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有分歧?看這位媽媽給你支的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你困惑已久的育兒難題,或許其他爸媽早有 解 決 妙 招,來童等艙一起互動交流吧。
建立良好的情感連結
溝通,是解決隔代教育育兒分歧的最佳方式。
育兒老師說,跟長輩溝通需要講究方法,比如趁他們高興時,表達下感恩之情,再進行溝通。
但對我來說,說出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為我並不是一個特別會通過言語直白的去表達愛的人。
每年過年大家一起乾杯說祝福語時,我都特別想跟家公家婆說「感謝你們的支持與幫助,這一年辛苦了」,但常常話到嘴邊又落下,因為感覺不好意思。
以前我總覺得用行動去表達,比如帶他們吃好吃的,帶他們去旅遊等就已經足夠了,但其實通過語言表達能拉進彼此的心,為情感加分,那為什麼不呢?
雖然依舊做不到直白的說「我愛你」或者像老公那樣抱抱家婆(還是覺得不好意思),但隨著跟家婆相處時間越來越長,我們彼此了解,彼此配合,情感上親近了很多,我也找到了適合我們彼此的溝通方式。
比如家婆愛看《今日關注》、《今日說法》那些關注民生的節日,我會陪她一起看,但凡涉及到婆媳相處、子女教育的,我都會和她討論一番,並把案例中做得不好,家婆又做得很好的那些點提出來,誇她的同時又把自己的一些育兒想法和她進行了交流。
讓她逐步了解我平時教育六六時一些做法的動機,把需要她配合我們的做法告訴她。
吃飯的時候我也會聽家婆聊聊家鄉的那些事,跟她侃侃群里的媽媽們吐槽的那些點,然後順理成章地誇誇她做得很好,比如我們在教育六六時能保持跟我們一致,不插手不干預;在得知孩子攝入過多鹽會傷身體後,控制得比我還嚴格等等。
上面說的這些,總結起來就是育兒老師說的一句話:建立好的情感連結,平時多注意儲存正能量。
想想還真是有道理!
人是情感動物,當我們跟對方(包括公婆、孩子、同事)有很好的感情連結時,大家是能互相理解的,對方也能聽進去。
所以有分歧並不可怕,關鍵是要建立良好的情感連結。
誰都喜歡聽到別人的讚賞,所以多稱讚祖輩、多觀察祖輩有哪些優點值得我們學習,主動求教,他們也會非常開心。
比如我家婆做飯特別好吃,我逢人就會忍不住誇她廚藝好,每次吃到好吃的菜,都會感嘆「媽,這個菜做得真好吃!」,然後吃到一點也不剩。
這種欣賞是發自內心的,甚至帶著小小的羨慕。
當然,在帶六六時,家婆也免不了會溺愛他寵他,會讓我們覺得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妥的。
我原來都會直接說,「媽,你讓他自己吃吧。
」「媽,不要他一哭鬧就順著他的意了。
」但事實證明,這樣直接說她其實作用並不大,因為家婆還是會繼續餵飯,繼續在孩子鬧著要看多一集動畫片的時候給他看多一集。
後來上育兒課才意識到,要當面給家婆面子,事後等六六不在旁邊時再心平氣和地跟她溝通,告訴她什麼樣的事情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
比如孩子哭鬧其實是在試探我們的底線,如果我們原來說只能看一集,但他一哭鬧就可以看兩集的話,以後他就會用「哭鬧」來達到他的目的。
比如讓他自己穿衣服、扣紐扣,是鍛鍊手眼協調能力,以及培養獨立能力,如果一手包辦,就剝奪了他鍛鍊的機會,也會變得拖拉,依賴性太強。
解釋一番之後,家婆往往就能配合我了。
當然也有出現家婆認為關係不大的或者有其他原因而繼續堅持她的做法的,比如冬天早上起床幫他穿衣服,原因是怕他著涼了,或上幼兒園快遲到了。
了解她的擔心後,我便提前半個小時叫醒六六,幫他穿上保暖內衣內褲和毛衣後,再讓六六自己穿外套、褲子和襪子鞋子。
即便如此,她依然還是擔心孩子會著涼。
有一次,六六幼兒園舉辦扣紐扣、疊毛巾等跟日常生活有關的比賽。
六六參加的是扣紐扣比賽,他是組裡第一個完成的。
回家後他很開心地跟我們說今天他扣紐扣扣得最快,家婆也特別開心。
那天晚上,我趁機跟家婆說:「我們大人總是以為孩子小,這做不來那做不了,但實際上我們給他們機會鍛鍊,反覆練習,他們是能做到的。
因為堅持讓他自己穿衣服扣紐扣,所以他才能扣得最快,因為他扣得最快,所以他會一點一點建立自信心。
而自信心的建立是特別重要的。
」
也不知道是不是我這番話奏效了,打那之後,面對六六主動提出的幫忙做家務,比如洗碗、澆花、添飯等等,家婆再也沒有對六六說:「寶寶還小,你還不會,讓奶奶來就好了。
」
有時候,如果我們把正確的方法告訴老人,老人依然不接受,那就嘗試著引導他們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孩子的感受。
只要是對孩子好的,哪個爺爺奶奶會不那麼去做呢?
