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9月上幼兒園,現在就應該做入園準備了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年9月,都有很多新小朋友進入幼兒園,而每年此時都會有一些孩子因為不適應新的環境或是不願意接觸新的環境、新的人,而產生心理壓力、陌生感,甚至是恐懼感,難免會引發「九月哭潮」,大人小孩都不好受。

為了減小孩子與父母的「分離焦慮症」,從現在開始,家長就要著手給孩子做入園準備了。

用一個月的時間,加大對孩子生活技能和習慣的培養。

幼兒園生活,

對寶貝來說是一種巨大的變化

小朋友入幼兒園前,2-3年的時間都是和家人在一起,吃喝玩樂在家裡。

3歲,突然要和老師以及陌生的小朋友相處,突然要在陌生的環境裡吃飯喝水睡午覺,那種變化對於小寶貝還是非常巨大的。

提前做準備,

才能減少入園後「一月一病」

培養孩子符合幼兒園的生活技能和習慣,可以讓孩子入園後做最少的改變,讓入園前後的生活輕鬆銜接,使寶貝有足夠的精氣神適應幼兒園的新生活,利於寶貝有好心情,也益於減少秋季入幼兒園後的「一月一病」。

給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讓孩子提前認識幼兒園

可以經常帶孩子到家附近的幼兒園或者已經確定未來要去的幼兒園裡參觀,觀看別的小朋友做早操、玩遊戲。

讓孩子知道每個小朋友都要上幼兒園,那是一個美麗、好玩、快樂的地方。

而不是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突然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去。

如果有條件,可以讓孩子在要上的幼兒園上幾次親子課,再過度到適應課(一到兩小時孩子和獨立上課),甚至暑期提前讓孩子入園,都是可以的。

讓孩子提前熟悉幼兒園環境,增加與老師間的熟悉程度和親近感,而不是到九月了跟其他孩子一起扎堆去幼兒園哭泣。

讓繪本幫忙處理分離焦慮

心理方面,可以給孩子讀繪本故事,比如《小魔怪去上學》、《小鴨鴨去上學》、《魔法親親》、《一口袋的吻》等故事,讓孩子先做好分離準備。

不要傳達負面情緒

一定一定不要在孩子上幼兒園以前說類似「你再不聽話就送你去幼兒園」這樣的話,這樣容易讓孩子對幼兒園形成最早的不好的印象,讓孩子在入園時有逃避心理,甚至有的孩子都上了一兩個月了,到幼兒園門口還不願意去的!

培養與幼兒園

匹配的飲食生活習慣

培養寶貝自己吃飯

從現在開始別再追著寶貝餵飯了,讓他自己坐在飯桌旁,儘量自己吃飯。

有的媽媽說到幼兒園再培養,可以。

但即使幼兒園老師可以給餵飯,但她總會表揚自己吃飯、吃飯快的寶貝,寶貝不會吃飯自己也會覺得不開心,這種不開心會造成易患病。

提前調整飲食時間及結構,與幼兒園的飲食安排越接近越好。

至少胃腸不需要重新適應,利於消化吸收。

讓寶貝學習自己喝水

鍛鍊寶貝自己拿水杯喝水。

經常看到3-4歲小朋友喝水還是媽媽或者姥姥給舉著杯子。

幼兒園沒有人幫忙,他可能就喝會很少,喝水少容易生病喲。

自主小便

入園前寶貝要學會控制小便,需要小便時能夠自己完成,而不是需要家長幫助穿脫褲子。

如不能掌握這些,老師也會幫助,但寶貝容易發生尿褲子的情況,尿褲子寶貝不敢說,有時濕褲子穿一天,易患病。

大便時間

在培養寶貝大便習慣的時候,要考慮是不是適合幼兒園生活。

大多數寶貝都不願在幼兒園大便,可能由於不好意思、不會擦屁股或者害怕。

或者也有小朋友在家大小便都是家長提醒,幼兒園沒有家長提醒就忘記了。

所以培養寶貝大便習慣時要儘量在早晨或晚上,而不要在中午,如果平時是中午大便,他就會憋到晚上,易導致大便乾燥。

與幼兒園相同的作息時間

家長需要在和老師溝通的過程中,了解寶寶未來在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安排,什麼時候午睡,早上幾點起來,晚上什麼時候睡覺,然後嘗試在家裡根據幼兒園的作息時間來逐漸調整寶寶的作息習慣。

在幫助寶寶適應幼兒園生活過程中,家長需要保持一顆平常心,輕鬆,愉快地和寶寶們談論關於幼兒園的話題,避免將自己的緊張情緒傳遞給寶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九月份要上幼兒園,再不準備就晚了!

每年9月,都有很多新小朋友進入幼兒園,而每年此時都會有一些孩子因為不適應新的環境或是不願意接觸新的環境、新的人,而產生心理壓力、陌生感,甚至是恐懼感,難免會引發「九月哭潮」,大人小孩都不好受。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