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每一次失控,都是「求助信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者:萌芽研究所BUD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看待孩子的情緒行為問題,以及我們可以怎麼做。
如何識別孩子的「求助信號」?
視頻中有一個特徵很明顯,10分鐘的視頻里孩子哭了9分半,採用了自殘、發泄、哭鬧和執拗等行為,育兒師說,「孩子就是欠管教」。
的確,孩子能夠採用如此多極端的方法來發泄,在一定程度上,和家庭最早期的規則意識的培養不足有關,他並不知道怎麼做,才是合規則、合情理的行為表達方式。
但是,家庭早期的規則意識培養不足,並不是這個行為問題的「根源」,實際上孩子缺失的,是合理的「情緒教育」。
因為即便是我們理智的、懂得基本為人處事規則的成年人,回想一下,我們是否會有過情緒失控的時候?
我之前和老公有過一次很大的爭執,氣得發抖的我,下一秒把身邊的書砸向了老公。
砸完後我和老公都愣在當下,我蹲下來把頭埋在膝蓋上,哭得顫抖、哆嗦不已。
那一刻我的難受如泉涌,憤怒當下的發泄總是不理智的,而自己幾乎無力控制自己的行為,這種懊惱和難堪,即便是對身為成年人的我,影響依舊很大。
在不知道如何表達憤怒之前,學齡前孩子的「求助信號」表現方式很多,可以是視頻中的自殘、發泄、哭鬧和執拗;也可以衝著我們說「我受夠你了!」「我不要你了!」;或者推搡和毆打我們……這些實際上孩子更受傷的「情緒求助信號」。
也許,被攻擊的我們可能會很受傷,但實際上孩子內心的受傷的難過,往往比我們更多更多。
斷裂的情緒教育,惡化的親子關係
憤怒就像是孩子心底的一個火山,當噴發出來的時候,熔漿可以毀天滅地。
如果孩子從小沒有很多的機會去學習如何進行情緒疏導,那麼孩子年紀越大,他們的行為失控的機會就越高,只能在最原始的發泄方式里「打滾」,比如大哭、大鬧、攻擊和指責他人。
而如果僅靠孩子的單薄力量去對抗憤怒情緒,他們只能感受到情緒背後的失控和深深的不安全感。
前面提到孩子的問題根源在於缺乏情緒教育,如果孩子始終無法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的安慰和情感接觸,那麼從關係學上,會有五個階段的梯度惡化趨勢(嗯,就好像病理學一樣,惡化的親子關係也是分階段的):
第一階段:「生氣地抗議」
第二階段:「緊跟不放」
第三階段:「憂鬱」
第四階段:「絕望」
最後階段:「情感抽離」
第三階段的「抑鬱」是關係斷裂的轉折點,前面的兩個階段,就是我們看到的典型的「熊孩子」行為,孩子會抗議、會憤怒、會緊跟不放,但如果持續沒有機會被我們接受、被承認,重新調整和面對,那麼整段關係最終都會被推向絕望、抽離和脅迫。
我之前跟進的很多家庭案例,在介入的時候,就已經是絕望階段,或者處在情感抽離階段了,每一次我都會感到很遺憾。
為什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總是要等到無法挽回,才後悔莫及呢?
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機會可以去重新調整,卻要把彼此推向分崩離析的地步呢?
這些反思讓我明白,親密關係的維護,不管是親子關係還是夫妻關係還是家庭關係,能預防和覺醒當然是最好,如果發展到第一、第二階段,即便看似很痛苦,但只要能好好重視彼此之間的情感聯結,我們就有機會去調整這段關係。
只要能提早意識到時機,就不會太遲。
撕掉行為標籤,重新調整關係
從心理學角度看,在任何的關係相處中,情感是依戀的中心。
很多時候,我們與他人的關係會產生了一系列的反應,即便是生氣、暴躁、痛哭和難過,都比沒有反應要好,這是我們建立依戀關係的關鍵信息。
在關係中受傷了,本能的第一反應是「自衛」,這是人之常情。
比如視頻中不管是育兒師還是媽媽,第一件事情是指責,「你怎麼成了這樣子的孩子」,而在生活中,很多時候孩子衝著我們大吼時,我們的第一反應是不是也是吼回去?
