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攆著那塊髒兮兮的小枕巾才能入睡,是不是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美國著名漫畫《花生》(如果說裡面有一重要角色是「史努比」,你或許就不陌生了)里的小男孩萊納斯有一條藍色毛毯,這條毯子對他極其重要,就像生下來就在一起了一樣,離開它甚至無法呼吸。

有人問他為何離不開這條藍色毛毯,他用哲學家的口吻回答:「當生活變得不舒服時,它能讓你緊緊依偎」。

豆瓣上甚至有「萊納斯的安全毛毯」小組,很多成年人在上面講述著自己跟萊納斯類似的一些依戀物「癖好」。

美國著名漫畫《花生》劇照,但凡有萊納斯出現,畫風都是這樣的↑↑↑

一條無可替代的小毛毯

很多孩子都有這樣一件迷戀的物品,可能是毛巾、毯子、奶嘴或是一個毛絨玩具。

還記得,在我家樂姐百日宴那天,親戚家一位3歲多的小孩全程都拿著一條髒兮兮的毛巾,一旦拿走就哭鬧不止,這引起了很多大人的注意,紛紛勸說要糾正,一些家中有幼童的長輩則暗自「引以為戒」。

小孩的家人對此小物件顯得非常無奈,並以「過來人」的口吻給我們一個忠告——要提前預防小孩的「戀物」。

其實,這並不是一個很負面的現象,也完全不用刻意地避免,我也並沒有把他的忠告放在心上,我家樂姐差不多在4個多月斷母乳時,成功迷上了一條枕巾,每天睡覺都一定要找到它,如果哪一次出門沒有帶,那睡眠會成為一件特別頭痛的事情。

差不多在3歲左右,她開始有了一個新寵,是一個小企鵝玩具,那是我帶她在海洋館看好企鵝之後買的,目前已經破舊不堪,但對於她極其重要,到哪都要帶著。

早在約六十多年前,英國兒科醫生唐納德·溫尼科特將這些被孩童所依戀的小物件定義為「過渡性客體」,一般它們都有這樣的共同點:柔軟溫暖,可以移動,它們的作用是替代母親給予孩童溫暖和安全感。

身邊遇到過很多家長,因為孩子的「戀物」而頭痛不已,其實孩子的「戀物」是非常正常的心理現象,是每個個體心理發育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

這些過渡性客體能幫助孩子們對抗焦慮、寂寞,給孩子以安全感,幫助他們安然入睡。

孩子為何如此需要這些「小物件」

要講清楚這個問題,我要先解釋一下何為客體與自體。

自體即「我」自己,客體則是與自體對應的,與「我」建立關係的外部世界的萬事萬物。

對於一個小嬰兒來說,母親的愛是最早的客體。

寶寶還未出生時,生活在媽媽的子宮裡,這時的寶寶是跟媽媽一體的。

心理學家梅蘭妮·克萊因認為,嬰兒在子宮內處於一種完美的狀態,但出生的那一刻,對嬰兒來說是第一次創傷。

——這個創傷就是分離,嬰兒開始認識到母親並非完全屬於自己的,她也會疲勞,也會暫時離開自己。

這個時候,就需要一些能夠充當母親替代物的物件或玩具來尋求安慰,它們可以在母親暫時離開的時候,替代母親的角色給兒童提供溫暖和安全感。

所以說,這些被寶寶們迷戀的柔軟小物件,是母親的「替身」,它們能代替母親給寶寶以溫暖的關懷與撫摸,這也正好解釋了為何大多的過渡性客體,都是柔軟的毛巾或毛絨玩具——因為當寶寶們撫摸著它們的時候,就像媽媽撫摸著自己一樣。

這些柔軟小物件,往往帶有一些母親的氣味或聯繫,這其中的聯繫非常微妙,比如我家樂姐最愛的小企鵝毛絨玩具,或許是因為她特別喜歡我帶她去看她小動物的這麼一個過程,我還特地回憶了一下,那一陣子正好是我工作特別忙碌的階段,對她的陪伴確實少了一些。

所以有時候,依戀物品,這也是一種潛台詞,即寶寶希望獲得媽媽更多的陪伴

戀物不是什麼壞事,別干預

寶寶的戀物,跟成年人的「戀物癖」不是一碼事,所以我們完全不用把寶寶的戀物看成一件不好的事情。

過渡性物件能給寶寶暫時的安全感,緩解媽媽不在身邊的分離焦慮,同時,它能給孩子形成獨立的自我空間。

比如安撫奶嘴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依戀物件,有不少心理學的研究都支持寶寶使用安撫奶嘴,因為它能更好地幫助寶寶度過口欲期。

在母乳斷乳的時候,也可以通過安撫奶嘴來幫助寶寶度過離乳時的焦慮。

我們也可以發現,依戀物件往往會在寶寶面臨分離、喪失的時候出現,比如離乳、分床、入園、親人離開等階段。

對於剛剛離開父母,開始獨自睡小床的寶寶來說,依靠「過渡性客體」比如一個毛絨玩具或一條毯子,能夠減緩沒有母親陪睡而產生的焦慮感

這樣看來,這些小物件,是不是還挺有用的?