不要貶低對方的權威
有些家庭會出現這種情況:當家長想要教育孩子時,長輩會說,「行了行了,看你能把孩子教育成什麼樣?你不也是我教育出來的嗎?」;「來來來,還是奶奶告訴你怎麼做。
」
也就是說,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被長輩否決了,導致他們在孩子面前缺乏一些權威。
家長們往往很無奈,孩子也因此會捲入成人之爭。
有的人甚至會借著處罰孩子來發泄對公婆的不滿。
比如奶奶比較護著孩子,媽媽就會對孩子進行打罵和批評,表面是教訓孩子,實際上是對公婆的一種抗議。
公婆隱約感受到這種不滿,卻沒法澄清,長此下去反而加深公婆和兒媳的鴻溝。
而小孩會感受到大人的這種不一致,然後看人下菜。
實際上,權威無論是從我們這些年輕的父母消失,還是從老人身上消失,都是可怕的。
在失去權威的家庭中,孩子會變成脫韁的野馬,那個時候再想扭轉孩子的壞習慣,都會變得非常困難。
所以,面對老人的干預和否定,我們要做的不是借處罰孩子發泄不滿,不是在孩子面前與公婆發生爭執,而是在事後跟老人進行心平氣和地溝通,並強調:我們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責任人,雖然我們都是第一次帶孩子,但我們都在努力去做好父母這一角色,所以在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請他們跟我們保持一致,儘量不要過多地干預,有什麼意見可以事後再跟我們說。
當然,在老人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也同樣需要做到保持一致,儘量不干預。
有些長輩比較固執,如果認為一次、兩次的溝通就能改變他們,那我只能告訴你: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長輩只能影響,不能改變!」我們只能慢慢地影響他們,而不是改變他們,能改變的人,只有自己。
這話不是我說的,是育兒老師說的,但我不能贊同再多。
改變自己真的要比改變別人容易得多了,不是嗎?
做學習型的媽媽
如果和長輩育兒分歧特別大,那麼作為父母,我們不能放棄自己的責任,不能認為「反正有父母在,就省點勁。
」
我們一定要多學習,因為學習之後,我們才懂得如何去尊重孩子的基本權利,懂得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獨立人格和自我意識,懂得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
通過學習,我們會逐漸從一個焦慮的媽媽,變成一個淡定的媽媽。
當一個很淡定的媽媽出現在這個家庭之後,你會發現爺爺奶奶再做什麼,對你都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真的,爸爸媽媽足夠好的話,爺爺奶奶是無法動搖的。
即使爺爺奶奶有做得不好的,關係也不大。
天然的聯繫是誰也取代不了的,沒有誰能跟一個母親去競爭一個孩子,除非母親沒有關注孩子。
只要作為媽媽的我們情緒平和,能看到孩子的需求,並給予孩子應有的尊重和適當的滿足,孩子的核心人格就會有力量。
哪怕長輩嚇唬、逗弄孩子:「你媽媽這次出差就不回來了,就不要你了,你就老老實實待著吧。
」孩子會知道他們是開玩笑的。
因為在媽媽的高質量陪伴下,他早早就知道媽媽是愛我的,不會拋棄我,所以別人開玩笑,他是不會相信的。
更為理想的狀態是:我們甚至可以打造一個學習型的家庭。
家庭教育的本質是家庭的學習,而身為的父母應該先做好表率。
身為父母的我們可以和老人一起聽育兒講座,一起分享,共同討論解決問題。
這種民主型的家庭,比干涉型、溺愛型的、專制型、限制型的家庭對孩子的發展會更加有好處。
而我們自己學習之後的變化,也會慢慢地帶動長輩的變化。
學會適當妥協
就好像永遠沒有最完美的新聞報導一樣,教育也不可能是完美的,所以有時我們要學會適當妥協,再去找解決的辦法。
上育兒課時聽過一個觀點,對我觸動挺大。
「不同的家人,對待孩子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媽媽們認為正確的教養方式,只是媽媽的正確。
實際上每個家人都有他各自的正確。
老人的溺愛寵愛有他的正確,爸爸有時候的強勢也有他的正確。
我們要尊重孩子和不同家人相處的方式。
如果一家人全被被媽媽壟斷,一切都是媽媽說了算,按媽媽的方式來互動,那是不正常的。
」
是啊,不同的方式構成了更多豐富多彩的生活體驗,對孩子的成長其實是有好處的。
這樣一來,我們有的時候也就沒有必要太糾結爸爸、老人和孩子互動方式。
老人如果溺愛孩子,那就儘量調整一下,減少孩子和老人相處的時間。
那麼在老人和孩子相處的短時間裡,那樣的溺愛也許就變為恰到好處,因為孩子能夠得到被寵愛的一個機會。
你家有沒有十分寵愛孫子的爺爺奶奶,網友:我打兒子,他打我!
