀察小兒的精神、體溫、脈搏、面色等等。

要為小兒安排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室內保持安靜,不要大聲喧譁、過於吵鬧;室溫以20℃左右為宜,室內不要門窗緊閉,要保持空氣新鮮,注意通風,要防止煙塵,切忌在室內抽菸。

2、飲食:發熱會導致小兒體內水分散失較多,而且容易出現消化道功能紊亂,引起孩子的食慾下降。

因此此時不能強求孩子進食,而應減少食量,並增加飲水;父母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可口的、富有營養和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幫助孩子開胃。

每次吃的量可少些,而吃的次數可多些,並多給予一些水果。

母乳餵養的嬰兒,應在兩次餵奶之間餵些水,也可縮短每次哺乳時間。

人工餵養的嬰兒應減少奶量,奶中多加些水,待病情好轉後再恢復平時的飲食。

3、降溫:嬰幼兒高熱時易引起抽痙,因此當小兒體熱太高時,父母應注意採取物理降溫措施,一般可用冷毛巾、冰袋濕敷在額頭或枕部,也可用35%-50%酒精擦頭、上下肢、腋下和腹股溝等處,幫助散熱;或者遵照醫生囑咐用些退熱藥物,一般體溫降到38℃以下時就可以停藥。

但注意降溫需要有個舒緩的過程,下降太快會讓孩子不適應而出現其他症狀。

新生兒發燒物理降溫的方法

1、冷、冰敷。

將自製冰塊放入塑料袋中紮緊,外面用毛巾包住,就可放在寶寶的額頭、後頸、腋窩下、腹股溝等大血管經過的地方,這樣可以進行熱交換傳導,減低腦細胞活動的頻率,加速身體微循環。

2、溫水洗浴。

用溫水洗澡可以幫助寶寶快速散熱,如果寶寶發燒時精神狀態很好,就可以多洗洗澡,水溫要控制在27~37攝氏度之間,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否則會導致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容易引起缺血缺氧,使病情加重。

3、熱水足浴。

泡腳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緩解寶寶不適。

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妙處在於能夠幫助寶寶降溫,泡腳要用足盆或者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維持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準,泡腳時媽媽輕輕搓搓寶寶的腳丫,這樣既能讓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4、敷退燒貼。

退熱貼是西方流進中國的一種寶寶發燒物理降溫的方法,只需在寶寶發燒的時候,在他的額頭或者大血管走行部位貼一張就能達到寶寶發燒物理降溫的效果。

退熱貼中含有大量的高分子水泥漿,接觸到寶寶後,化為水氣帶走熱量。

而且退熱貼中含有的天然藥物也有一定的降溫作用。

退熱貼適用於38.5℃以下的低燒,高燒就應該及時就醫。

以免延誤病情。

新生兒發燒的原因

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對感染十分敏感,且多嚴重,常導致發熱、肺炎或敗血症。

這是由於新生兒的解剖生理特點和免疫特點所決定的。

1、新生兒防禦功能不足,屏障功能不完善,生後初期臍部尚未癒合,皮膚粘膜嬌嫩,易破壞損傷,成為細菌入侵門戶,且新生兒免疫功能低下,所以容易導致發燒。

2、新生兒多核白細胞的吞噬能力較差,對細菌的殺菌作用亦低於成人。

3、新生兒全身性細菌感染的侵入途徑較多,且感染的病因較複雜,可以在宮內、產時、產後感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處理嬰兒發燒 小兒發燒的物理降溫方法

導讀: 小寶寶的身體一般是比較敏感的,如果家長稍微不注意就會引起不必的發燒,媽媽們也是最擔心這些事情了,如果寶寶發燒了應該怎樣應對呢?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幾種可以降燒的方法,一起看看吧。如何處理...

寶寶發燒那點事

嬰幼兒體溫中樞發育尚未完善,遭遇呼吸道感染、過敏、接種反應等都會出現寶寶體溫升高的情況,但又不能亂用藥。那麼當寶寶發燒或高熱不退時,媽媽該採取什麼措施幫助寶寶降低體溫呢?

寶寶發燒物理降溫的常見方法

小兒發燒是兒童的常見疾病症狀,很多父母缺乏對小兒發燒的科學認識,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理,甚至以為只是小事,有的還拿成人的退燒藥給孩子吃,這些都會影響寶寶的病情。因為寶寶的身體正處於發育階段,所以很多...

寶寶發燒,這7點要牢記

寶寶體溫在36.5~37.5之間都是正常,37.6~38.5之間算是低燒,體溫不超過38.5度只要物理降溫就行了。要是到了38.6以上,就屬於高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