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蹭居然要了孩子的命?父母們一定要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2017年5月4日,晚上六點左右,家住湖南新寧的母親楊某喊自己三歲的兒子浩浩(化名)吃晚飯,孩子貪玩磨蹭沒有理她,結果這個媽媽一氣之下把兒子叫到廁所里教訓孩子,一頓拳打腳踢,抽耳光、踢孩子腹部。
沒過一會兒,孩子鼻腔流血、手腳冰涼、神智不清了。
面對這種情況,這位媽媽害怕起來,自己都要割腕自殺,不過她沒有死成,孩子卻真的死了。
註:資料圖片
誰能想到,造成孩子死亡的兇手竟是自己的親生母親,而且原因僅是孩子吃飯磨蹭,這讓我們無法接受。
儘管理解今天的媽媽不容易,但正因為你是媽媽他是孩子,所以你需要更多點耐心和技巧,而不是靠暴力和情緒來教育孩子。
Dora媽曾做過一節直播課專門講孩子磨蹭的問題,有下幾點:
第一,孩子和成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裡。
表面上是在同一物理空間,但作為兒童,他們看世界的角度和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
你看到的可能是一片土,但他看到了螞蟻、螞蟻搬家和螞蟻之間相互的交流,他們的世界是微觀的。
第二,孩子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方式不同於成人。
玩就是他們的工作,在孩子眼裡,一切事物都是遊戲,因此他們不著急。
一片葉子、一堆土、一汪水,都能讓他們玩半天。
兒童成長節奏的最大特點就是慢一點,再慢一點。
第三,孩子的能力是慢慢成長的。
兒童之所以有十八年的不成熟期正是因為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而且認知、情緒情感、意志力、行為等各方面的發展成熟不是幾個月可以完成的,而是要隨年齡慢慢發展。
因此家長要學會等待,只有等待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們為什麼這樣慢,為什麼這樣去做。
舉個例子:孩子穿衣服的生活能力就需要慢慢練習,需要在穿衣脫衣間不斷練習才能熟練。
如果孩子小的時候,媽媽覺得孩子自己穿太慢,替他做了,那他就沒有練習的機會。
等有一天孩子必須自己穿衣服時,還想讓孩子穿快點,那真的是「臣妾做不到啊」!
因此,家長們如果要順應兒童的成長過程,那就要慢一點再慢一點,像這個孩子的悲劇不要再發生了,它的根源就在於我們沒有按照兒童的視角來看待他們的生活,把兒童當成大人了,這恰恰是對他們最大的傷害和不尊重。
嬰兒心理特徵及其發展過程 父母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
我們談論母乳餵養,關心提高免疫力,操心營養補充。但對孩子的心理需求,卻談論得很少很少。這不是因為孩子沒需求,而是因為我們懂得太少太少。下面,爸爸媽媽們跟小編一起來學習吧,嬰兒的心理特點與發展過程...
這樣愛孩子,孩子一定會感激你
給孩子做肝功能化驗,如果把孩子硬按住抽血,這對一個對世界一無所知的孩子來說太恐怖了!我們應該讓孩子在旁邊觀察,逐漸理解並適應這個環境,這需要耐心和時間。成人喜歡一個像木偶般聽話、任人擺布的孩子,...
磨蹭居然要了孩子的命?父母們必須好好看看!
2017年5月4日,這本來是一個極其平常的午後,家住湖南新寧的母親楊某喊自己三歲的孩子毛毛吃晚飯,孩子正興致勃勃的玩玩具,一直磨蹭沒有來吃飯,結果這個媽媽一氣之下就踢了孩子一腳,還抽了孩子一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