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任性當個性:外國素質教育其實很嚴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很多年輕父母基於兒時成長經歷,意識到中國傳統教育存在壓抑個性的因素,於是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十分強調張揚個性、保護天性,並把這種理念具化為對於規則的輕視甚至藐視。
然而規則意識和執行規則的能力不僅是保證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更關係到將來的生活幸福和事業成功。
在國外,規則教育就嚴厲得超乎想像,很像我們常常在歷史書或是名人傳記中讀到的「XX家風」、「XX家訓」。
通過下面這篇文章,各位父母可以一窺究竟。
別把任性當個性:外國素質教育其實很嚴厲
在中國很容易看到以下的情景:年輕的家長帶著四五歲的孩子出來聚會,孩子完全不理會在場的人,到處亂跑,大聲喧譁,不少家長都會對我訕訕一笑:「我們現在也學歐美國家,讓孩子自由發展,少點規矩,多點個性!」
這種論調很讓我困惑,從一個四五歲的孩子身上,我連基本的禮貌都沒有看到;一個十三四的孩子連打招呼都還要父母教,都不具備一個正常的交流能力,談何「素質」呢?
大家都知道荷蘭是個開放自由,社會容忍度很高的國家,但自由不是你認為的自由。
譬如,在幼齡教育裡面首先教的是規矩以及對規則和權威的尊從。
無論是對事還是對人,在沒有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前提下,不提倡批判和反抗,更不會容忍散漫無禮。
言論自由,也是要在沒有歧視和對他人的人身及情感沒有傷害的前提下。
荷蘭老師不姑息無理的發泄情緒的孩子,而教不好孩子的媽媽也要「培訓上崗」
在荷蘭的幼兒園,如果一個小朋友不服從團隊安排,不遵守公共場合的基本禮數,在被教育幾次不改後,老師絕不會容忍,而會根據規定,讓家長把孩子領回家,孩子要接受幼兒心理諮詢師的評估和治療。
家長也必須配合,完成孩子能正常融入社會和團體的過程。
有時候,家長自己也要接受培訓。
如果孩子不幸被確定為「問題兒童」,那就只能去收納有行為和社交問題的孩子的特殊學校了。
我有個荷蘭朋友有個四歲的兒子,上學前班的第一周,經常去毀壞其他小朋友搭好的積木,在公共場合到處亂竄,老師制止他,他就大哭跺腳,生氣毀物。
老師馬上就叫家長來把孩子領走了。
孩子媽帶著孩子去幼兒心理師那裡,在候診的時候,孩子要吃擺在桌上的巧克力,媽媽對他說:「你只能吃一塊哦!」他吃完了一塊再去拿,媽媽就說:「你不能再拿了!」孩子不聽照樣拿了就吃。
此後孩子依樣連續拿了5塊巧克力吃,媽媽也重複了5遍:「你不能再拿了!」,可是對孩子的行為完全沒有影響力。
這一切都被幼兒心理師看在眼裡,一進診室,醫生馬上建議媽媽和孩子一起接受治療,因為她完全沒有對孩子的控制力。
在進行了行為評估診斷後,醫生更肯定了之前的建議,對孩子媽媽說:「一些當母親的基本能力,你還不具備,所以必須要學習。
就像會計和醫生都要有執照一樣,你要通過訓練取得當母親合理管教你孩子的資格。
」
第一次諮詢,醫生就嚴格的訓練孩子要知道在一個場所的「領導者」是誰,並要服從;如果你自己是「領導者」,那麼就要服從社會規則和法律。
無理的發泄情緒和不滿,不會被姑息。
孩子的社交素質,可以通過和大人平等的聊天裡訓練起來
再說說孩子的社交素質。
歐洲是一個非常重視社交禮儀和相互交流的地方。
在一個家庭聚會裡,孩子被教導要積極參與和融入交流,而當著大人的面不管不顧的玩手機是不被允許的。
上次我先生表哥一家四口從美國回荷蘭探親,家庭聚會被安排在一個自助餐廳。
聚會因為人多,一般的傳統就是吃上一道菜,大家就換個位子,好去和坐得遠的親戚也能聊到天。
為此,表哥的兩個兒子,一個十歲,一個十四歲一開始就被父母打散坐在桌子的不同位置,都沒挨著父母坐,讓他們自己多和在荷蘭的親友自由交流。
