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怎樣做父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80後」父親們希望能給孩子創造民主的家庭氛圍、和孩子成為「哥們兒」,並願意做孩子的精神導師,不過,溫和的他們也常在孩子無理取鬧、任性、頑皮、倔強、哭鬧、說謊時,感到難以招架
文|《小康》雜誌中國全面小康研究中心 尤蕾
說起做父親的心得,生於1980年的丁譽還是有點「幼稚」,妻子常常笑他是個「大孩子」。
兩歲半的兒子對於丁譽而言,固然是心肝寶貝,但他更認定這是上天賜予他的一個哥們兒。
「就像《爸爸去哪兒》裡面的張亮和天天。
」丁譽覺得這款「父子檔」才是最完美的。
丁譽對於父親角色的定位源於他對自己父輩形象的矯正。
他和絕大多數「80後」獨生子女一樣,在一個典型的「嚴父慈母」家庭里長大,爸爸嚴肅甚至嚴厲,很少過問他的生活與學習,只有在丁譽犯了錯或升學時才會彰顯家長的權威。
不過現在,丁譽覺得父親退休後反而變成了慈父,溫和而細心。
於是,在兒子出生的那一刻,丁譽就決定,要做一個溫和民主的爸爸,與其未來做一個可愛的「小老頭」,不如做一個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的好哥們兒。
在愛與關注下成長起來的「80後」一代中,與丁譽持同樣想法的父親不在少數。
《小康》雜誌聯合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進行的調查顯示,「溫和」成為「80後」父親的最典型標籤。
理念:快樂比出類拔萃更重要
丁譽最近有點煩惱,9月份兒子即將入園,在考察了社區周邊的幾所幼兒園後,他感到很失望。
他所在的小區位於北京市北四環外,離家最近的幼兒園是一所公立園,他聽幼兒園的家長說,孩子幾乎很少有戶外活動時間,基本上都在學習各種知識,小班就要背誦三字經,每周還要檢查背誦進度;大班幾乎每天留作業,還需要家長檢查作業並簽字。
其餘幾所私立園也不輕鬆,英語教學成為他們的金字招牌。
「孩子過早地被灌輸知識只能壓抑他們的天性和創造力,擠壓戶外運動的時間只能讓我們的孩子體質越來越差,這不是在毀孩子們嗎?」丁譽希望兒子能像自己小時候那樣,有個能在戶外瘋跑、不被壓力所累的自由童年。
快樂,被丁譽當做早教的主要目標。
《小康》的調查結果也暗合了丁譽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孩子上,61.1%的「80後」父親表示會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52.2%的「80後」父親認為孩子快樂很重要,希望孩子出類拔萃的「80後」父親僅占15.3%。
「80後」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發軔與勃興而成長起來的一代人,那個年代思想解放的潮流塑造了他們不同於「70後」,乃至「60後」的獨立與反叛精神。
他們懷念沒有學習壓力的快樂童年,厭惡應試教育下的小學與中學教育模式,因此當他們做了父親,在教育子女上會表現出一定的抗爭性,即盡力延緩應試模式到來的腳步。
另外,「80後」作為社會的夾心層,他們能深刻地體會到內心快樂與自由的可貴,在他們看來,所謂的出類拔萃永遠都是小機率的相對事件。
孩子快樂不僅來源於父母為他們營造的空間有多大,還取決於家長日常習慣的教養態度是否給予他們公正與尊重。
在丁譽的童年記憶中,他的調皮搗蛋常常招來一場家庭大戰,他犯了錯,爸爸經常沒有耐心聽完事件原委就劈頭蓋臉地訓斥,甚至訴諸「武力」,心疼兒子的媽媽會與爸爸吵做一團。
丁譽說,這樣的訓導方式反而讓他變得更叛逆,更不願與父母溝通。
「我兒子也特別調皮,常常把家裡的東西打翻,把書撕壞,把玩具摔爛,不過我真的沒有打過他。
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老觀念也不完全有道理,用其他方式引導他認識與改正錯誤不是更好嗎?」丁譽也在思索如何能夠用一種有效的非暴力方式對待兒子的錯誤。
與丁譽的觀點不同,一些家長更偏向於「犯錯必施以重罰」的糾錯理念。
在如何對待孩子犯錯的問題上,這兩種不同觀點的交鋒從未停止。
調查結果或許代表了一部分「民意」。
87.3%的「80後」父親會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引導孩子為錯誤負責;30.9%的「80後」父親會對孩子施以較輕的體罰,例如罰站、罰跑步等;習慣於用言辭激烈訓斥手段的「80後」父親占13.1%;7%的「80後」父親坦承自己只批評孩子,卻不對其進行引導教育;5.7%的「80後」父親會在子女犯錯誤後對其施以打手心、罰跪,甚至打屁股的懲罰。
美國心理學家、家庭最高顧問詹姆斯·杜布森博士在其著作《勇於管教》中提出了「在愛中管教」的理念。
