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堂情緒修煉課,媽媽必須上,對孩子關係重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微信搜索「青芽兒」關注;呵護幼小心靈,托起明天的太陽!關注兒童心理,傳播科學的育兒理念。

媽媽性情溫和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多麼重要,這個道理大多父母都能懂。

但對於家庭教育里起到關鍵作用的母親角色的正確解讀及如何做好卻是很多時候我們所欠缺的。

「推動搖籃的手也是推動世界的手」,母親永遠是孩子童年世界裡最重要的人,孩子探索外界必須具備的安全感,堅定從容的信念和心態等,經常都是在與母親有關的早期記憶中自然生成,且越長越茂的

孩子愛纏人,可能是媽媽的情緒化

事實上,如果我們有仔細觀察,就會從受到不同母親情感滋養的小小孩兒的精神狀態中深刻感受到這一點:

一個熱情堅定,懂得調節自身內心衝突,時刻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快樂滿足的媽媽,養出來的孩子往往也是自信開朗,無憂無慮,積極勇敢投入外界活動的;而一個焦慮沉重,內心充斥著矛盾與糾結,更傾向於情緒化對待孩子的媽媽,身邊孩子的性格也容易變得憂慮膽小,喜歡哭鬧,尤其愛纏人,對外界活動表現出較大的牴觸和不適應。

孩子能敏感察覺媽媽的情緒,並與之一致

由此可見,媽媽的性格與脾氣,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

媽媽性格溫和,孩子性情也趨於平和,內心世界穩定;媽媽如果性格暴躁、喜怒無常,孩子也心浮氣躁,遇事情緒化,做事容易諸多不成。

實際上,生活中的許多例子也站在更廣闊、更深度的層面向我們證實著這點,就是母親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平和情緒與心態,對孩子今後人生的發展起著重大影響,某種意義上甚至超過富裕充足的生活條件,成為孩子成長路上最大的動力。

給孩子平和的情緒,比優越生活更重要

我的一個同學,父母沒有受過什麼教育,家裡的條件也不怎麼好。

她經常穿著破舊,填滿補丁的衣服去學校,班裡要交資料費或補課費時,她也是要拖很久才能交上。

但是她的學習成績卻一直都很好,性格也屬於積極樂觀的那種。

她後來經過自己的努力奮鬥,考到一所很不錯的大學,讀完大學的她繼續獲得保送讀研,出到社會後也有了一份穩定優越的工作,很幸福地嫁給了一位智慧成熟,擁有廣闊見識的另一半,一起過上了美滿的生活。

媽媽對生活熱情開朗的態度,會被孩子接收

由於生活上本身的貧乏與困窘,她算不上特別活潑、樂於交際,但她對每個人都很熱情友善,印象中她是一個很愛笑的人,那種自然的笑容會給人很舒服的感覺,雖然有些土氣或過於拘謹,但無疑有一種謙遜樸實和樂於付出的品質,你會很想跟她親近。

在一次談到孩子教育的問題上,她跟我說,她今天之所以能取得這麼好的成就,過上這麼好的生活,跟她媽媽小時候對她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她說,媽媽雖然沒有受過很好的教育,是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農村婦女,窮苦家庭里總是容易遇到很多的難題,可她身上似乎總有股強大的勁兒,就是能想到辦法,接著一如既往地熱情,單純地樂呵。

如果我有什麼做得不好惹她生氣的地方,她會堅定耐心地跟我講說不能那樣做的原因。

我不怎麼叛逆,因為我知道一些你不樂意去做但會對你好的事是需要努力去做好的,這是生活應該有的態度。

民主平等的時代,用硬手段教孩子很難起作用

是的,一個對生活滿懷熱情與希望,對孩子的教育有著堅定平和心態的母親,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難以想像的巨大影響。

但是要做到平和強大卻很難,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不如意的因素在實際地阻撓著我們實現這一步。

現代社會裡,辛苦的媽媽需要更多支持

不管我們承不承認,父母對孩子的家庭教育都是一種家族文化的繼承。

一位童年本身就沒有受到很好對待的媽媽,在面對孩子淘氣哭鬧等場景時,心裡必定是難以平靜下來的

就如我之前在培養孩子情商那篇文章里提到的那樣,因為有過兒時傷心難過哭泣卻沒得到大人及時關愛的痛苦經歷,這部分心理存在偏差的媽媽會很受不了孩子的哭,孩子一哭就想馬上動手打他要他停止;

另外一方面,在中國社會裡,媽媽這一角色所能獲取的社會支持也很有限

現代社會強調平等,女性也越來越加入到職場舞台中,但是「孩子主要由媽媽照管,由媽媽教育」的觀念卻依然存在。

心力交瘁狀態下的媽媽很難不爆發

於是一個經常能見到的媽媽生活狀態是,白天要奔波忙碌地上著班,下了班還得趕緊接孩子回家,到了家又得忙活家務,洗衣做飯折騰個沒完。

試問,在這種忙碌卻又得不到家人半點理解和幫助的情況下,誰又能保得住好的脾性,不將自己煩躁埋怨的情緒傾倒發泄到孩子那裡?

