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的學習與成長,家長應該怎樣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們的成長,是每個家長所擔心的,總是顧慮重重,既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又擔心給孩子灌輸太多,超出負荷。

這個時候,身為家長的你,面對獨立性增強,好奇心、探索慾望和參加實踐需求逐步增長的孩子,有沒有那麼一絲絲崩潰和著急呢?別慌,在這裡小編來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幫助你培養孩子們在成長學習期中需要了解的「五大重點。

1. 培養孩子的想像力

俗話說:見多識廣。

作為孩子第一任老師的家長,應該想辦法開闊孩子的視野,豐富孩子的常識性知識。

只要方法得當,從日常生活中的知識到現代科學的知識都可以讓孩子了解。

孩子了解的東西越多,就越具有豐富的想像基礎。

讓孩子們快樂地發散思維,培養他們的無限想像力。

2. 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一種重要的智力構成因素,是孩子學好小學各門學科和開展課外活動的前提條件和必要能力,因此,提高孩子理解能力應該成為家庭教育的一項內容。

理解的實質是「懂」,即學習後,能懂得各門學科的內容,能懂得所接受到的各種信息的含義和用處。

一般說來,我們接觸的各種讀物和信息,其內容有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兩部分,即顯露於字面的意思和深蘊於字里的意思。

理解就是要求做到:既能懂得表層結構,又能掌握深層結構,只有這樣才能算作真正理解。

3. 培養孩子的價值觀

孩子出生時是一張白紙,愛和恨的能力,都是後來學會的,而學習的主要對象,就是父母。

原生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長環境,父母更是孩子生命價值教育的啟蒙者。

鼓勵孩子自己做決定,教育不僅僅是學習知識,更要教會孩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以父母得學會放手。

給孩子犯錯的機會,犯錯也可以是一個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的機會。

每個人的生命價值都是在磨礪中建立和完善起來的。

4. 對孩子的興趣培養

家長不必急於求成,要給孩子充足的時間來探索自己究竟想要什麼,當然,這並不是放縱孩子任性選擇和放棄,而是允許孩子嘗試,並且在孩子身邊幫助孩子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發掘孩子的興趣愛好,主要還是依靠父母的慧眼,因為和孩子接觸最多、最了解孩子的是父母,孩子有什麼興趣、天賦,家長最容易發現。

家長一旦發現孩子的興趣,要耐心引導,當孩子因為枯燥的練習或者日復一日的重複想放棄時,家長要鼓勵孩子堅持下去。

優秀的父母,一定要做孩子夢想的助推師。

孩子走什麼樣的路,路走得怎麼樣,父母起著保駕護航的作用,父母適當的引導與督促,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

5. 家人讓孩子感悟情感

如果父母能夠單獨的陪伴一個孩子,效果是極好的。

因為兄弟姐妹不在身邊,他們會覺得自己很特別。

可以做任何事情,運動,做飯或者其它的家務。

這是表達愛孩子的最佳方式。

要用愛來教育孩子,現在仍然有家長認為管教孩子的最佳方式是體罰小孩。

從而孩子也會覺得處理分歧和矛盾的最有效方式時暴力。

最好的父母並不是孩子做得好就關愛,做得不對就打罵。

僅僅只有持續不斷的愛才能讓孩子們覺得父母的愛是無私的。

讓孩子體會到家人給他最大的感悟,家是有溫暖,有感情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