杜布森認為那些具有攻擊性、嚴酷的管教方式是極其有害的,必須拋棄。
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建立孩子對父母的尊重非常重要,但同時也要注意到尊重是雙方面的,父母也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
行動:做個「80分爸爸」並不難
如果讓「80後」父親們以父親形象和親子關係作為評判要素,給自己打個分,他們會為自己打出多少分呢?《小康》調查顯示,為自己打出80分的人最多。
趙睿是一對雙胞胎女孩的父親,在照顧5歲的女兒方面,他總結出的「育女心經」一點也不亞於妻子。
他堅持做一個慈父,讓兩個女兒在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中成長。
在趙睿看來,嚴苛並不能建立起父親的威嚴,耐心聽取孩子的想法和意見才是正道。
「我從不板起臉教訓孩子,也不強迫她們做不喜歡的事。
」趙睿最近就給大女兒停了芭蕾課,事實上這個女孩更喜歡輪滑,而舞蹈只是媽媽的一廂情願。
不過,趙睿的溫和並非妥協。
一次大女兒吃飯時不停地提出無理要求,一會兒要拿著玩具吃,一會兒要媽媽喂,一會兒又要打開電視,遭到拒絕後便以哭來要挾父母。
趙睿以女兒最喜歡的動畫形象喜羊羊來講故事,告訴孩子喜羊羊都是自己好好吃飯,吃完飯才去玩玩具。
「衝著孩子大喊大叫其實沒有意義,反而會讓孩子效仿父母的行為。
當然,溫和也是有技巧的,不是毫無條件地當老好人。
」趙睿說他最討厭的就是父母把自身的急躁傳染給孩子。
與丁譽最認同《爸爸去哪兒》中的張亮「哥們兒」式的父親形象不同,趙睿則認為林志穎與兒子kimi之間的父子關係最值得讚賞。
趙睿給出的理由是,林志穎帶給孩子的是平等、愛、包容與樂觀。
而在《小康》調查中,石頭爸爸郭濤的父親形象得到了受訪「80後」父親們最多的支持。
在看過這檔節目的受訪者中,36.5%的人認同郭濤;張亮的認同度緊隨其後,占24.1%;21.2%的人傾向於林志穎的做法;9.3%的人認同田亮;王岳倫的父親形象認同度為8.9%。
受訪專家均認為,郭濤之所以獲得更多青睞,首先是因為純爺們兒氣質的他培養出了陽剛堅強的石頭,畢竟不沾染「娘氣」的男孩子現今並不是很多;其次是郭濤既嚴格給孩子制定規則,又懂得及時反省自己對兒子的態度,並能在行動中加以改進。
那麼孩子們認可的父親形象又是怎樣的呢?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國內一名大學校長問自己的女兒,在她眼中好父親是什麼樣。
這位女孩回答,擁有90%的溫柔和10%的冷峻。
反思:缺乏耐心是最大的短板
66.5%的「80後」父親在教育孩子上花費的時間比自己的妻子還要多。
調查顯示,「80後」父親與孩子在一起時,以互動為主。
那麼,「80後」父親們經常和孩子一起做什麼事情呢?選擇運動(65.2%)的人最多;其次是聊天(57.5%);再次是看電視(54.1%);選擇「玩遊戲」和「學習」的也很多,各占53.4%;還有42.4%的「80後」父親常和孩子一起看書。
此外,和孩子一起玩電腦、玩手機,甚至發獃等等,也是不少「80後」父親們陪伴孩子時常做的事情。
「我給自己定下個規矩,只要在家,大部分時間會用來陪兒子。
周末肯定要有一天過父子二人世界,我基本上都是帶著孩子去戶外活動。
」丁譽說,附近的郊野公園是父子倆最常去的地方,父子倆一起散步、跑跳、玩滑板車。
他說不太喜歡和孩子一起看電視、玩電腦,在他看來,那是一種敷衍的育兒方式,根本起不到親子溝通的真正作用。
這或許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新晉老爸開始意識到家庭教育中父親角色的關鍵性作用。
在中國的傳統家庭教育模式中,多為母親擔負的育兒責任較重,而父親則是在外打拚、為妻兒提供衣食無憂的物質保障。
事實上,這種傳統觀念對孩子的成長弊大於利。
蘇州榮格心理諮詢中心高級督導王國榮將比較完美的家庭關係比作一個等邊三角形,父親、母親及子女之間的距離應該大致相同。
雖然每位父親教養孩子的方式不同,得到的認同度亦有差別,但不可否認的是,父愛的優勢呈現出共同特徵。
在「帶孩子方面最擅長的事情」這個調查題目中,培養孩子的責任感、獨立性、社會意識、合作精神,以及堅強、吃苦耐勞的品質等,成為出現頻率較高的答案。
王國榮講過一個延續至今的猶太父親的教育理念:小鷹長大後,鷹爸爸會用枝條把小鷹趕出巢穴,讓它們學著飛翔,一旦小鷹發生墜落的危險,鷹爸爸會用堅實的後背將小鷹接住。
一代代小鷹就是這樣長成了雄鷹。
河南省精神衛生中心心理專家王傳升博士曾指出,父親帶孩子的方式多為「大馬帶小馬」,與媽媽不同,爸爸多會鼓勵孩子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無形中會培養孩子的有擔當、獨立、果斷、堅韌且富於冒險精神的品格。