此外,還有一個很糟糕的不利因素是,隨著如今社會對孩子早期教育的愈加重視與強調,媽媽首當其衝地接收到很多所謂的教好孩子的要求。

這些要求都一致地用帶有緊張脅迫的語調在說著「如果沒有這麼做,將會對孩子的一生造成無法彌補的影響」。

但是媽媽不是神,多少都會有一兩次疏忽大意,傷害到孩子心靈的時候,聽多了前面「無法彌補」的腔調,媽媽在孩子教育面前無法輕鬆,而是一種敏感焦慮的精神狀態,稍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又會陷入自責的情緒當中。

越自責我們就越提不起勁來好好對待孩子,本身有的可改善這一狀況的能量就這麼白白浪費掉了

了解了這些阻撓母親平和教育孩子的因素後,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多嘗試從下面幾種方法調節自身情緒:

解決好自己的內心沖

我們要認真清楚地看待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知道自己之所以那麼見不得孩子哭,可能是孩子的哭讓我們回想起自己兒時撕心裂肺哭卻沒得到媽媽及時關愛的痛苦;

自己之所以那麼喜歡挑剔責備孩子,可能是我們小時候在自己媽媽那裡也沒怎麼得到過誇獎的原因;

自己之所以煩躁焦慮地呵斥孩子,可能是過重的生活壓力向我們發起的需要尋求支持和幫助的警報等。

專注的反省,能讓媽媽在教育過程中不斷成長

察覺到這些原因後,我們要在心理上給自己提個醒,在出現爆發情緒前,靜靜地停下來想一下,「我為什麼會這麼生氣,真的只是因為孩子不聽話嗎,還是其他的原因?如果是其他的原因,我可不可以先解決好自己的問題,再去面對孩子呢?

就這樣,媽媽只有將困擾自己情緒的根源找到,再積極健康地將它解決,才能恢復內心的平和狀態,更加客觀耐心地對待孩子的錯誤行為。

接納自己的不足,不打擊自己

在擔任父母的任務中,沒有誰能確保自己做到面面俱到,絕對不會對孩子產生一丁點兒疏忽。

媽媽要接納自己在照顧孩子中的不足,有了這種謙卑的姿態,就可以將自己從緊張的狀態中解脫出來,不再為自己一兩次對孩子的不當做法深深地自責,對他人一些好的建議也更聽得進。

在這裡,也要跟各位媽媽強調一下,所謂對孩子身心造成巨大影響的不當行為,並不是一次兩次就釀成的。

孩子的成長不可能一帆風順,在嬰兒時期,他們就會面臨母親照顧上的一些細小疏忽,這些疏忽一方面會讓孩子受挫,但也有助於孩子自我功能的發展。

不讓傷害繼續,孩子照樣可以健康地成長

不管是對孩子教育問題,還是對於自身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問題,媽媽都要看到自己處境裡好的一面,少點抱怨,多點滿足,孩子也會快樂一些。

適當地給自己減壓,尋求支持

現代社會確實對孩子教育提出了很多要求,而且因為媽媽是孩子很長一段時間裡主要的照顧者,自然會承受比較多的責任。

但這並不意味著教育孩子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孩子的所有都要由媽媽來照看,這種分工上的不均容易使得媽媽抱怨煩躁情緒增多,很難做到心平氣和對人,更別提是需求多多的孩子了。

因此,媽媽要在自己支撐不來,或者情緒不穩的時候多多地跟孩子的爸爸溝通,告訴他你今天在單位上遇到的一件特彆氣人的事,並跟他說你心情真的很糟糕,希望他能好好地安慰一下你;又或者是你在照顧孩子的事上操心得太多,你需要他適當地做些家務,讓你可以輕鬆一些等等。

知道偷懶的媽媽才活得不糾結,孩子也懂得承擔

有位媽媽跟我說,她有一段時間因為工作上的壓力,情緒不大好,容易對孩子發脾氣。

她的老公在那段時間很體恤和理解她,每次孩子惹得她很不高興,她的情緒就要爆發的時候,孩子爸爸就會趕緊過來將孩子哄著抱走。

「他知道我要是發了脾氣,打了孩子,過後必定會悔恨責怪自己。

他不想看到我那樣,我挺感激他的。

將你真實的感受說出來,不評判

當孩子真的做了你難以忍受的錯事,並且不知悔改時,媽媽要記住不要跟孩子犟到一塊,這樣對問題的解決是絕對沒有幫助的。

要找個方法讓自己冷靜下來,深呼吸或者離開當下情境,靜下心來去想一句話:我是孩子的母親。

當你把這句話想到自己都很感動的時候再去和孩子交流,他會更加願意接受你的。

到那個時候,你就不會不顧一切地對孩子吼,要孩子必須要聽你的話,如果不怎麼做又會受到你怎樣的懲罰等諸如此類負氣的話。

相反,你會更好地將自己擺放到與孩子同等的位置,耐心地向他訴說你的感受:

「我知道你為落選的事感到很不開心,我理解你現在低落的心情,可是你這樣一回來就亂扔亂甩東西,這讓我感到很不可以接受,我不喜歡你這樣對自己,我希望你能不那麼看重結果,將這些不服的勁都放到爭取下次獲選上。

這才是我想要看到的我成熟的寶貝。

跟孩子說真心話,孩子往往比較願意聽

向孩子呈現你最真的一面,將你的心聲,你對他的愛,你對他所作所為感到的困惑和無可奈何,真實地講述給他聽,孩子也會清晰地知道你對他的愛,還有期待,他會更加理解你的處境,更願意跟你溝通。

你跟孩子的關係也將走得更近。

如果你覺得文章有價值,請分享到朋友圈;公眾號轉載,請聯繫我們並取得授權。

呵護幼小的心靈,托起明天的太陽!關注兒童心理,傳播科學的育兒理念。

微信搜索「青芽兒」關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