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讓孩子少生病、不打針吃藥?其實方法很簡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孩子生個病,孩子身心遭罪,大人心疼心累。
我家寶寶晗晗兩歲半,除了14個月第一次發高燒幼兒急疹吃過美林退燒藥外,沒吃過其它藥;平時很少生病,偶爾流個鼻涕或輕微咳嗽,食補下沒幾天便可自愈;沒打過除疫苗之外的針,除了體檢也沒跑過醫院。
下面分享一些經驗:
首先,媽媽不是廚神,寶寶不是吃貨,在飲食營養搭配方面也是煞費苦心,收效甚微,很是慚愧,沒什麼特別的經驗可以分享。
為了寶寶增強體質、身體健康,於是在其他方面多下苦功,儘量少生病,這也是孩子身心自信來源的根本。
1.母乳餵養提高免疫。
要少生病,提高免疫力是關鍵。
如果孩子免疫力低下,易被病菌、細菌等感染而生病。
專家指出,母乳在整個哺乳期包括從出生到離乳,可以為孩子提供免疫保護,而且免疫物質的總量基本穩定。
隨著外界環境變化,乳汁會隨時產生對外界環境反應產生的環境抗體來保護,比如媽媽感冒,乳汁也會產生抗體來保護孩子。
我們首先是母乳餵養受益者,從晗晗出生第一次肌膚接觸和第一口奶吮吸以來,一路堅持母乳到現在,不僅帶來健康的身體,更是親子時光的情感流淌。
記得14個月發高燒幼兒急疹,精神狀態不好的時候,胃口食慾不佳,基本上晗晗是是靠母乳維繫營養,帶來精神安慰,支撐到最後「燒退疹出」,恢復活力。
2.積極運動鍛鍊身體。
室內空氣不流通、容易滋生細菌,足不出戶的寶寶生病機率比較多。
要鼓勵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堅持適量鍛鍊,對身體健康、保持免疫系統平衡很有好處。
平時基本每天都帶晗晗到外面活動,無論是曬曬太陽、吹吹風、淋淋雨(雨衣雨傘),無論是散散步、跑跑步、踩踩水坑,無論是游泳、滑滑車、平衡車、廣場舞等等,無論是早教、公園、圖書館、親子旅行等等,多出去走走,到處留下孩子撒歡的腳步和歡樂笑聲,不僅開眼界豐富帶娃生活,同時加強鍛鍊、增強體質。
3.科學育兒遁證醫學。
孩子每次生病對大人小孩都是考驗,往往傳統經驗並不一定科學,父母應該科學育兒、循證醫學,結合臨床證據、個人經驗和患者實際情況,多學習多科普,少走彎路。
很多父母甚至醫生看到孩子感冒發燒,就習慣性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只對細菌感染有效,對病毒感染無效,而大多數感冒由病毒感染引起,濫用抗生素會破壞免疫功能。
晗晗偶爾小感冒流鼻涕多喝水,兩三天就好了,從來不吃感冒藥。
發燒有時是人體的一種自我免疫保護,疫苗、出牙、感冒、幼兒急疹等等都會引起發燒,了解病因學會淡定處理。
觀察孩子精神狀態,注意寒戰期、高熱期、退熱期的不同護理方法,洗浴擦拭、吃退燒藥、適時增減衣物等等,提高舒適度,切忌捂熱,不要頻繁去醫院易交叉感染。
咳嗽是保持呼吸道健康的機制,很多國家建議6歲以下的兒童不應服用咳嗽藥。
身邊不乏朋友孩子咳嗽頻繁跑醫院打針吃藥,反覆發作甚至住院的情況。
一般晗晗咳嗽多喝水,還有燉雪梨和藕湯食補,幾天搞定。
此外,打疫苗預防生病,不要因為一些疫苗生病的小機率事件而拒絕所有有益的預防針。
4.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一是保證睡眠。
隨著孩子年齡逐漸增大,白天需要的小睡越來越少,從出生時基本都在睡覺,到3個月15小時左右,到學齡前兒童仍需11小時左右睡眠,確保睡眠總量和質量是身體健康的保證。
二是適度穿衣。
孩子體溫調節能力不強,切勿衣物棉被捂熱,容易導致無法散溫、體溫快速上升。
原則上孩子的衣服要跟大人一樣多或比大人少一件,讓孩子身體逐漸適應環境而增強抵抗力。
三是多喝白開水。
要教會孩子適當多喝水,口腔、鼻腔粘膜保持濕潤能防止病菌入侵。
但是不要頻繁喝果汁,影響食慾。
不要等到覺得口乾舌燥才找水喝,要隔段時間提醒孩子多喝水。
四是勤洗手。
防止病從口入。
當然不要讓孩子生活在無菌環境,適量的病菌反而會促進孩子免疫系統的發育,幫他提高免疫力。
希望以上建議對大家有幫助,讓孩子少生病,有個健康身體,快樂成長。
(大眼小眼看世界SUN:分享育兒啟蒙、親子旅遊、自我成長等。
本文為原創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如若轉載須經原作者同意或註明出處來源。
感謝分享,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