丁譽也承認,自己在盡力扮演一個慈祥且盡職盡責的父親角色,但時不時地還是想要「逃」,儘管只是一剎那的閃念。
「陪兒子一起瘋玩,我願意,不過當他沒道理地大哭不止時,我真的很心煩。
我會抱著他哄,但心裡已經說了無數次煩死了,也會罵人,如果這時候其他人來抱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終於解放了。
」丁譽常用「一會兒是天使,一會兒是惡魔」形容兒子,在兒子變成「惡魔」的時候,丁譽常常敗下陣來,手足無措。
調查中,「80後」父親們紛紛吐槽育兒路上的苦惱。
他們對孩子的無理取鬧、任性、頑皮、倔強、哭鬧、說謊等常感到難以招架。
他們會因為與孩子難以溝通、不知道如何正確引導孩子而感到頭疼。
「80後」父親們還對自身存在的「短板」進行了反思。
62.2%的人表示對孩子的耐心不夠,39%的人承認自己會把不良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28%的人不懂得如何與孩子溝通,對於如何培養健康親子關係沒有概念的人占21%,17.5%的人會把教育子女的責任推給妻子,17.3%的人對孩子要求過高,15.5%的人還沒有擺脫對父母的心理依賴,對孩子手足無措的人占比12%,6.4%的人把教養孩子的責任推到老人身上。
大部分人對父親缺乏耐心的現象司空見慣並習以為常。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史蒂芬·波爾特在《父親的因素》一書中列出的五種影響孩子成長的父親角色,其中一類便是缺乏耐心的「炸彈型」父親。
這類父親容易對孩子發火,培養的孩子缺乏安全感,並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中的衝突,缺乏膽識。
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包蕾萍博士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炸彈型父親多半也會有個脾氣暴躁的孩子。
如果你正是一個缺乏耐心的爸爸,以後請在孩子面前學會把負面情緒關進籠子裡。
今天,我們究竟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怎樣的父親?《小康》調查顯示,大部分「80後」父親希望能夠給孩子創造民主的家庭氛圍、和子女成為「哥們兒」,並願意做孩子的精神導師。
(編輯:鈉鈉)
孩子經常犯錯?跟父母這四種教育行為有關,很多父母卻渾然不知
父母是什麼樣就會把教育孩子成什麼樣,孩子平時有很多犯錯的原因,都跟父母相關的。有些錯誤的教育方式,父母該去糾正,科尼在這裡建議父母,有四方面需要注意的。
是誰的錯?熊孩子猛推孕婦被暴打的思考!
熊孩子的熊,就是沒有邊界!最近熊孩子這個詞似乎很是火爆,而針對熊孩子的教育建議也是層出不窮,似乎每篇都發出了不同針對熊孩子的看法和觀點。最近也是有很多的家長給我發私信,問我關於"熊孩子"、"熊家...
父親節特別篇:家庭教育,爸爸別讓媽媽唱獨角戲!
每年六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也就是本周日的6月19號。《1078大家幫》就來說說和父親相關的話題。日前,中國家庭建設與教育高峰論壇召開:我國將近五成家庭子女教育成母親「獨角戲」,僅三成家庭能...
我最大的願望就是抱一抱媽媽!你有多久沒仔細看過孩子了?
現如今,生活節奏加快,家長事業繁忙,不少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因缺乏父母陪伴從而引發很多問題。對孩子來說,缺乏父母陪伴會對孩子幼小的心裡造成不好的影響。親愛的父母,你有多久沒有好好陪過你的孩子了?
爸爸千萬別錯過孩子這3個成長期,不然後悔一輩子
父親教育在家庭中的作用,我們可以用中流砥柱來形容。因為父親既有權威的形象,也有溫暖的一面,對於孩子們的成長所起到的作用甚至超越母親。然而,爸爸在孩子心目中到底是什麼樣的形象呢,看看一所幼兒園的調查:
不幸的孩子往往來自這6種家庭,希望你家不是!
有很多家長在後台留言,說孩子不喜歡學習、不聽話、不懂事、不體貼父母……殊不知,一個家庭里,父母是什麼樣,孩子就會養成什麼樣。家庭教育、家庭氛圍,影響和決定著孩子一生的性格。家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
爸爸,請陪我成長,別讓媽媽唱獨角戲!
"現在,很多年輕夫婦的家庭分工都是一種模式:丈夫在外忙事業,掙錢養家;教育子女的任務由妻子承擔,做爸爸的基本不介入。有的爸爸對孩子的撫養教育情況不聞不問,成了孩子撫養教育的局外人。」1、爸爸缺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