十四歲的Brahim當晚想看美國隊在世界盃的足球比賽,開席前就和他爸爸商量能否只吃半個小時的飯,球賽開始了就離席去餐廳的電視間看球,不參與聊天。
他爸爸馬上拒絕:「我也很想看比賽,可是大部分在這裡的家人都更希望和我們聊天。
你可以每隔十五分鐘起身去看一下比分,兩分鐘內必須回來。
」
Brahim沒有討價還價,回到自己的位子上,還站起身給大家幽默的聲明:「我在以後的三十分鐘內,身心全是大家的,可是之後,我每十五分鐘會去看一下美國足球隊的賽況,如果誰對『最強大的美國隊』的比分感興趣,舉手,我負責給你們更新!」
我坐下來,對面剛好是十歲的弟弟Armin,還沒等我開口呢,孩子說話了:「蔻蔻,你更喜歡用哪種語言交流?荷蘭語還是英語?我知道你肯定更想說中文,可是抱歉我的中文只會說幾個菜名。
」接著我們用荷蘭語交流,我本想順著孩子聊聊體育什麼的,可是姨媽、表舅和兩個姨婆開始聊宗教發展變革對歐洲現在政體的影響,我怕Armin覺得無聊,可一看,他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還提一兩個問題,再講講美國的宗教情況,比我還能聊。
最後,他還作結:「其實我覺得,宗教之間的教義有很多不同,為此也進行了很多戰爭,有善有惡。
雖然我不信什麼教,但我覺得任何的教義本質上都是讓我們能有力量成為更好的人,我們自己能好一點,這個世界也會好一點。
」
跨國婚姻中,中國媽媽為何總抱怨荷蘭爸爸定的家規太多太嚴
後來我和表嫂聊天:「你們在美國住那麼大的房子,你一個人侍候三個男的,家務一定很多很累吧?」她說:「前幾年有點累,不過4年前,他倆一個六歲,一個十歲的時候,就好了。
他們的衣服都是自己洗自己疊,每周一人打掃一天家裡,一人做兩頓晚餐,我和他們爸爸只在我們該負責家務的那天做一下,所以一點也不累,因為大家都在共同承擔。
」
可能大家不相信,我認識的擁有跨國婚姻和戀愛關係的朋友抱怨最多的就是荷蘭人的家規太多太嚴。
很多荷蘭爸爸和中國媽媽吵架最多的就是,爸爸認為孩子應該關上電視專心和父母共進晚餐,孩子吃完飯沒經過允許不能離席,孩子對父母不能有不恭的態度。
而媽媽覺得吃個飯隨意就好,家裡那麼多規矩幹嘛,孩子有個氣不跟我們撒跟誰撒啊。
爸爸認為全家過聖誕節,就算聖誕前夜沒睡好,也必須要早起吃家庭傳統的聖誕早餐,媽媽則說讓孩子多睡一會兒,吃個飯嘛,取消就算了,反正天天都要吃。
歐美人的孩子,不是像中國人想像的那樣是漫無邊際的「自由」。
其實我們中國家庭也有很多有原則的教養方式,我自己就是從一個家教嚴格的家庭出來的,所以我的教養和荷蘭的這些規矩不謀而合。
其實這種教養,教導的是一種對形式感的尊重,也是對自律和公眾責任感的培養。
想想看,在一個社交場合,最重要的不就是一種恰到好處的自我約束力嗎?而這種能力,就是從一點一滴,耳濡目染的家教和社會環境裡學到的。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具備一些基本的禮儀和約束力,不要再說「那是歐美的自由和素質」,因為這樣的孩子在歐美肯定會被邊緣化,無法受到歡迎。
素質,不是歐美才有,一些價值觀和素養是全球共通的。
把放縱當自由,把任性當個性,這在任何地方都不是素質教育。
(文章轉載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關注以下微信號,適時獲取您想要的各種教育以及考試資訊信息。
微信號:znfung (長按複製)
關注以下微信號,盤古開天地,地久天長;長話短說,說古論今;今古奇觀,人間天上。
微信號:goldenhistory (長按複製)
比起熊孩子,熊爸熊媽才更可怕
五一假期,大家帶孩子出去玩了麼?都說遊玩見人品,帶孩子玩更容易暴露你是什麼樣的人,「護犢心切」的父母們往往忘記了自己作為社會人的行為準則,而很多熊孩子的釀成都是由於熊爸熊媽在無形中「撐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