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去幼兒園前,媽媽你先做好這5件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年9月,都有新的小朋友進入幼兒園。

現在對於即將入園的小朋友來說,差不多只有兩個月時間了。

媽媽們也開始擔心,我的孩子怎樣適應幼兒園,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上幼兒園需要做什麼準備之類的。

但是今天相對於入園的整個群體,小編單獨來講講男孩入園。

為什麼要講男孩呢,因為男孩比女孩更晚熟!

相較於男孩,小女孩更容易得到老師褒獎。

小編朋友的女兒果果在幼兒園裡經常會得到小紅花,男孩就很難了。

科學發現,男女智力發育方面有很大差距。

5歲男孩的大腦發育水平,只相當於女孩3歲半左右的智力發育。

這樣的差異,不是每個老師都能認識得到的。

如果拿同一把尺子去量化這種差異,勢必會導致老師對男孩印象差點,並且把男孩與調皮、好動、不守紀律聯繫在一起。

因此,我們來講講,男孩入院前,媽媽要為他做哪些事情

【男孩更晚熟,幼兒園他來說是一種巨大的變化 】

小朋友入幼兒園前,2-3年的時間都是和家人在一起,吃喝玩樂在家裡。

3歲,突然要和老師以及陌生的小朋友相處,突然要在陌生的環境裡吃飯喝水睡午覺,那種變化對於小寶貝還是非常巨大的。

對陌生環境、陌生人群的緊張所帶來的焦慮不要說對寶貝,換做我們大人也會需要些時間來適應的,這些情況必須寶貝入園後才會真正面對,不太容易做前期準備。

【入園前,媽媽要為兒子做的5件事】

1、提前做準備,才能減少入園後 「一月一病」

但寶貝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技能在入園前有足夠多的時間加以培養,這些能力和習慣可以讓寶貝入園後做最少的改變,入園前後的生活輕鬆銜接,寶貝有足夠的精氣神適應幼兒園的新生活,利於寶貝有好心情,也益於減少秋季入幼兒園後的「一月一病」

2、培養與幼兒園匹配的飲食習慣

[一定培養寶貝自己吃飯]

從現在開始別再追著寶貝餵飯了,讓他自己坐在飯桌旁,儘量自己吃飯。

有的媽媽說到幼兒園再培養,可以。

但即使幼兒園老師可以給餵飯,但她總會表揚自己吃飯、吃飯快的寶貝,寶貝不會吃飯自己也會覺得不開心,這種不開心會造成易患病。

[早餐]

早餐固然非常重要,需要營養豐富和各種搭配。

但等寶貝上幼兒園後非常現實的問題就是寶貝起床的困難。

入園後起床比平時就早,再加上寶貝不願去幼兒園各種賴床,早晨的時間顯得特別倉促。

所以建議你現在開始簡化早餐:以喝奶為主,輔以雞蛋、少量麵包,這與幼兒園的早餐相似。

不要在早餐米飯炒菜了,真的沒時間。

[午餐晚餐]

午餐時間約在11點半-12點,晚餐時間約在4點半-5點,這是幼兒園的作息時間,現在開始儘量往這個時間靠。

幼兒園4點半左右吃飯並不過早,相反,晚飯讓寶貝吃到過晚過多,反而寶貝容易發生肚子不舒服,夜間哭鬧。

3、讓寶貝學習自己喝水

鍛鍊寶貝自己拿水杯喝水。

門診經常看到3-4歲小朋友喝水還是媽媽或者姥姥給舉著杯子。

幼兒園沒有人幫忙,他可能就喝會很少,喝水少容易生病喲。

4、自主小便

入園前寶貝要學會控制小便,需要小便時能夠自己完成,而不是需要家長幫助穿脫褲子。

如不能掌握這些,老師也會幫助,但寶貝容易發生尿褲子的情況,尿褲子寶貝不敢說,有時濕褲子穿一天,易患病。

5、培養合適的大便時間

我們在培養寶貝大便習慣的時候,要考慮是不是適合幼兒園生活。

大多數寶貝都不願在幼兒園大便,可能由於不好意思、不會擦屁股或者害怕。

或者也有小朋友在家大小便都是家長提醒,幼兒園沒有家長提醒就忘記了。

所以培養寶貝大便習慣時要儘量在早晨或晚上,而不要在中午,如果平時是中午大便,他就會憋到晚上,易導致大便乾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九月份要上幼兒園,再不準備就晚了!

每年9月,都有很多新小朋友進入幼兒園,而每年此時都會有一些孩子因為不適應新的環境或是不願意接觸新的環境、新的人,而產生心理壓力、陌生感,甚至是恐懼感,難免會引發「九月哭潮」,大人小孩都不好受。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