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真的口吃嗎 鑑別寶寶口吃5歲是個關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很多的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發現孩子說話總是結結巴巴的,就擔心孩子是不是口吃,其實這並不一定就是口吃,那麼要到孩子幾歲就能鑑別真假口吃呢?
2~4歲的孩子口吃是正常現象。
口吃有真假之分,5歲才是鑑別真性口吃的分水嶺,家長如發現問題務必立即帶孩子就醫,不及時進行矯正可能會持續到成年。
對口吃病沒有特效藥,需要家長更多耐心、傾聽和鼓勵。
口吃是兒童常見的一種語言障礙。
人群中口吃發生率約為1%,但5%的人在一生中都會有幾個月的時間口吃。
5歲前,很多孩子都會出現暫時性發育性語言不流利,特別是3歲的孩子,開始學會構造詞句,但是他們的神經生理成熟程度還落後於情緒和智力活動所需要表達的內容。
不過,很多孩子口吃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慢慢消失。
語言障礙不僅嚴重影響兒童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還將影響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並使注意力缺陷和學習困難等心理行為問題的發生率增加。
建議家長要耐心聽孩子在講什麼,而不是聽他怎麼講;對他講話的內容做出反應,而不是對他的口吃做出反應;不要打斷他的講話,讓他使用自己的詞彙。
與此同時,家長要保證每天至少花5分鐘時間和孩子談話,做到語速緩慢、語言簡單、輕鬆愉快。
另外,兒童最初語言學習主要靠模仿,因此家長本身要有很好的語言習慣。
治療孩子口吃有什麼好辦法
首先,要避免孩子在語言正常發育過程中可能造成語言不流暢的因素。
一旦孩子口吃的話,家長先不要急於指責,不要緊張,當作沒聽見,不要任意打斷或糾正,而應耐心地聽孩子講完。
家長在與孩子會話時,速度應儘量放慢,使用的句子、詞彙力求簡單,要用平靜、溫和、慈祥的口吻,讓孩子沒有任何壓力。
口吃的孩子大多是「急性子」。
家長平時要教孩子遇事冷靜,養成良好的說
話習慣,吐字清楚,避免模仿口吃患者。
說話激動時,應等孩子情緒穩定後再說話。
父母老師要正確對待患口吃的孩子,周圍的人也不要譏笑和嘲弄,要給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幫孩子消除口吃的緊張因素。
參加專門的語言訓練,包括肌肉放鬆,呼吸均勻,控制講話的速度,延長「聲母」的發音等。
對嚴重的口吃患者,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配合服用抗焦慮藥物,以減輕情緒和呼吸肌緊張,增強矯正口吃的效果。
10個口吃孩子媽媽 9個媽媽都在用的兒童口吃矯正方法
口吃俗稱結巴,是一種講話不流暢,不自主的語言重複、延長,造成說話困難。小孩口吃可能與模仿、受到驚嚇、性格內向、遺傳等有關,極度影響正常交流與心理健康,家長要引起重視,那具體小孩口吃怎麼矯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