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就是咱家的保姆,孩子得出如此結論,全家都尷尬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樂是個上小學三年級的女孩,家裡還有個3歲的弟弟,在家庭經濟並不寬裕的現實情況下,小樂的爸爸媽媽都需要上班,照顧姐弟倆的任務就交給了奶奶。


這天,小樂不知在哪裡學到了「保姆」一詞,一家人吃過晚飯後在客廳休息,奶奶收拾完廚房後來到客廳,剛坐到沙發上,小樂說了一句:「奶奶就是咱們家的保姆!」

一句無心的童言,頓時讓家裡的氣氛一下變了,爸爸媽媽一臉尷尬,奶奶聽到孫女的話後,默默地站起來回自己房間了。

家裡幫忙帶孩子的奶奶成了孫女口中的「保姆」,且不說保姆一詞是褒義還是貶義,但相信任何一個老人聽到孫輩這樣的稱呼,心裡都不會舒服。

隔代撫養,老人幫忙帶孩子,在中國已成為一種約定俗成,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這裡暫不討論。

今天我們說說如何讓隔代撫養家庭不再出現這種尷尬。

就小樂家的這個事件來說,我覺得問題的關鍵不是要教會小樂「保姆」的含義,也不是將小樂訓一頓,告訴她不能這樣說,而是在於小樂的父母平時的做法。

小樂可能並不真正理解保姆的含義,但從她覺得奶奶是家裡的保姆,而不是爸爸/媽媽這個角度來看,她起碼還是知道保姆是「幹活、伺候一家人的」的人。

之所以讓小樂產生這種印象,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設想原因:小樂家的家務活都是由奶奶在做,小樂父母平時在下班之後和休息日,很少幫忙做家務,在對待奶奶的態度上也不像對家人那麼親密,是他們在心裡就將奶奶當成了保姆,才讓9歲的小樂也得出了奶奶是保姆的結論呢?

不要把父母當保姆

其實,在隔代撫養的家庭生活中,出現這種「奶奶全權負責幹活,父母負責教育」 的現象並不少見,更有甚者,父母除了上班之外,照顧和教育孩子、做家務的任務全都扔給了老人,乾脆當起了「甩手掌柜」。

「尊敬孝順父母」這種傳統美德是大多數父母都會教孩子的,但是,這種教育不是一句口號,不能停留在「言傳」的階段,更應該由父母「身教」,親身示範給孩子,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家中出現這一幕就尷尬了

小樂的父母首先應該摒棄「奶奶幫兒子媳婦帶孩子,做家務是天經地義」這種想法,只有從心底里感恩老人的付出,才不會涼了老人的心。

其次,即使他們白天需要上班,但工作之餘也應該承擔部分家務,分擔奶奶的辛苦,更不要用指揮甚至命令的口吻對待奶奶,要從心裡把奶奶當做一家人,而不只是伺候一家人的傭人。

此外,多關心老人,假日可以一家人出去玩玩,年節時給老人準備些節日禮物,老人生病時貼心照顧。

父母對老人有這些親密的做法,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自然就會形成孝順的觀念。

教育孩子「身教」比「言傳」更有效

真心希望更多人不再把老人為子女的付出看作理所當然,心安理得地享受老人的付出,願隔代撫養家庭中像小樂家的這種尷尬不再出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隔代教育,寶爸寶媽該怎麼和老人溝通?

現今社會,兒童2歲半前隔代撫養比例高達70%! 兩代家長衝突頻發有可能會導致孩子成「多面人」。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管生活,爸爸媽媽帶上培訓班或外出遊玩:一個是生活上的「爹媽」,另一個則是精神上的「...

說說80後隔代教育的那些事

小雅是一位80後的媽媽,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叫樂樂,今年暑假開學以後要讀幼兒園,最近小雅為了孩子上學的事情和老公一家鬧得很不開心,事情的原因是這樣的:,由於家庭經濟問題,小雅要上班和老公一起還房貸...

老人帶孩子,容易出現那些問題?

「一頭銀髮的老人或推著嬰兒車,或拉著學步兒的手,三三兩兩地湊在一起,一邊帶孩子一邊拉家常……」在中國,不管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隨便走進一個居民小區,就可以看到上面的場景。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的...

隔代教育也能養育出優秀的孩子

在我們中國,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加上迫於生活的壓力,年輕人不得不緊張工作,孩子往往都是交給家裡的長輩來帶。特別是農村地區,大部分年輕人都進城打工了,孩子都留在家裡給老人撫養。「留守兒童」成為了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