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小孩說這5句話,能在幼兒園少受很多委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沒幾天又是小朋友們去幼兒園的日子了。

很多媽媽會表示:「孩子快入園了,但自己一點不擔心,孩子的自理能力一直都很好,現在已經能自己吃飯、刷牙、大小便了……入園後應該能很快適應。

但這也是不少家長沒有意識到的一個誤區——實際上,在幼兒園,那些自理能力不錯的小朋友,在適應幼兒園學習、生活方面的問題的還真不少。

有時候自理能力還不錯的孩子,也許更容易出現問題!

因為相對來說,這些孩子會表現得更乖巧、獨立,老師對他們更放心同時,也會減少對他們的關注,忙著照顧那些自理能力差的孩子。

如果這時孩子出於各種原因,不能及時、勇敢表達自己的需求,老師也許就不能發現他們出現的一些問題。

所以孩子入園前,不僅要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更要教會他們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想要孩子更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教會孩子說以下5句話,能少受很多委屈。

「老師,我要上廁所。

入園不久的小朋友很容易出現尿褲子的情況。

因為陌生的環境孩子還不習慣,上課如果想尿尿,就更不敢告訴老師。

所以,一定要告訴孩子:想尿尿時別憋著,大膽告訴老師,老師會同意的;如果孩子大小便還不熟練,可以叫老師幫忙。

「老師,我不小心尿褲子了,能幫我換條褲子嗎?」

因為玩得太投入或者午睡太沉,有些孩子可能會沒有辦法在尿尿前告訴老師。

這種情況,爸媽一定不要指責他「又尿褲子了」,因為這會讓他們認為「尿褲子是可恥的」;於是在幼兒園可能會出於羞恥感不敢跟老師求助。

一直穿著濕褲子,委屈無助還容易著涼生病。

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孩子減少尿褲子的情況,又要告訴孩子:如果在園裡尿褲子了,要及時告訴老師,讓老師幫忙換洗。

「老師,我生病了、我不舒服。

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出現急性病等不舒服的情況,老師又一時沒發現會很有可能耽誤病情。

所以一定要教會孩子,身體不舒服了難受了,一定要及時告訴老師!

「老師,我不餓(還餓),想少(多)吃點。

為了給孩子培養不浪費的習慣,老師們會鼓勵孩子吃完盤子的飯菜。

但如果已經很飽了,要大膽告訴老師:老師,我飽了,不要那麼多飯菜。

如果孩子沒吃飽,告訴老師「還想多吃點」。

「老師,我這裡疼(我受傷了……)」

小朋友經常磕著碰著,但老師不一定能及時發現。

為了能及時處理傷口,我們一定要教會孩子給老師報告傷情:老師,我哪裡哪裡受傷了。

爸媽們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同時,一定不要忽視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

畢竟幼小的孩子,自理能力再強,還是有很多事情是他們用盡全力也做不到的,爸媽不在,要學會跟老師求助!何況,學會向人求助,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能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