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皰疹性咽峽炎」高發期,家長需注意親吻孩子的正確方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有這麼一條微信在朋友圈裡瘋傳:「請有孩子的媽媽們注意了!新一輪的病毒感染來了,叫『皰疹性咽峽炎』,病毒感染性極高,已經有不少孩子被感染入院,近期不要親吻孩子了,臉頰也不能,否則孩子容易感染這個病……」朋友圈裡的這條微信,讓我市不少家長感到緊張。

那麼傳言是否屬實?「皰疹性咽峽炎」又是種什麼病呢?記者特地諮詢了醫生。

6月5日上午10點,在市工人醫院急診醫學科綜合病房裡、走廊外有不少抱著孩子輸液的父母,也有不少因為難受而哭鬧不止的小朋友……一問,他們有不少是「皰疹性咽峽炎」病的患兒。

家長表示,小孩主要症狀為高燒、嘴巴喉嚨里起小泡泡。

記者從市工人醫院了解到,「皰疹性咽峽炎」病高發時間集中在每年的5、6月份,小孩好動,加上天氣炎熱,不注重個人衛生,免疫力較低等原因,很容易引起感染。

醫院兒科門診接診患兒中三分之二都是得的這個病。

市工人醫院兒科副主任程琳表示,門診三分之二的小孩都是『皰疹性咽峽炎』,『皰疹性咽峽炎』主要是由柯薩奇病毒引起的,一般每年的夏秋為高發期。

患兒一般都是6歲以下的嬰幼兒。

程醫生介紹,5、6月份是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高發期,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都主要是由柯薩奇病毒等腸道病毒引發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急性發熱和咽峽部皰疹潰瘍為特徵,主要傳播途徑為口或呼吸道。

不過程醫生表示,皰疹性咽峽炎的病情不像手足口病那麼嚴重,也不屬於傳染病,如果按醫生囑咐,一般患病三五天,或者一個禮拜左右就可以痊癒,家長也不必過於擔心。

而對於網絡流傳親吻會使孩子感染皰疹性咽峽炎的說法,程醫生表示,通過親吻,確實可能造成感染,但是,這並不是皰疹性咽峽炎的主要傳播途徑。

感染的「主戰場」是在兒童密集的場所,通過身體接觸或玩具等物品進行傳播。

程醫生提醒,家長由於接觸外界環境比較多,有可能攜帶柯薩奇病毒等腸道病毒,而家長因為抵抗力好,並不容易發病,但是在高發季,建議家長還是儘量少親吻孩子。

可以讓孩子多喝水。

另外,公共場所的兒童玩具儘量少讓孩子玩,因為有些小孩帶有這種病毒的話,口水什麼的留在那裡,小孩接觸後可能不小心搓搓眼睛,唆下手指,就有可能把那病毒帶進去了而造成感染髮病。

詳細內容,歡迎大家收聽FM102.9柳州綜合廣播上午7:35—8:00播出的《1029早晨報》欄目。

(《在柳州》記者:李可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