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已「殺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醫學指導:梅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侯秀華 楊翼龍
今年以來,全球登革熱呈高流行態勢,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登革熱疫情不容樂觀,這些國家已報告登革熱疫情過萬例。
南美洲更慘,登革熱報告病例甚至超過5萬!廣東和東南亞各國交往頻繁,登革熱輸入疫情的風險很高。
經專家評估:隨著氣溫升高,伊蚊活動逐漸增強,廣東發生輸入性登革熱病例的風險將逐漸加大。
根據歷年來的蚊蟲監測結果統計,每年的春未夏初,都是蚊蟲全年密度最高的時期。
1
感染登革熱有什麼反應?
人一般在被攜帶登革熱病毒的蚊蟲叮咬後3~14天內發病。
以突發高熱開始,伴有體痛、發紅以及皮疹等臨床症狀。
高熱症狀發作時,一兩天內體溫升高到39℃~40℃,高溫常持續一周不退;頭痛、眼眶痛、肌肉關節和骨骼痛,整個人覺得很疲乏,症狀和流感相似。
發熱期間,臉部、頸部、胸部及四肢皮膚會發紅,貌似「酒醉狀」,甚至出現眼結膜充血、淺表淋巴結腫大、牙齦無端出血等。
部分患者會出現麻疹樣和出血性皮疹,該皮疹不高出皮膚,易辨認。
患病症狀一般持續七天左右會慢慢減弱並恢復。
2
伊蚊(花斑蚊)是傳播媒介
登革熱患者、隱性感染者和低等靈長類動物是本病的傳染源和宿主。
蚊子在叮咬了這些傳染源和宿主之後,成為傳播媒介。
在蚊蟲肆虐季節(一般為5~10月份),白天活動的蚊子(伊蚊,傳播媒介)在叮咬登革熱的病人(傳染源)之後,再叮咬健康的人,從而完成疾病傳播,使該病在人群之間廣泛傳播。
研究發現,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花斑蚊)是該病主要的傳播媒介。
該病在人群中普遍易感,但感染後並非人人都會發病,公眾不必「談登色變」。
既往病人對同病毒的感染有1~4年的免疫力,但仍可感染其他血清型,導致更為嚴重的登革出血熱等。
3
有基礎病的老人要提高警惕
攜帶登革熱病毒的蚊子叮咬人之後,有一部分被叮咬的人是隱性感染,也就是不發病,沒症狀;還有一部分表現輕微且病程短、痊癒快(其中有些可自愈),這些是輕型登革熱,通常預後良好。
專家提醒,有基礎病的相關人群一定要做好防蚊,家居及周圍環境注意滅蚊,萬一出現有發燒、頭痛等可疑症狀,應該及早到醫院檢查、治療。
4
防蚊滅蚊最有效
目前對登革熱無特效療法,也無有效疫苗可以預防。
作為一種蚊媒傳染病,防蚊滅蚊、避免蚊蟲叮咬是預防登革熱的最有效措施。
先是消除或破壞蚊蟲孳生地。
其次,要減少與蚊子接觸的機會。
如果發病前15天內去過登革熱流行的國家或地區旅遊,或居住地有登革熱病例發生,出現可疑臨床表現,應及時就醫。
在醫院就診時,應向接診醫生說明具體情況。
登革熱是一種自限性疾病,通常預後良好。
早發現、早治療是降低病死率的關鍵。
通訊員:廖媛
編輯:趙瑩
設計:廖香蓮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福州登革熱疫情未退,這些防控知識你知道嗎
進入8月,由蚊蟲傳播的疾病日益增多。特別需要警惕登革熱。市疾控中心呼籲全民動手,通過防蚊、滅蚊、清除蚊蟲滋生地來預防。登革熱病毒能引起登革熱急性傳染病,通常由在白天叮咬人的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傳播...
「十一」未到,伊蚊已至!假期警惕登革熱來襲!
來源:現代金報、南方都市報、東方網、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慶長假進入倒計時,相信很多人已經按耐不住要提前開啟慵懶的休假模式了。但是,為了您的健康安全,還有一件「苦差事」需要大家不辭辛勞的去完...
搞好環境衛生 打滅蚊攻堅戰
採取簡單措施防蚊防病本報訊(記者/簡梅芳)近期,東南亞出現寨卡病毒疫情,登革熱病也進入高發時期。昨日,記者從市疾控中心獲悉,目前我市暫未出現登革熱病及寨卡病感染病例,因蚊媒傳播為兩種疾病主要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