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結巴口吃的成因是這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今天,恨若秋水老師將帶領我們一起來了解兒童口吃的幾大成因。
一、發育期限制
在1歲到3歲是語言萌芽的階段,這個時期孩子的模仿能力極強。
3到7歲之間,又是自我意識的發展階段,這個時期兒童的表達和表現慾望逐漸增強。
但此時由於語言機能尚未發育成熟,思維能力、詞彙的掌握和組織句子的能力都在發展萌芽階段,這使孩子在表達複雜的思想時感到困難,說話過於急躁、激動或緊張。
有時候孩子想說什麼,或者急於表達什麼,卻受語言儲備的限制,表達能力往往跟不上思維,從而導致口吃。
二、模仿感染
據調查,大部分口吃患者都反映自己的口吃是在其幼小時學別人的口吃學來的。
兒童們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模仿性。
看見什麼都覺得新鮮,喜歡模仿,如見口吃的人說話滑稽可笑,見影視動漫人物有趣搞怪。
口吃的「感染性」很強,常年與口吃者一起生活或玩耍,雖不去模仿,時間長了也會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地染上口吃。
這種「感染」的實質就是學習和模仿過程。
如果經常聽到父母或周圍的人口吃,這種印象進入腦海後,就會以條件反射的方式在行為中再現出來。
一旦孩子模仿或感染別人的口吃,家長不必大驚小怪,這些現象很快就可以消除。
因為語言既然可以模仿來,當然也能模仿去。
只要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孩子的口吃「習慣」就會逐漸步入正常。
反之,若是給孩子施加壓力,讓孩子摻雜了心理因素,孩子的口吃就不再是單純的模仿性口吃,而是伴隨著害怕口吃心理的恐懼性口吃,以後說話就變成了負擔,漸漸地形成了心理陰影。
三、驚嚇刺激
因為突然,或持續驚嚇而引起口吃者並不鮮見。
在經歷了一些突發性的震驚事件或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懼經歷之後(如遇見殺人場面,或者觀看恐怖驚險的電影、電視等)容易引起恐懼而導致口吃。
口吃可能在受驚恐的當時發生,也可能是在受了驚恐之後幾小時或幾天之後出現,有時是經過一段沉默之後再出現。
受驚時,人體各器官的功能都可能失去正常。
常見的有全身肌肉收縮、緊張和僵直,毛髮豎立,瞪眼,張嘴,面色蒼白,心跳,出冷汗,四肢發抖,甚至站立不住,手裡的東西脫手落地,大小便失禁等。
言語器官也因為緊張導致說話時呼吸紊亂、口腔活動不自然而發生口吃。
不過,這都是一時性的,當受驚的刺激一過,這些現象就會逐漸消失,絕不會一嚇就嚇成一輩子口吃。
也就是說,如若沒有心理因素摻雜進去,一時發作的急性口吃絕不會轉為慢性口吃——口吃病。
四、疾病影響
疾病對口吃也不無影響。
特別是幼兒時期,若長期患病,也可能使幼兒在病中或初愈後口吃起來。
有研究表明,小兒癲癇、麻疹、熱病、腦病、百日咳、猩紅熱、膿症、鼻炎、扁桃腺發炎或肥大等等,以及耳鼻喉科的疾病,多少都能使呼吸和發聲受到影響,導致說話結結巴巴。
另外,還有因外傷而引起口吃的病例,如墜落、腦震盪、火傷、撞車等。
五、強行糾正「左撇子」
人們常常把控制說話能力的腦半球稱為優勢半球,習慣於使用右手的人優勢半球在左側,習慣於使用左手的人優勢半球在右側。
如果父母、幼兒園老師強迫左手優勢兒童(俗稱「左撇子」)用右手拿筷子、拿剪刀等,就有可能使大腦在形成語言優勢半球的過程中出現腦功能混亂,從而導致口吃。
六、成長因素
幾個關鍵年齡段,也是口吃成因期。
發生口吃的年齡大多在幼兒期,特別是在已學會說話,並能構造簡單詞句的年齡。
言語和心理發展最迅速的時期是三歲左右,就是在他們抑制條件反射還不夠鞏固的時候,其次是學齡期七歲左右,也就是對孩子們的言語提出大量要求的時候。
再其次是十五歲以前的青春發育期,青春期全身各器官迅速地但是不平衡地生長發育,使情緒發生擾亂的時候,以後就逐漸減少,成年患口吃的就很少見。
七、教育不當
父母的教育不當,是兒童口吃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原因。
有一些父母拔苗助長地硬逼自己的孩子把話說好,這種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小孩對說話緊張不安而出現口吃。
因為幼兒的後天發育有遲有早,有的剛滿一歲就能較清楚地說出簡單的話來,也有的到兩三歲還說不好一句完整的話,他們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步地成熟。
很多父母長輩在與孩子交流中常常說些「吃飯飯」「睡覺覺」「拉尿尿」這樣的連發字音,也會被孩子模仿學習,形成重複連發的口吃「習慣」。
過分嚴厲和過分溺愛都是絕對有害的。
有的父母過於嚴厲,兒童太頑皮或做錯了某件事時,就對他們厲聲地呵責。
尤其是在兒童說錯了某些話時,突然地大聲呵斥和糾正使他們受到驚嚇。
兒童時期常常遭受家長的打罵、監視等,造成孩子緊張、自卑和壓力,也容易造成口吃。
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分寵愛和關注,
使孩子形成過於優越自負,心高氣傲,極端自我的心理,妨礙孩子跟周圍人們接近,削弱了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這樣的孩子一旦走入集體,也容易產生口吃。
除了家庭中的不良環境,如父母吵鬧、家庭暴力,家庭成員間的不和睦,學校中受到歧視,如老師的叱責、歧視,同學們的打鬧和戲弄等,都可能引起口吃。
總之,凡能使情緒發生激烈波動的外界刺激,而使發言意欲不安定時都可引起兒童在語言上突然發生口吃。
另外,還有兩大口吃常見認知我們也需要正確對待。
首先,糾正習慣一說。
口吃兒童的家長普遍都認為口吃是一種說話的習慣,他們也正是按照習慣的套路去改造孩子的口吃,而結果都是一樣地加重口吃。
大量的數據表明,大部分患有口吃的兒童,開始的時候,其口吃確實是一種語言習慣性現象,但後來卻發展為伴有心理因素的病態性口吃。
病態性口吃絕不是語言習慣,如果硬要說是,僅僅只是一種與傳統習慣相反的「反習慣」
其次,排除生理遺傳。
許多家長都懷疑孩子的口吃可能是發音器官出現了問題,讓孩子上醫院接受各種檢查和測試,而檢查結果都是正常的。
請家長們放心,口吃孩子的語言器官都是健康正常的。
現今還沒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兒童口吃確係遺傳所致。
根據現有的臨床數據分析判斷,絕大多數口吃乃後天學習而來。
本文是恨若秋水老師授權發布了解更多可 9270 43773
寶寶口吃怎麼辦 孩子一句話半天出不來難道你不急?
