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怎樣教育孩子學會感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孩子一定要學會感恩,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真真正正找到幸福;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會真的懂得孝順;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會真的懂得快樂。
感恩是一種美德,如果孩子從小就有一顆這種難能可貴的心,以後在社會上一定能找找到屬於自己的溫暖。
第一,首先讓孩子明白感恩父母
現在一些孩子的攀比心理比較嚴重,他們只知道向父母索取,要高檔玩具和手機,過奢華的生日,卻對父母掙錢的艱辛視而不見。
作為家長,要讓孩子在體會父母關愛的同時,應該讓孩子了解父母養育他們的艱辛,更要給孩子感恩的機會。
例如,父母要有意識地讓孩子為家庭、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這個過程中,使孩子懂得愛父母,孝敬父母,感激父母。
第二 ,讓孩子記住滴水之恩
我們每個人生活在社會中,都可能受到別人的幫助。
家長要利用各種時間在孩子的心底播種善良的種子,讓孩子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懂得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間的親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關愛、支持和援助時,給他人以回報,不要只圖索取和享受。
教育孩子將他人恩惠銘記在心,增強責任感。
要有一顆感恩之心,懂得憐憫,懂得尊重,懂得負責,與人為善,善待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
教育孩子要感激社會的關愛之情,感謝自然的饋贈之恩。
第三,與人交往不忘感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為就是一種無聲的語言,言教不如身教。
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最真切、最具說服力,孩子的感受也是最深刻的。
因此,家長的身體力行勝過一切言語,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因此,做父母的,平時無論工作有多忙、多累,都別忘了在假期帶上孩子去看望雙方的老人;春暖花開時帶上孩子一起陪老人去公園賞花觀景;過年過節、老人生日時和孩子一起為老人選購禮物;朋友送來的稀有食物先給老人留出一份等等。
用你對長輩的關愛言行,來潛移默化的感染孩子,使之深深地印刻在孩子的心靈里。
同時,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子女間要相互尊重、關愛和體貼,既要共同承擔家庭的責任和義務,又要共同分享家庭的利益,相互間要多用:「行」、「謝謝」、「對不起」等語言。
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機對孩子進行教育,如:告訴他這件衣服是姑媽給你的,你要感謝姑媽;這本書是哥哥姐姐送你的,你要謝謝哥哥姐姐。
時時言感謝,事事存感恩。
告訴孩子別人幫助過我,要牢記在心。
家長讓孩子浸潤在感恩的環境裡,真心感受,再通過言傳身教,將感恩習慣的養成教育滲透於日常生活之中。
耳濡目染,並內化於人格之中。
第四,教孩子如何去感恩
春節時要教孩子熱情接受爺爺、奶奶及其他親屬送給他的禮物,並表示感謝,不管價錢多少,回到家裡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學會珍惜別人的情意;教師節,讓孩子親手製作賀卡送給老師,表達對老師的美好祝願;父親節和母親節,給爸爸媽媽說幾句感謝的話語,不一定感謝爸爸媽媽給他們幫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達生活中感覺很幸福的一點一滴。
現在的孩子喜歡過生日,家長們可以多利用生日的時候教育孩子,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孩子的生日正是媽媽的受難日,講講媽媽懷孕的辛苦,生孩子時的感受、感想,還可以和孩子一起觀看寶寶出生的錄象。
一個經常懷著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蕩,胸懷寬闊,才會自覺自愿地給人以幫助,主動融入家庭,親近社會。
所以作為家長,對孩子首先要進行感恩教育,讓孩子把一顆「感恩」的心撿起,學會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學會感激老師的教誨之恩,學會回報社會的關愛之恩,學會感激大自然的賜予之恩。
教會孩子懂得深深的感恩吧!讓我們的世界會因此變得更和諧!讓世界變得璀璨耀眼!讓世界充滿關愛真情!讓世界變成美好的人間
一位哲人說過,世界上最大的悲劇或不幸,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人給我任何東西。
很多人就是懷著所有人都欠他這樣的心態走向極端,走向犯罪,最終走向毀滅的。
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課題,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長必不可少的課題。
因為只有知道感恩的人,他的一生才會生活得更富足,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