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打罵教育孩子為何不靠譜?看似高效簡單,實則暗藏這些不良後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都曾見過或是聽說過這樣的孩子:他們或暴躁易怒,可以在公共場合因為一點小小的不滿足就對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大發脾氣,耍賴撒潑樣樣在行;他們或脆弱敏感,會莫名其妙地在不合時宜的場合情緒爆發,無論怎樣安撫依舊痛哭不止。

他們也許是朋友家馬上要上小學的「熊小子」,又或是哪個親戚家還在幼兒園的小囡囡。

然而在我看來,這些孩子的行為,都是情緒能力不佳的表現。

01 暴力教育下的「問題孩子」

前幾天,交流群里的一位媽媽向我們求助。

她說相熟朋友的孩子中,有兩個比較「特別」的男孩,一個2歲,一個4歲,很是讓父母頭疼:兩個學齡前幼兒,已經學會當自己的要求不被滿足時,就直接趴地上打滾耍賴,一言不合就能對著家長發脾氣甚至使用「暴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願與大人交流溝通。

孩子的父母長輩對此無能為力,因為一出手管教就會引來巨大的反彈,讓人有種無從下手的無力感;家長們很焦急,五花八門的「教育雞湯」都灌了個遍也未見成效,急於尋求如何糾正孩子行為的方法幾乎到了病急亂投醫的狀況。

最後,這位媽媽問了一句:「所以這種孩子到底能不能管?能不能打?」

問題一拋出,群里的爸爸媽媽們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儼然一個「管教孩子大法三百章」起草現場。

不過我並沒有參與討論,而是對著這位媽媽最後一句話陷入了思考。

對待「問題孩子」時,我們廣大的家長似乎仍然沒有走出這個怪圈,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聽話鬧情緒了?打一打就好了。

然而這樣的做法往往不會成為治癒「頑疾」的良方,只會成為加速傷口惡化的病毒。

通過打罵孩子來達成對孩子的管教,看似高效簡單,實則暗藏著許多不良後果:

①給孩子暗示:打人是「正確」的解決方法

孩子出現問題後父母第一反應是打ta,這會在潛意識中就給孩子一種錯覺,認為碰上問題時,暴力是最高效的應對辦法,這種影響會波及孩子的一生,成代際地傳遞下去:一個喜歡用暴力解決家庭內部一切問題的家長,自己往往都曾有一個同樣愛打罵孩子的父母。

他們並不能意識到這種行為是錯誤的,而是通過潛移默化的模仿,將翻版的家庭生活重複一遍又一遍。

②讓孩子學會更「隱蔽」地犯錯

通過打孩子的方法來杜絕孩子的不良行為常常會事與願違,因為被打時的疼痛和言語的恐嚇往往只能讓孩子感到害怕,他們停止不良行為的出發點並不是真正認識到了某個行為的錯誤,而是為了避免被發現後要面臨的責打。

這些孩子愛做的「壞事」往往對心智稚嫩的孩子有著無窮的吸引力,當他們又被吸引去犯錯又害怕遭到懲罰時,最可能的選擇就是直接學會更隱蔽地去犯錯。

③剝奪孩子在家庭中的安全感

家庭作為孩子最初的「安全地帶」、父母作為孩子安全感的最重要來源者,如果總是使用責打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勢必會讓孩子對父母的依戀大打折扣,甚至是讓其對父母產生懼怕,其後更是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教育乃至溝通問題。

02 那些情緒失控的孩子

很多家長會說:「我知道打孩子不好,但有時候實在是拿皮孩子沒法子了,講不了道理,不打根本管教不了。

其實大部分家長多少都知道打罵孩子的教育方式是有問題的,但現實是,不打不罵往往又很容易養出非常嬌慣的孩子,家長們處於教育的兩難中,常常不知所措。

實際上在「不打不罵」的前提下究竟是養出「白眼狼」還是高情商的孩子,關鍵還在於家長是否能正確「共情」到孩子的情緒。

丹尼爾·戈爾曼在《情緒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書中曾表達過:一個情緒適應不良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將面臨各式各樣的問題,嚴重者甚至會導致可怕的後果,而情緒能力的差異根源是在兒童早期,並且從那時就開始起作用。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在不斷地自我學習如何控制情緒,從嬰兒時期到進入學齡後,從依賴撫養人進行情緒控制慢慢轉為自我控制,這也是兒童情緒能力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

這其中家長的責任十分艱巨,但凡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或多或少會對孩子的整個情緒能力的培養產生深遠的影響。

而前面提到過的那些無法控制情緒的孩子,大多是在其幼年情緒能力建立之初就沒有得到父母或是撫養人正確的回應與支持,導致隨著年齡的增長,情緒能力不佳的問題愈發突出。

① 0~3歲時期

此年齡段的孩子在情緒建立上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一個不滿周歲的孩子在面對陌生或是讓自己覺得害怕的場所時,無法找到親近的家長從而獲得安慰與安全感,長此以往便容易形成怯懦不安的性格,無論身處何方都無法獲得足夠的安全感。

因此在孩子的早期情緒培養中,家長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為孩子提供足夠的安全感。

② 3歲以上時期

家長開始通過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來引領孩子慢慢建立自己完整的情緒能力:如何應對各種生理上的煩惱、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如何合理地向他人分享情緒並正確地接收並回應他人的情緒。

