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負,比起打回去,教她這樣做更有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記得在《媽媽是超人3》中有一期,是賈靜雯的女兒咘咘和她的好朋友米婭一起玩,咘咘的玩具被米婭搶了過去玩,這時候咘咘一臉無辜的看向媽媽,說:「米婭對我好兇,她搶走了我的玩具。

賈靜雯看了看咘咘並沒有說什麼,也沒有出面阻止,咘咘很無助的繼續求助媽媽:「幫幫我好嗎?」

無助的小臉讓人很是心疼,可能因為從小的謙讓和分享教育,當受到別的孩子欺負的時候,讓小小的她不敢去維護自己的權利。

其實孩子在被欺負的時候,不敢反擊或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是很正常的現在,很多時候是因為孩子本身的性格問題,而更多的是因為後天教育的原因。

我們總是在教孩子不要欺負別人 ,不要搶別人的東西,儘量不要和人發生矛盾,卻很少教孩子,被人欺負了怎麼解決,自己的玩具被搶了怎麼處理。

所以孩子才會在受欺負的時候一味的忍讓,不敢出聲,更不敢維護自己的權利,只會讓孩子越來越「窩囊」。

孩子被欺負,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教孩子打回去肯定是不對的,別的孩子搶他玩具,他直接把人揍一頓解決問題,或者別的孩子打他,他也用暴力反擊,弄得兩個孩子兩敗俱傷,這樣並不可取。

因為一旦孩子形成這種用暴力解決問題的習慣,會阻礙孩子的情商和社會能力的發展,孩子長大以後也會習慣性的使用暴力來解決問題。

所以要教會孩子這幾點:

1. 學會拒絕,你不必過分謙讓

讓自己傷心的分享和謙讓都是耍流氓,分享和謙讓本來就是一件讓雙方都皆大歡喜,相處更和諧的一件事,如果只是成全另一方做出的讓自己傷心的妥協,絕對不是分享、謙讓。

當孩子開心的玩著自己玩具的時候,其他孩子過來表示想要玩,父母不要強行勸孩子給其他人玩,教孩子自己學會拒絕自己不願意做的事,給孩子良好的引導。

2.尊重別人,也要尊重自己

要儘早讓孩子明白人與人之間的界限,要維護自己的權利也要尊重和不踐踏別人的權利。

告訴孩子,別人的玩具你不要隨便碰,要經過別人的同意,同時也要告訴孩子,自己的玩具在你正在玩的時候,別人也不能隨便碰,也得經過你的允許才行。

你不能打別人,但也不能讓別人打你。

3. 自己的想法要大聲說出來

家長平時要多鼓勵孩子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允許孩子對自己不喜歡的事說不,別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只會逆來順受的人,這樣他在受到欺凌的時候,才不會憋在心裡,不表達,不反抗。

在侵犯的第一時間,大聲的表達自己的不滿,至少在氣勢上,讓人覺得這個小孩不好惹,會避免再次受到侵犯。

4. 學會向他人求助

如果自己無法解決和避免衝突的發生的時候,要及時的向身邊的大人求助,這並不丟臉,也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

孩子要有同理心,要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但不是委曲求全、一味遷就,將自己置於最低的位置,在不委屈自己的前提下,儘量照顧好他人的感受,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保護好自己的權益。

凡事無絕對,凡事皆有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