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無意中看到這本《依戀三部曲第一卷:依戀》,一下子就吸引到我。

本書的作者約翰·鮑爾比是
依戀理論創始人,主要從事兒童和家庭精神病方面的醫療、教學和臨床研究。

這本書是《依戀三部曲》的第一部,主要內容網上都有介紹,不一一贅述。

說說對我觸動比較大的兩個點。

一是母嬰依戀關係對嬰幼兒成長的重要影響。

作者認為,「對心理健康來說最基本的要素是嬰幼兒體驗到與母親(或者穩定替代者)之間擁有溫暖、親密和持續的關係,在這一關係中雙方都感到滿意和享受。

」而孩子與母親分離會相繼產生抗拒、絕望和隔離。

抗拒時期:一旦母親離開視線範圍,孩童會哭,抗拒別人的安慰,急著找回母親。

絕望:當分離的時間延長,孩童變得安靜,傷心和沮喪。

隔離:孩童會避開或排斥其它人包括母親。

可見,母親人物的喪失會對孩子情感和心理產生非常大的影響

這些人長大之後,一方面會表現出「對他人提出過高的需求,在無法被滿足時感到焦慮和憤怒」;另一方面,「表現為無法與人建立深層次的關係」。

小時候, 我們都能感受到失去母親給我們帶來的痛苦。

而今成為父母,我們應了解並學習如何與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幫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擁有幸福的人生。

孩子依戀到底要滿足他多少合適,會不會太多就會把他「寵壞」

作者舉了一個很形象的例子:「對兒童而言,多少食物是合適的?」。

寶寶在最開始的幾個月,一般都是他想要多少就給他多少,他要吃,說明他需要;不吃,也不強求。

「兒童若擁有決定權,天生就可以調控自己攝入食物的數量和質量。

因此,除了少數例外,母親可以放心地將主動權交給兒童。

「依戀行為與此相同,尤其是在最初幾年。

在普通的家庭中,兒童由母親照顧,若兒童想要多少陪伴和關注母親就提供多少,這不會給兒童帶來任何傷害。

因此,跟食物一樣,在母親養育方面,如果一開始就被允許做決定,兒童似乎也是天生就能令人非常滿意地調控自己的「攝入」。

只有兒童進入學齡前後,才會有一些場合需要溫和的勸阻。

這讓我想到我家大寶。

大寶一直都是我帶大的,在他需要的時候我會馬上去回應他,儘量滿足他的需求,給他足夠的安全感。

當時家人包括老公都說我太慣孩子了。

其實也疑惑,到底要不要堅持,出於母親的本能,我還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帶他,幸好堅持下來了。

2歲多開始,只要我出門跟他說媽媽出去做事情,你乖乖在家,他就會同意。

對於分離,他能爽快接受,因為他知道,媽媽很快會回來。

二是對孩子哭泣的反應。

幾年前看過一個帖子《美國媽媽帶孩子的17個絕招》,裡面有一個觀點讓我印象深刻,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才抱」,還有什麼哭聲免疫訓練法、延遲滿足訓練法,嬰兒獨立完整睡眠訓練法……那時我還沒孩子,看了還覺得講的很有道理,想著以後有了孩子也這樣做。

後來,當我真正有了孩子,我才發現這個方法實行起來非常困難,孩子哭著可憐不說,自己心裡也難受。

在這期間也讀了很多育兒方面的書,西爾斯的《親密育兒百科》中就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觀點:儘量去滿足孩子的需求,給他足夠的安全感。

作為當了媽媽的我,這個觀點更深入我心,我也更願意去踐行。

很多時候,孩子一哭,我們總會想盡辦法讓他停止哭泣,如果哭的時間長一點,甚至可能會嚴厲制止。

理解孩子哭泣背後的需求很有必要,是餓了、渴了、哪裡不舒服、還是僅僅需要抱抱?是想要引起大人注意還是想要表達情緒。

如果實在不知道原因就陪在寶寶旁邊安慰他,而不是粗魯地覺得煩躁,覺得哭泣是不對的應該修正。

其實,這只是我們的限制信念,因為我們小時候就被這麼對待的,所以孩子一哭刺激到我們敏感的神經,很容易失去耐心,不自覺的想去制止。

孩子哭泣,就依從自己的本能,給他足夠的愛和安慰。

畢竟我們成人在傷心的時候也是想要有人安慰的
,更何這個小小人兒,他沒安全感,唯一的依靠就是那個天天照顧的你。

這個時候如果不回應,會讓他覺得被拋棄,這對他來說多麼恐怖的事啊!

總之,給孩子足夠的愛、關注和回應,因為良好的依戀關係是良好的親子關係的基礎

我們總是希望孩子快點長大,快點變成我們希望的樣子。

慢下來,耐心些,細細欣賞周邊的風景、看到眼前的小人,真正去陪伴他,這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愛跟媽媽撒嬌是太嬌氣?或是媽媽的問題!

孩子「見娘愁」真的是嬌氣嗎?「見娘愁」是一些地方的俗語,有的也叫「撒娘嬌」,是指當媽媽不在時,小孩子表現反而比較好,吃睡都更有規律,玩耍更獨立;當媽媽在時,就沒有那麼好的表現,反而更加「嬌氣」。...

寶寶粘人,家長頭疼

在育兒過程中,寶寶粘人是一件讓家長非常頭疼的事。很多家長,尤其是新手爸爸媽媽特別感覺不好應付,比如朋友小玲就是。小玲一直是大家公認的美女,然而女兒茜茜就在小玲還沒有準備好做媽媽的時候,就來了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