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尿褲子別只顧責罵,學學這位媽媽的處理辦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貝四歲半,晚上還會尿床,白天不尿褲子。

婆婆說:「我家兩個孩子一歲過後就從來沒尿過床」她滿滿的成就感也在宣誓我這媽當得有多失敗。

春節帶寶貝回家時,鄰居也在誇她的孫子多乖:從來不尿床。

尿床,似乎成了區分寶貝乖不乖的分界線。

01/我的原則

我承認,在孩子的大小便這件事上,我是「放任」的:不按時按點端尿,晚上不喊醒孩子尿尿。

除了買一個小馬桶,讓孩子想要大小便時候隨時可以坐上去,並沒有刻意訓練過大小便,原因有幾個:

1、孩子的睡眠比大小便更重要,所以晚上睡覺時我準備了各種墊子,以備隨時更換。

冬天用紙尿褲。

2、嬰幼兒睡眠時候的生長速度比醒著時候快,在生長速度和大小便之間,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生長。

3、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公開公益講座上,泌尿科醫生告訴大家4周歲以前的孩子,尚不具備大小便自我控制能力。

02/尿褲子不是孩子的錯

寶貝兩歲多時,大小便問題也曾經讓我十分頭痛。

每次當她說「媽媽,尿尿!」時要麼連坐到馬桶上的時間都沒有,要麼已經尿道褲子裡。

最誇張的時候,一天發生了三次這樣的情況。

有時候,尿褲子距離你問她要不要尿尿,只有不到兩分鐘的時間。

一次走親戚,比我家小几個月的男寶豆豆也發生了這種情況,豆豆媽好生訓斥了他一頓。

「你就不能早點說嗎?」是我最直接的反應,有時候,老年人覺得是孩子在故意使壞。

而事實是怎麼樣的呢?

胡萍老師把兒童大小便控制系統的完善氛圍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兒童出生時,尿道括約肌發育尚不完善,當膀胱裝滿尿液之後,尿液不被尿道括約肌約束,從尿道排出。

第二階段:一歲半到兩歲時,尿道括約肌功能逐漸成熟,當小便充滿膀胱時,神經將膀胱充盈的信號傳到大腦。

這時候孩子的語言能力也到了可以表達自己需要的程度,會告訴大人,自己要大小便。

第三階段:一歲半至三歲期間,孩子需要了解膀胱的最大容量。

孩子會出現憋尿,知道憋不住尿到褲子裡。

找到括約肌的臨界感受。

第四階段:繼續調整自己的大小便控制系統,尋找到憋尿即將「崩盤」之前的感受,從而給自己留夠足夠的時間走到衛生間。

孩子通常在6歲之前完成第四個階段發展。

而寶貝兩歲多時候那些讓我頭痛的小便行為,正好符合第三階段的發展。

因此,尿褲子並不是孩子的錯,而是成長發展的必須。

03/尿床有什麼大不了

白天幾乎不尿褲子,只有晚上尿床,這是因為「兒童夜間控制小便的能力比白天控制小便的能力發展晚1~2年,大部分孩子六歲前能夠完成。

孩子四歲之前,有段時間身體不舒服,老公外出,無奈讓婆婆同住一房照顧孩子的晚間大小便。

擔心孩子尿床的緊張情緒下,婆婆每過一會就叫醒孩子尿尿,而孩子呢,倔強抗拒,有時候即使被抱下了床,卻硬挺挺蹬著腿,就是不尿,無奈,只好以每晚一片紙尿褲解決。

最近,我發現孩子晚上睡著時候會忽然蹬腿,哼哼唧唧,這時候往往時憋尿了。

但是如果喊她起來尿尿卻會遭到拒絕。

於是我在白天孩子清醒的狀態,跟她定了個約定。

我告訴孩子我們定個晚上起來尿尿的暗號吧,她欣然同意,並且自己想出了暗號是「叮咚叮咚」。

於是她晚上再憋尿時,我說叮咚叮咚,然後抱起來尿尿。

抗拒明顯減輕,幾天過來,就形成了習慣。

尿床的確給大人帶來了很多的不便,大人也往往從自己的心態出發去解決問題,比如:

1.別人家孩子不尿,我家孩子還在尿,這無疑是一種壓力,就像我婆婆跟我說的。

2.孩子尿床之後緊接著需要洗曬,這對大人來說是一種增加出來的家務勞動。

從大人的角度出發,無疑會給孩子形成壓力。

回到我們照顧一個孩子的本源目的——健康成長,了解孩子泌尿系統的發展階段和規律,這一切又算得了什麼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們都是多大戒掉紙尿褲的?看完你就有數了

文/俏媽群里一堆媽媽在討論,原來大家都在打聽寶寶們都是多大戒掉紙尿褲的。其實紙尿褲具體用到幾歲還真沒絕對時間表,一是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都不同,二是家長對待寶寶大小便的態度與習慣也不同。@樂樂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