和寶寶一起練習說話,給寶寶足夠的心理暗示。父母們可以給寶寶念一些優美的詩詞詩歌,一些簡明流暢的故事,帶著寶寶一起念一起學習,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寶寶平穩有序地說話,教寶寶放低聲音,輕柔緩慢...
孩子說話有口吃毛病怎麼辦?怎樣糾正?
口吃就是平常所說的結巴,是正常言語說話障礙,並非生理缺陷或發音器官的疾病。患有口吃的孩子,表現為發音困難,說話時重複,面紅耳赤,而且頸背肌肉及情緒緊張,說話失去流暢性,在某個字上停頓,重音和拖...
孩子口吃的原因 父母一定要注意了
口吃是一種常見的語言障礙,雖然不太嚴重,但是也影響孩子和外界的溝通,有時候一句話說半天,說的人痛苦,聽的人難受,家長也很著急。但往往是越著急越麻煩,有的家長說:「我自己說話都不利落了。」其實,矯...
寶寶說話「結巴」, 關鍵在於父母
"我家寶寶現在兩歲四個月了,兩歲三個月的時候說話還好好的,能說善辯的,最近一個月,突然說話結巴了,且有嚴重的趨勢,我該怎麼辦呢,怎麼去糾正呢?"最近一個朋友遇到很頭疼的問題。那麼首先你得搞清楚,...
這些因素,會導致孩子口吃,千萬要注意!
口吃,並非先天性遺傳,也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說的「結巴」,我們這裡人愛叫成「急磕」,我倒覺得「急磕」二字等能說清口吃者的特徵,一個是「急」,說話語速急,心太急;另一個是「嗑」,說話不通順,磕磕絆絆...
孩子說話口吃說不得的,原因竟是......
案例洋洋,男寶,兩周歲兩個月,最近媽媽發現孩子說話時有些口吃,之前說話一直清楚,而且越是讓他好好說話,他結巴的越厲害。小編有話說口吃是指說話時以言語中斷、重複、不流暢為主要症狀的語言障礙,在兒童...
兒童口吃的表現形式你知道嗎 做到這些避免口吃出現
口吃是指說話時以言語中斷、重複、不流暢為主要症狀的語言障礙,在兒童中比較常見,那麼家長知道兒童口吃的原因有哪些嗎?接下來為您列舉,希望引起您的重視。兒童口吃的原因心理原因:如精神緊張、焦慮、應激...
孩子突然「口吃」,千萬不能大意!
前段時間,朋友的孩子,3歲,突然口吃;之前發音非常標準、語言流利,說話也早。朋友工作忙無暇顧及孩子,送老家了1個月多,回來之後,講話開始有點結巴,首字、詞要重複才能講出來,但能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
幼兒口吃那麼多?很多父母不知道怎麼預防和引導?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就可以每天獲取專業的兒童、女性相關知識!媽咪小孩——一個專注於女性健康、兒童成長的小小自媒體有些父母疑問,語言能力強的孩子是不是不會得口吃?有孩子...
孩子是真的口吃嗎 鑑別寶寶口吃5歲是個關鍵
很多的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發現孩子說話總是結結巴巴的,就擔心孩子是不是口吃,其實這並不一定就是口吃,那麼要到孩子幾歲就能鑑別真假口吃呢?2~4歲的孩子口吃是正常現象。口吃有真假之分,5歲才是鑑別真...
10個口吃孩子媽媽 9個媽媽都在用的兒童口吃矯正方法
口吃俗稱結巴,是一種講話不流暢,不自主的語言重複、延長,造成說話困難。小孩口吃可能與模仿、受到驚嚇、性格內向、遺傳等有關,極度影響正常交流與心理健康,家長要引起重視,那具體小孩口吃怎麼矯正呢? ...
孩子突然間口吃,到底是誰的錯?
小孩子口吃多發生於2~5歲,多見於體質較弱或特別容易興奮的孩子,學齡兒童也可見;男孩的發病率多於女孩,是女孩的2~4倍。據報導有90%口吃者發生於2歲。幼兒發生口吃有他的生理因素,也有其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