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媽媽應該知道的事:​怎樣才能讓寶寶的自尊心不受傷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怎樣才能讓寶寶的自尊心不受傷害

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嚴格,但絕不能苛刻,以致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應該在家庭的關懷下健康地發育成長,樹立起做人的信心,千萬不要由於教育不當而使孩子失去做人最重要的自尊心。

在家庭中孩子與父母應該是朋友,彼此互相尊重。

有些父母為了使孩子聽話,擺出家長的威風讓孩子怕自己,強迫孩子服從,結果導致孩子性格懦弱。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小,什麼事也不會做,也做不好,於是事事代辦,照顧得無微不至,結果使孩子自立能力減弱,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

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鼓勵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洗臉洗腳、穿脫衣服、幫父母拿東西等,即使做得不好,也要以鼓勵為為主,日久天長,孩子的生活能力就會增強,自信心和自尊心也隨之增長。

孩子的思維與成人不同,。

提的問題可能幼稚可笑,但絕不能嘲笑孩子,孩子受到嘲笑就會感到不愉快,從而羞於提出問題。

父母應該親切地給予回答,利用這個機會向孩子傳授知識。

父母對孩子應該平等真誠,不應該戲弄和欺負孩子。

孩子受到戲弄容易變礙粗暴無禮,甚至會變得用心不良。

如果欺負孩子,又被孩子發現,父母將失去孩子的信任,孩子也就學會了欺負別人。

如何教寶寶尊敬長輩

敬老愛幼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

家庭中,寶寶應尊敬的長輩主要是父母和其他長者。

對嬰幼兒的具體要求是: 聽從長輩的教導,珍惜和體貼他們的勞動,不打擾他們的工作或休息,有什麼愉快或苦惱都願意對他講,並取得他們的支持與幫助,對長輩信賴等。

父母以身作則,會給寶寶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家裡做了好吃的西, 媽媽首先給奶奶端上,寶寶也會從中學會尊敬奶奶,並在以後會學著把好吃的東西留給奶奶和父母。

如何對待任性的寶寶

住性往往是大人溺愛的結果。

孩子有要求有時會用哭鬧、發脾氣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時父母要堅持原則,合理的可以滿足,不合理的即使無理取鬧也不能讓孩子得逞。

首先,全家要一致配合,如果母親認為該處罰,父親或者奶奶出來護短,孩子就會鑽空子甚至用說謊的辦法——「爸爸答應過的」 來達到目的,這樣不但任性會發展下去,還會釀成多種不良行為。

其次,採用轉移注意力的辦法,如果孩子在玩具攤前耍賴不走,非要買某種玩具時,家長可以用別的事物轉移孩子的視線。

總之,對孩子要愛護但也要有要求,既不可一味用糖果、玩具引誘,也不能用拳頭 棍棒威脅。

要從小給孩子文幾條規矩,做到就馬上給予表表揚,使孩子懂得按規矩辦事比哭鬧耍賴更有效,更招人喜歡。

孩子有了多次經驗後,就能漸漸克服任性的毛病。

批評寶寶應注意什麼

人們常說,批評孩子要注意方法,要有一致性。

孩子做了同樣件件事,媽媽責備,而奶奶卻稱讚,或有時斥責一頓有時卻昕之住之。

這種沒有一致牲的批評法,會伎孩子無所適從,無法懂得要有一定的標準觀,使他不僅缺乏正確的行動準則,而且還學會察言觀色行事。

孩子淘氣並不一定就是壞事,但那些肓可能發生危險的調皮行為或損害他人的做法則必須予以嚴厲貴備和阻止。

3歲的孩子尚不知好歹、不明善惡,對於孩子來講,區別善惡好歹的基準全在於媽媽的態度。

而有的事情是不能因媽媽自己的好惡而定的,必須依據社會的規矩行事。

體罰對子1-2歲的孩子有點作用,但對於3歲以上的孩子來說,反而會導致其產生攻擊性心理。

孩子滿3歲以後,已經能聽懂家長的話,除特別情況外,一般不能遇事就打,實行體罰。

特別是3歲孩子最能模仿家長的行動,經常挨打以後,與小朋友相處時遇事也會學家長的樣子出手打人,從而會變成一個愛打架的任性孩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