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這樣教育孩子,將來能成材才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秘籍君

一位家長留言說,昨天和孩子發生爭執,我不讓他玩手機遊戲,要求他把手機還給我,他不聽,我吼了他幾句,可是他卻和我對著吼,我看著他猙獰的臉,火一下子冒了上來,一怒之下打了他一巴掌。

可沒想到的是,他居然使勁兒咬了我胳膊一口,甚至用力推了我一下,還大聲說要打死我。

我簡直太傷心了,他才小學五年級居然這麼對我,我一整天都在回憶昨天他的表情和說的話,太寒心了。

我看到這個留言的時候,並沒有心疼這個家長,而是很心疼這個孩子。

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為什麼父母大聲呵斥、甚至打孩子,就是正常的,而孩子只是用了相同的方式回應父母,就要被家長甚至所有的人,指責這個孩子不孝順,這個孩子大逆不道,這個孩子品行有問題。

這是什麼強盜思維呢?

媽媽也知道孩子吼自己,打自己、心裡很難受,整整一天都在想著那個畫面,家長作為一個思想成熟的大人,消化悲傷的能力總比一個五年級的孩子強太多了吧。

可想而知,孩子呢,一直被孩子當作保護傘、依靠的媽媽不再是和藹的樣子,孩子打媽媽後也會委屈、內疚、痛苦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其實情感也是一樣的。

做父母的根本就沒有從內心尊重孩子,一句「太愛」孩子,一句「我控制不住」就輕描淡寫的把自己的無能和暴戾帶過了,這時家長就成了弱勢的那方,抒發自己養孩子太不容易了,孩子這樣我太失望了,還不如不生他。

很多孩子在和家長遭遇衝突的時候,要麼閉口不言,把委屈和傷心都放心裡;要麼就把自己的情緒發泄出來。

導致孩子這樣,都是因為父母根本就沒有把孩子當做一個「個體」,尊重孩子,而是把孩子看成了自己的附屬品。

尊重孩子

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發自內心的去愛孩子,而不是愛在嘴上,體現在拳頭上。

孩子也有自己的人格、自己的自尊心。

他不是任何人的附屬品,我們要平等的與孩子相處、和孩子溝通。

尊重孩子的想法、愛好。

控制情緒

和孩子發生衝突時,家長要讓自己冷靜下來,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自身都支配不了自己的行為,控制不住打罵孩子,卻又要求孩子控制住他的情緒,乖乖的聽話,乖乖的順從,這樣時間長了,要麼孩子變得逆來順受,沒有自己的主見,在工作生活中不懂得維護自己的權益,變得怯懦、膽小;要麼就脾氣暴躁,自私狹隘,以自己為中心,人際交往能力很差。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父母的性格會深深地影響自己的孩子。

有效溝通

遇到分歧、矛盾,可以坐下來,平靜耐心的和孩子溝通,這樣不僅能夠真正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孩子也能從中掌握處理問題的能力,還有利於養成他溫和、理性的性格。

-----------------------

孩子到底在哭什麼?孩子拉肚子是消化不良?如何判斷孩子是否該補鈣了?孩子挑食不吃飯是什麼原因?1歲真的必須斷奶嗎?寶寶怎樣才能長高些?

如果你有這些育兒困惑,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育兒須知】。

做心裡「有底」的媽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