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時候的乖孩子,長大了卻活的痛苦?看完沉默一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懂事」和「乖」 ,是家長、大人們對小孩子的最高讚譽

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

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

家長們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會互相誇獎「你家孩子真乖」等等。

於是,小孩子知道了:自己表現得「乖」,大人就會高興,自己聽大人的話、察看大人的臉色行事,大人就會喜歡自己,夸自己「懂事」。

那些乖乖聽話,循規蹈矩的孩子總是會被家人、老師讚揚有加。

而淘氣、叛逆、反抗的孩子總是會被處罰、批評。

為了得到大人們的喜愛和表揚,為了少受到處罰和責罵,孩子們漸漸學會了將自己真正的感受壓抑到了一邊,努力做出那個「乖」的模樣讓自己討人喜歡。

有這樣的結論:

● 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

● 小時候表現的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長大之後往往心智越成熟。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乖」意味著討好大人忽視真實的自己

我很清楚地記得,我小的時候,媽媽帶我出去玩。

路過路邊的糖果攤,媽媽指著說:「想要嗎?」我搖搖頭說,「不想要。

」媽媽滿意了,說:「這孩子最乖,從來不亂要東西。

從心底來講,小小的我,其實是想吃那色彩繽紛、酸甜可口的糖果的。

只是,為了「懂事」和「乖」,我放棄了糖果。

長大以後,我成了一個不懂拒絕別人、疲憊不堪的「爛好人」。

他們以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人首肯為生活主導,失去表達自我的聲音,忽略自己的真實需求,內心壓抑十分痛苦。

「乖」意味著不敢表達真實情緒

如果孩子不哭不鬧,說明她覺得要做一個你們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就不能哭鬧。

她知道不哭鬧才會讓你們更喜歡她。

越「乖」的孩子獨立能力越差

為什麼小時候「乖」的孩子可能學業出色,然而在人生取得更大成就的卻是那些小時候調皮搗蛋的孩子?因為,越「乖」的孩子依附性越強,自主性越差。

父母期望我們走在一條可以複製黏貼的道路,過著一個大家都認同的理想生活,這就是「乖孩子」。

越乖的孩子,隨著他漸漸長大,他就會從一個不提問的「乖」學生、成為一個唯唯諾諾的「乖」員工、感情上讓婆婆包辦的「媽寶男」、生活上不能完全自主的爛好人。

從這個角度講,取得很高成就的人,都不「乖」。

我願我的孩子做出人生選擇是因為自己的真實喜好,而不是犧牲自己的感受去討好別人。

我會支持孩子的決定並提醒他為自己的決定負責,而不是「你就做一個乖孩子,按照我給你指點的人生活下去。

「乖」不一定是個褒義詞

在這個急速變化的時代,「乖」往往不是個褒義詞。

時代更新太快,很多事情,是前輩要不斷向後輩學習,而不僅僅只是單純的聽父輩的話。

最後,我真心希望我的孩子「不乖」,我也不會強迫讓他「乖」!



運營人員:知新行聞008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沒出息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聽話就會怎樣怎樣,不聽話就會....」家長們...

孩子越乖,長大後越痛苦

「懂事」「乖」是長輩們對小孩子的最高讚譽,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或有意或無意地常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這也成了家長問的最多的問題。

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最近小編看到有篇文章《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文章如數家珍地 道出乖孩子的種種痛苦跡象。難道真是長大後會很痛苦嗎?「乖」意味著討好大人,忽視真實的自己小的時候,奶奶帶我出去玩。路過路...

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01「懂事」和「乖」是家長、大人們對小孩子的最高讚譽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家裡也總會對孩子說「你

別讓你嘴裡的「乖孩子」毀了孩子一輩子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當孩子不聽自己的話時候,經過家長溝通之後還是不聽,很多家長會表現出不高興的表情。不少專家表明那些乖乖聽話,循規蹈矩的孩子總是會家長、老師讚揚有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