家長可以通過把孩子的情緒講出來的方式,讓孩子體會到自己情緒該如何表達,幫助孩子處理情緒的「啟蒙」,例如孩子因為玩具被同伴弄壞了,媽媽可以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的玩具被小朋友弄壞了,你現在是不是很委屈、很生氣?」讓孩子把情緒通過正確的方式表述出來,就是學會情緒控制的第一步。

但如果一個3歲的孩子每次向家長發脾氣後得到的只有安撫和討好,那麼他可能產生對負面情緒發泄的錯誤認知,並將發脾氣這一行為日常化,以期得到家長更多的關注。

那些情緒失控的孩子,往往都有一個「失控」的童年,被放任被忽視,等到家長們發現不對勁時,問題常常已是積重難返了。

03 焦慮的父母與憤怒的孩子

綿綿就讀的幼兒園班級里有個小朋友讓我印象很深刻,每次接送綿綿時見到他,小小的男孩子似乎總是在發脾氣或是準備發脾氣中,與班級中其他小朋友發脾氣、與老師發脾氣,是個讓人十分頭疼的孩子。

而某次親子活動日我終於見到了這個男孩的家長——一位面色惶惶似乎滿心憂慮的媽媽。

整個活動日下來,我目睹了她難以掩蓋的焦慮,似乎無論兒子做什麼,她都擔心會出點兒事,因此幾乎是全程跟隨一步不離。

而男孩也絲毫不領她的情,而是不停地朝著母親發泄著情緒。

小朋友們玩小遊戲,男孩沒有獲勝,憤怒地跺腳嘟囔,而這位媽媽則誠惶誠恐地撫著兒子的背不斷地說道:「不氣不氣,這個遊戲不好玩,我們不玩了不玩了。

然而這樣的安慰並沒什麼效果,反而像一瓢熱油徹底激怒了男孩,他瞬間大發雷霆,甚至開始拍打自己的媽媽。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焦慮父母造就的無法控制情緒的孩子,因為母親本人的焦慮情緒,傳遞給兒子的就始終是一種緊張的壓迫感,孩子在這樣負面的情緒中,無法學會正常的情緒表達,或者說他無法準確地與他人分享情緒,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情緒。

而因為母親無原則的純安撫行為,加劇了他潛意識中對於情緒表達的誤解,母親並不會因為他表達出正面情緒而給予應有的回饋,反而當他發脾氣、哭鬧時卻能收穫更多安撫和關注,自然而然他就養成了無論何時何地都只能通過發脾氣哭鬧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那麼家長究竟如何才能正確地引導孩子學會控制情緒呢?

① 家長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父母自身的情緒就像一面鏡子,而孩子就像投射在鏡中的鏡像,無論是焦慮還是易怒,父母自身的情緒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因此想要引導孩子學會控制情緒,父母應該先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有些父母本身可能因為自己童年的經歷而在情緒控制上問題多多,但為了孩子的成長,也應該充分調用自身理性邏輯來進行自我調節,而當發覺面對孩子的問題時自身情緒已近臨界點時,可以嘗試暫時退離,換其他家人來照管孩子,等到自身能夠冷靜下來後再重新面對孩子。

② 家長要學會肯定孩子的情緒

我們常常說遇事要換位思考,在幫助孩子學會控制情緒這件事上,家長也應該要學會「換位思考」,告訴孩子,自己感受到了他的情緒,知道他此刻正高興、生氣、沮喪、好奇,為孩子建立正確清晰的情緒表達思路,而避免出現因為父母錯誤的情緒反饋,導致孩子在情緒表達上「正負顛倒」。

③ 家長要教孩子如何應對情緒

教會孩子如何應對不同情緒問題,是為孩子培養健全情緒能力的關鍵:遇到令自己愉快的事,應該怎樣表達高興?遇到讓自己生氣的事,又應該怎樣表達憤怒?如何有效地與人分享自己的情緒,而當自己感受到了他人的情緒後,怎樣的反饋是最適當的?這些都是需要父母作為「情緒老師」言傳身教給孩子的。

情緒能力與社交能力緊密相連,良好的情緒能力可以為孩子在各種社會交往中占有更多的優勢,從而獲得更多良性的情緒反饋。

情緒本身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的表達,引導孩子學會控制情緒,給情緒裝一道開關閘門,才不至於讓情緒失控成泛濫的洪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長如何學會更好的去控制自己的急躁與暴怒

許多父母都認為,對孩子發脾氣只是一件小事,並不值得大驚小怪的。其實不然,動輒向孩子發脾氣,除了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傷害,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以外,父母們還會發現自己的心理上依然處於失控狀態。因為發完脾氣...

停止對孩子大喊大叫

□艾雯滿臉通紅、渾身顫抖、喉嚨發出可怕的怒吼、眼睛瞪得溜圓……當你看到這一幕時,你會不會有疑問:這還是自己的孩子嗎?他只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孩子啊?為什麼會生這麼大的氣?其實你不知道,你對孩子發脾...

原創丨孩子脾氣不好?家長再不注意就晚了!

朋友跟我抱怨,說兒子總是嗆著自己說話。作業本落在家裡,緊急讓我們送到學校,剛說了句「每天叮囑你多少次……」兒子立即黑著臉嗆她一句「好了好了,你快走吧!別煩我」跟鄰居家的小朋友玩,沒一會就能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