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生兒育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天晚輔課上,我安排了練習題給一個一年級的小女孩做。
不一會,小女孩舉手對我說:「老師,我不想做練習」 我好奇的問:「為什麼?」因為她一直是個很乖巧的孩子。
突然她泣不成聲。
我被嚇到了,急忙安慰她並詢問怎麼了。
她好久才說出:「我想我爸爸媽媽了」 看著她臉上的淚珠,我很心疼。
我輕輕的抱著她,「乖,爸爸媽媽很快就回來了。
聽話,乖。
」
其實我並不知道她爸媽什麼時候會回來陪在她身邊。
我就這樣連哄帶騙,她才平復心情。
我內心很難過。
只知道她爸媽都在東莞打工,她和她姐姐交給爺爺照顧。
每晚6點,她爺爺會送飯過來給兩姐妹吃。
每晚8點半爺爺會來接她倆。
爺爺看起來年齡應該六七十,對孫女疼愛萬分。
為什麼要生兒育女?生而不教,不育,不陪。
怎為人父為人母?
幼兒園老師開始教孩子
「養不教,父之過」時,很少有給孩子解釋這句話的含義。
而孩子們就像念兒歌一樣念著「養不教,父之過」。
天真可愛的他們不知道這句話在說什麼。
生養孩子卻不加教育,這是父母的過錯。
是的,教育。
但教育是什麼?為孩子選擇一所好的幼兒園?為孩子選擇一所好的小學?為孩子選擇一家好的補習輔導班?家長看到孩子成績好時,會說「謝謝老師啊。
是老師教導有方,辛苦老師了」看到孩子成績差時,會數落責罵孩子。
「你這孩子怎麼回事?我花這麼多錢給你讀書。
你才考這個成績。
太讓我失望了」家長們的眼裡只有成績,而孩子們的心裡只有爸爸媽媽。
教育不是看孩子成績,不是給孩子一個好的學校,不是給孩子吃飽穿暖,不是給孩子零花錢。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父母的陪伴,一個氣氛融洽,一個溫馨和睦的家。
陪伴是每天下課回家後可以看到媽媽在廚房做晚飯,爸爸在幫忙洗菜。
孩子還旁邊打鬧。
陪伴是每個周末,爸爸牽著媽媽,媽媽牽著孩子一起閒逛公園,一起玩遊戲,一起嬉笑。
陪伴是喊一句爸爸媽媽,可以得到真實溫暖的回應。
而不是通過電話傳播過來的,「寶寶,你要聽爺爺奶奶的話。
你要乖,等爸媽回去就給你買機器人,給你買巴拉巴拉小魔仙玩具」,等爸媽回去就帶你去吃麥當勞,肯德基,等爸媽回去就......」孩子稚嫩嘶啞抽搐的聲音回答著:「我不要。
我什麼都不要。
我只要爸爸媽媽在家。
我要吃媽媽做的飯菜,我要和爸爸玩騎馬」。
。
。
問過很多家長。
為什麼狠心扔下孩子,多數家長回答「沒辦法,需要在外面掙錢」「沒辦法,很多時候需要應酬」「沒辦法,我們也不想這樣」家長總有很多理由不陪伴不教育孩子。
而面對孩子的成績差,調皮,鬧事。
只會說這孩子怎麼這樣,怎麼這麼不省心,怎麼怎麼。
把全部責任都推給孩子。
其實孩子有什麼錯呢?孩子錯哪了?難道不是「養不教,父之過」嗎!
看著他們天真可愛,白紙般的童真。
我一次一次哄著。
「爸媽很快就會回來了,我們認真學習。
考個好成績給爸媽看。
好不好」 很心酸,很愧疚。
因為我知道她爸媽一年才回一次,僅有的一次是春節。
在家陪伴她兩個星期。
沒有父母陪伴的童年何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