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溺愛與教育孩子的差別,前者不自愛,後者是懂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父母會愛孩子不代表就懂教育孩子,會教育的父母一定更懂愛孩子!

原創文字:心海導航

一個孩子,從小學會勞動,從勞動中體恤父母的艱辛,耳熏目染之中體悟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區別,心中有了方向,做事自然就會執著務實。

人的本性究竟是勤勞,還是懶惰?如果面對生活與生存的真實一面,人性都是勤勞的,勤勞意味著改變現狀,追求一種自己想要的生活高度。

而生活的衣食無憂與毫無生存的憂患意識,人性極易傾斜到慵懶的一面,小時候可以叫做被父母從頭伺候到腳的心理依賴,大了,就可以稱之為臉不紅心不跳的啃老症!

「我知道慣(溺愛)孩子不好,可哪位家長又能不慣孩子呢?」

大凡說這句話的父母,其對孩子的「愛」與「慣」根本分離不清,又談何能夠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因為,教育是在「愛」與「責任」之間,需要讓孩子領會「自立」與「自愛」的行為踐行!

會教育孩子的家長,一言一行相得益彰的傳達給了孩子成長的經驗,孩子在父母言必信行必果的言傳身教中,學會了思考,學會了自強與自重,也不斷累積了成長的經驗。

反之,家長平時說教多、大道理講得多,對孩子呵護備至多,擔心也多,自然而然,後面教育孩子出現的焦慮也會多!

勢去盡,事做盡,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

父母對孩子的愛(溺愛)何嘗不是如此,所以,會愛孩子的父母,並不代表就會教育孩子,但是,會教育孩子的父母一定更懂得如何去愛孩子!

這是一種領悟,並非是家長從哪裡學來的某種教育方法!心海導航經常勸解一些家長朋友:我說的案例多一些,剖析的深刻一些,希望你能有驀然之間的開竅。

一旦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了,這就是一種領悟,更是作為父母對自身教育能力的自信起來!不然,別人教給你再好的教育方法,也會容易收穫最不希望看到的結果。

甚者,家長在孩子眼裡儼然也像個孩子,那些方法就像一個個小把戲,且都太俗套了。

因為,孩子自己覺得自己長大了,而自己的父母還沒有長大......這就是有些家長總會糾結,究竟我是在教育孩子,還是我被孩子教育了的根源,其內在所需要的哲悟,心海導航不必再多加言喻了吧!

為此,有些孩子長大中沒有成長,就是從小塞進腦子裡和私慾中的東西太多,並且一樣都不想刪除,而成為向上精神的負累,當然,成長的格局就會越來越小。

性格,在外該堅強的地方卻很脆弱,在家該懂事兒的地方卻難以情緒自控,平時不是對父母吹鬍子瞪眼,就是逆反情緒的得寸進尺而讓父母無奈且茫然......

家長教育孩子,只有放大自己的格局,才能拓展出孩子成長所需要的更大格局。

僅僅狹隘在教育的小愛中,如此的父母,是很難能讓孩子擁有「大愛」的心靈境界。

一個孩子的成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都是需要站在父母教育的平台上來放大自己更大的『格局』,只有這樣,所學的知識與見識,才能不斷得到自我消化與營養吸收。

這個成長過程,就是在壓力面前更新了動力和激情,在逆境中學會了自我改變和自我激勵,在孤獨中錘鍊了自我思考和自我強大......孩子精神境界的獨立,就是學會了放下很多,緊隨其後,他又感受到自己獲得了更多,這才是一種真正的成長快樂,真正的擁有自我教育能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做一個好家長呢?六招讓你成為好家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負責人。只有父母以身作則,才能教育出好的孩子。一個懂事的孩子會讓父母欣慰,所以,父母一定要抓住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那麼,如何才能做一個好家長呢?以身作則一個好家長要為孩子樹立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