但這些做法,不僅加劇了衝突,還對解決問題毫無幫助。
我們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迅速調整關係,重塑情緒教育。
1. 用擁抱替代講道理
很多時候孩子處在情感漩渦的當下,和孩子講道理就是在「火上澆油」。
這個時候,如果我們願意蹲下來擁抱孩子,這份接納,會比任何道理更加有力量。
每次在家裡我家倆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我都會第一時間去擁抱他們。
雖然一開始孩子會反抗和掙扎,但是這份擁抱也實實在在地給了他們冷靜和平復下來的力量,幫助孩子制止了「持續加劇」的衝突行為。
2. 代入孩子感受,優於代入自己的感受
如果孩子表達了不好的行為,我們往往很容易著急,下一秒就脫口而出,「你這些行為我無法接受」、「你這些做法我很受傷」,這種表達方式,並不是真正表達理解的做法。
在衝突發生當下,安撫孩子的同時需要我們先用「代入角色法」進行角色轉換。
可以先問問自己:「如果我是那個孩子呢?我會有什麼感受?」 代入角色可以幫助我們去思考孩子的位置,去試著想孩子可能會體會到的感受。
然後把這份代入的感受表達出來,告訴孩子,「你現在很生氣,是因為_________」。
以視頻中孩子為例,你可以說「我知道你很生氣,因為你很想要那包零食,但是媽媽卻直接拒絕了你。
」
這個過程可以幫助孩子重新定義情緒,當我們注意到孩子的情緒,他們會感到終於被理解了。
△ 截圖來自「優陪計劃」遊戲課:(25-27月齡)情緒安撫:我的避風港
3. 接入情緒疏導方法,幫助平復心情
當表達了情緒和代入感受之後,我們可以引入情緒疏導的方法,或者做一些肌肉放鬆訓練,引導孩子學習運動時的呼吸節奏,比如告訴孩子:
「我知道你現在很憤怒,這個感覺讓你很難受。
我知道怎麼樣可以讓你的身體舒服一點,你可以嘗試跟著我一起做:
用力的吸氣,感受空氣從你的鼻子裡跑進去,再用力的呼氣,張開嘴巴大力的喘氣,把憤怒從嘴巴里吐出來,吸氣——呼氣——吸氣——呼氣……
是的,你可以跟著我的節奏來做,你這樣子會不會就會感覺好一點。
」
這個過程,可以幫助孩子意識到身體在憤怒時候的狀態以及調節方式,讓自己一直緊繃的身體狀態慢慢放鬆下來。
4. 引導孩子討論解決之道
孩子的情緒出現了問題,其實孩子自己也會有很深的挫敗感,因為情緒的背後往往伴隨著他們面對各種狀況時的困惑和困擾。
如果孩子總是經歷一次次的失敗,又得不到足夠的情感支持,或者我們只做到了情緒疏導的階段,那對孩子來說,問題還是沒有解決的。
每個孩子的碰到的問題個性化很強,沒有通用的公式,但是有一點很關鍵,我們要學會「抓大放小」,可以從三個維度來嘗試:
· 引發問題的觸點
· 啟發式的討論
· 積極的正向關注
◆ 引發問題的觸點:了解孩子在什麼時候,因什麼原因,產生了這樣的行為。
比如我們可以和孩子說,「我留意到,你每次遇到了哥哥搶了你的玩具,你就會特別生氣,因為你感覺被欺負了。
」
◆ 啟發式的討論:提出開放性的問題,幫助孩子換個視角看問題。
比如我們可以和孩子說,「你這次憤怒得發泄自己的不滿,其實你也很難過,並且這次發泄也沒有辦法幫你解決目前的問題,你覺得我們下一次,還有什麼辦法可以做的嗎?」
傾聽孩子的回答,不干涉,只複述,當孩子自己的腦海中,主動產生越來越多的解決之道的時候,即便再天馬行空,都是打破僵局的起點。
◆ 積極的正向關註:記得關注孩子的進步,哪怕這些進步在我們看來是微弱的,也要強化。
比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我注意到,這次你在表達憤怒之前,其實你有先告訴哥哥, 『你拿了我的玩具我很生氣』,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我都看到了。
」
「儘管這次你沖我說我受夠你了,但是我知道,在你內心並不是這麼想的,你愛我,這種感受我一直都明白。
」
其實孩子的育兒煩惱無小事,按照整個建議走下來,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起碼得花上20分鐘。
我剛開始在家這麼做的時候,涉及到了很多場景,比如孩子的情緒調節、行為自控,還有手足爭執……長輩一開始不大能理解,為什麼要花那麼長的時間去解決這麼一個「簡單的小問題」,但事實證明,恰恰是這種願意花時間的「交流」,最終讓孩子把每一次的挫敗和沮喪,都變成了自己成長的機會。
當我們知道並且掌握更多的處理方式的時候,我們自然就懂得如何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這些方法不僅適用於孩子,也同樣適用於成人。
我們之所以會對孩子咆哮、傷心、失望,恰恰是因為我們並不知道,原來還可以用新的方式處理彼此的關係,換個視角看待彼此的問題,同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
真正的內心,眼睛是看不見的。
只有願意用「心」來看待孩子的問題,我們才能明白孩子內心的求助信號。
當我們責備孩子「怎麼這樣子」,或者評判方法「一點效果都沒有」,其實我們看的還是管教而非關係,我們缺乏反思孩子的處境是什麼,我們的親子關係出了什麼問題,這種缺乏會讓我們在教養上「寸步難行」。
不要總是盯著管教的方法去看待孩子的言行,真正的愛和接納,是願意花時間去搭建橋樑,重新創造新的關係去了解孩子內心的感受、需求,然後和孩子一起面對和討論問題。
讓孩子感受到,不管發生什麼問題,我也願意陪你一起走下去。
我們都希望孩子可以通過好的養育之道,成為一個獨立、自由、健康的人,但唯有真正的愛和接納,才能陪伴孩子走到這一步。
那些說不能對孩子生氣的人,你們可能是「假」的父母!
文|安羽心理諮詢也許凡是關心子女的人,都無法逃避憤怒。為人父母,在責備孩子的時候,很難不生氣。而生氣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變成了憤怒。既然難有不憤怒的父母,那麼是否應該對孩子的過錯表達憤怒呢?如果從無...
孩子總愛鬧?這2點專治孩子各種「不聽話」!
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叫作「踢貓效應」:一個父親在公司受到了批評,回家就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了一頓。孩子心裡也窩火,狠狠去踹身邊打滾的貓。貓逃到街上,一輛卡車迎面開來,卡車司機趕緊避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