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理由告訴你,孩子三歲前不要給老人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現在的生產主力軍主要以90後為主,有很多人自己還都是孩子性格,生完孩子都會給老人帶,有些爸爸媽媽也可能是經濟條件問題,沒空帶孩子,不得不把孩子交給父母帶。
那麼,孩子在幼兒時期給老人帶,真的好嗎?
當然不好了!小孩的價值觀和父母有意識的引導有很大關係,而且讓孩子從小養成好的思維方式和習慣以後教育會省去很多麻煩。
而讓上一輩帶孩子通常只能給了孩子物質上的養育,而缺乏對小孩腦力的引導。
前幾個星期,小編看了一期《媽媽是超人》第二部,裡面的餃子她媽自曝:自生下寶寶來從來沒有給孩子餵過奶、換過尿布、也沒給孩子洗過澡,基本上孩子的一切生活事務全權交給了孩子姥姥,很多媽媽聽到都會覺得不可思議,這還是親媽嗎?
雖然是親媽咪,但卻如陌生人般存在孩子的生活里,孩子不親她,世界裡只有姥姥。
經過幾天的陪伴,餃子也開始依賴上媽媽了,知道這個人是自己的媽媽。
由此可見,孩子還是得由父母帶,不要拿賺錢、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為藉口!孩子並不會這樣想~
但有很多人卻是這樣認為的:
1、寶寶都記不住3歲以前的事情,帶孩子其實就是體力活動,由長輩帶也沒有差別;
2、夫妻倆想不依靠長輩帶孩子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
小花:而我個人覺得只要掌握了科學的育兒方法,女性一個人帶孩子也可以有自己的時間 ,但有人以過來人的口吻說我太天真!
親們可以根據上面這兩個觀點和問題講述一下自己的見解!期待全職媽媽、教育學家等等有親身經驗的人作答!
PS:在評論區留言即可~
小編想從6個方面和大家分析下,孩子三歲前還是不要給老人帶!
1、孩子的情感需求
爺爺奶奶已經年紀大了,很多時候不能正確的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或多或少有不同的心理障礙和負面心理傾向,孩子與其長期相處,容易產生輕度的心理障礙。
孩子對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
2、孩子的教育
兩代人的教育理念上有差別,特別是在幼兒生活習慣上。
老人更多關心孩子吃飽穿暖,不懂得與孩子交流或教育孩子,甚至用陳舊方法來教育孩子,這會影響孩子的智力培養和個性發展。
爸爸媽媽們不要等到孩子長大了再後悔,到時候還責怪老一輩的人!一切問題源頭在於你,是你決定把孩子託付給老人的,而忽視了孩子的教育問題!
3、孩子的安全感
3歲之前是構建孩子安全感最重要的時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容易出現偏執、叛逆、情緒化等「不講道理」的表現。
所以,父母需要體察孩子,並幫助他們順利渡過人生中很重要的時期,老人做得再好,也總有一些功能是他們無法替代父母的。
4、親子關係
孩子總是跟老人們在一起,漸漸的依賴上了他們,加上長時間離開父母,在孩子的印象中對爸爸媽媽都沒有什麼概念了,在時間和空間上,造成與孩子的距離感,使交流帶來麻煩,孩子有時會產生被父母拋棄的感覺。
5、老人溺愛成災
過分溺愛是大部分老一輩人的通病,由於隔代親和補償心理的緣故,祖輩的對溺愛比父母還要過分並包辦一切,讓孩子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勞動意識,自然而然他們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
賺錢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不是藉口,小時候我也是爺爺奶奶帶了幾年,過著晚吃飯沒人疼的日子,爸爸媽媽過年回來看到我瘦成一道閃電了,便決定回來找事做,自己帶我!
PS:賺錢不是藉口!定期陪伴很重要~世界是沒有後悔藥,一旦孩子出現了問題,而父母再想糾正的話,不僅需要父母付出加倍的時間和精力,同時還變得更加困難。
實在困難的父母,可以協助老人帶,千萬不要撒手不管!
為什麼我的孩子變得自私自利?
現代年輕人工作壓力大,家庭和工作不能兩頭兼顧,很多寶爸寶媽不得不選擇讓老人帶孩子。我們夫妻有時候把孩子讓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帶幾天,雖然有老人幫忙帶孩子是一件挺幸福的事,但老人帶孩子有時會引發一...
「菲傭」來了,家裡帶娃的老人得「下崗」了?
現在這一代的父母大部分是80後,獨生子女的一代,生了孩子以後,新時代的媽媽們既想照顧好孩子,又想堅持好工作。如何兼顧呢,絕大部分的爸爸媽媽都會讓老人來幫忙。於是經常可以看到「隔代教育好不好」這...
如何解決隔代教育的衝突?
有調查數據顯示,如今隔代養育的比例占到50%以上。隔代教養的問題是新時期年輕父母不得不面對的一個課題。一方面,隔代教育有著天然的優勢,祖輩對孩子有愛心,教育孩子有經驗,關鍵是有時間。另一方面,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