相信每一位老人都希望自己的老年生活能夠享受天倫之樂,含飴弄孫,怡然自得。所以我們經常聽到一個詞叫做「隔代親」,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們由於工作繁忙,都把照顧孩子和教育孩子的任務交給了爺爺奶奶、外公外...
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育兒過程中應該起到哪些積極作用?
孩子的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在育兒的過程中應該起到協助與支持的作用,協助指的是幫忙和提供可供參考育兒經驗;支持指的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支持爸爸媽媽科學育兒,尊重他們對孩子教育的方式方法,不跨越界限。...
你對孩子「唱白臉」,奶奶偏要「唱紅臉」,到底聽誰的?
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朵媽的好朋友——陳昌玥老師。陳昌玥老師是朵媽的中學同學兼好友。她在幼教事業上辛勤耕耘了十多年,是中國福利會學前教育課程的編寫者之一,曾多次參與中國教育電視台幼教欄目的拍...
老人總袒護孩子怎麼辦?
檸檬媽媽好一陣哭訴,原因是在教育5歲兒子的問題上,和婆婆發生了激烈的爭吵。面對兒子倔強毫不認錯的態度,檸檬媽差點把掃帚落在兒子的身上。婆婆見狀便不幹了,立馬把孩子拉到自己的房間,並指責媳婦:「孩...
隔代養育之痛,我們要如何破?父母需要掌握的溝通秘籍
龍媽說我是帥寶(男孩)和好妹(女孩)的媽媽關於孕期那點事兒,我懂關於孕媽那點事兒,龍婆懂如果你是準備孕的女性或者准媽媽,請關注我們准沒錯 龍媽最近一有時間就會帶好妹去小區溜達,發現很多小孩都是奶...
自己帶孩子沒時間,給老人帶又不放心。老人:「我也很委屈……」
隔代教育問題多,但是老人家心裡也苦啊!Carrie這些年做教育工作,每次跟爸爸媽媽們聊天,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寶寶飲食習慣不好,媽媽平時不要給他零食吃嘛寶媽:哎呀,我知道,但是孩子都是奶奶帶...
別把孩子的壞毛病都怪在老人身上,這個鍋父母也要背!
一說起隔代教育的那些事,無論是老人還是年輕的父母都有吐不完的槽。現在大多數80、90後年輕父母上班忙,掙錢和看娃難兩全,只能將孩子交給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照顧,因為把孩子交給老人比保姆和托養機...
隔代教育 5大問題,每條都能掀起婆媳大戰!過渡溺愛只排第二,3招教你破局
在現在普遍的三代同堂的家庭中,經常會見到這樣的情形:爸爸媽媽剛要教育孩子,孩子就跑去老人那裡搬救兵;有時候,父母還沒教育孩子,已被老人給「教育」了,甚至引起更大的家庭糾紛。我們應該對「隔代教育」...
老人太寵孩子,都被寵壞了,父母該怎麼辦?
寶爸寶媽們會不會有這些煩惱呢?佳佳媽媽說:我和孩子爸爸都較忙,平常都是公婆幫忙帶著孩子,現在孩子讀大班了,卻發現孩子沒有一點好習慣,有時候明明是孩子做得不對,我們想要糾正,但是公婆總是唱反調……...
兩對父母一個娃,養兒到底聽誰的?
每個媽媽都特別渴望親自帶寶寶,哪怕至少到三歲,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當前,現實不允許。特別是在農村,生存競爭加劇,年輕的父母對教養子女能夠分出的時間和精力越來越少,因此請老人來帶孩子變成了很普遍的現象...
原創丨隔代教育真的不可取嗎?關鍵矛盾在這裡
根據搜狐網的一項調查,有超過6成的家長會讓父母或公婆帶孩子,有2成左右的家長不會這麼做,還有不到2成的家長正在為該不該讓父母或公婆帶孩子犯愁。可見,隔代教育在中國是一個普遍的不可迴避的問題。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