剛才我解釋了過渡性客體的出現,是因為嬰兒發現母親會暫時離開,所以過渡性客體相當於孩童自己發現或創造的「第一所有物」,它是完完全全屬於孩童自己的,是不會消失的。

媽媽的乳房會消失,陪睡的媽媽也會消失,但依戀物件是可控的,是安全的。

所以,依戀物並不是壞東西,強制奪走孩子的依戀物,或千方百計戒除,才是最致命的

樂姐的奶奶在她1歲多時,曾好幾次試圖拿走她心愛的小枕巾,但每一次都會引起一場不小的哭鬧,被我發現之後,便停止了這種無意義的強行戒除。

相對於給寶寶帶去壞情緒、憤怒,繼續使用這些小物件顯得根本不是什麼事,因為長時間的哭泣若導致寶寶缺氧,那這樣的強制戒除,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些小物件,會伴隨孩子一生嗎?

那有些家長可能會問,這個依戀物究竟會依戀到什麼時候呢?會一直依戀到成年嗎?

答案是會!很多成年人依舊會離不開孩童時期的依戀物件。

當然,大多數對過渡性客體的依戀會在2~5歲時消失,因為隨著孩子長大,關注點和興趣會逐漸豐富並轉移,到時候對依戀物件可能就不那麼痴迷了。

但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孩子入園階段,或暫時離開親密養育著出遠門時,會特別依賴依戀物件,因為這個時候,依戀物件能給孩子一種父母還在身邊的感覺

這種童年早期的記憶,確實會延續到成年之後。

美國的兒童發育行為學專家芭芭拉·霍華德發現,多達25%的女生在上大學時會帶上兒時的「過渡客體」。

我剛進大學,搬進寢室的第一天,我隔壁床的同學J就抱著一隻破舊的兔子布偶來寢室。

印象中這些依戀物件總是因為使用時間很久而顯得破破爛爛或髒兮兮的,有些家長就好奇,我能偷偷把依戀物件用同一款式的新物件來替代嗎,或是拿去清洗乾淨?這方面,有專家建議,這些物品即便很髒或有氣味,都建議不要去清洗它,因為清洗會破壞嬰兒體驗的連續性,損毀這個物件對嬰兒的意義。

有時候這些陳舊的依戀物件,已經破舊不堪,甚至打上布丁,但還是無可替代,我們在焦慮不安的時候,總會去尋找記憶深處的安慰。

有時,「物質補償」成了伴隨一生的「小物件」

對於現在很多家長來說,因為忙碌而快節奏的工作,錯過了太多陪伴孩子的時間。

真正高質量的陪伴,是給予100%的關注,而不是「孩子玩著IPAD,我玩著手機」。

我最不願看到的,但是也經常看到的,是身邊有些家長,因為不能陪伴孩子,而用一些物質作為補償,比如買一件新玩具給孩子,這樣孩子就能安安靜靜地去玩玩具,避免了「打擾」,家長就有自己的空間和時間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這時,作為「補償」的玩具,也是一種過渡性客體,孩子無法在家長身上獲得陪伴,一件件新玩具、新禮物,就成了代償的「陪伴」、家長的「替身」。

你是不是這樣的父母,或者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父母,因為沒有時間和耐心陪伴孩子,就用一個新玩具「打發」孩子。

對於一些中小學生,或許就是用手機、筆記本電腦來「補償」。

幼年早期的過渡性客體,是幼童的一種適應性行為代償,但是當孩子逐漸長大,還需要不斷地去尋找各種過渡性客體,家長是否需要自我檢討?

作者

克里斯a | 資深媒體人,跑過新聞,做過雜誌,現任某母嬰門戶網站主編。

生活中是個靠譜80後辣媽,大齡女文青,專業掛牌心理諮詢師,逗逼話嘮,寫的育兒專欄,特走心、靠譜。

| 自 在 心 聆 |

本文圖片來源《花生》漫畫及動畫截圖

轉載可後台留言聯繫克里斯開「白名單」

或聯繫克里斯個人微信號:lvqiup

(添加請註明身份及緣由)

合作|商務|約稿 | 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戀物,一不留意釀大禍

常常聽到很多麻麻說,我家寶寶晚上一定要那張特定的被子才能睡得著,我家寶寶要抓著自己頭髮才能安心入睡,我家寶寶睡覺要緊緊抓著被角,我家寶寶睡覺要一直吸手指……很多麻麻也解釋到,別擔心,這是戀物,隨...

寶寶愛黏人?背後的原因莫要忽視

在平時的育兒過程中,有些媽媽(或者是與孩子親密接觸的照料者)會發現,孩子在一個階段會顯得特別愛黏人,走到哪,孩子就像小尾巴似的跟到哪,一刻都離不開,有時也會讓家長因此而感到特別煩惱。

除了大人,原來寶寶也會有戀物情結?

寶寶特別喜歡某個玩具或玩偶,一定得抱著它才能入睡,外出旅行也不能少了它,是不是有戀物癖?媽媽該怎麼糾正呢?其實對小寶寶而言,這些類似行為只能說是「戀物情結」或「戀物行為」,是尋求安全感的表現。寶...

寶寶戀物不可怕,黏母就有點嚇人了!

孩子們在年幼的時候都會需要一些安撫性的東西,例如孩子們可能已經不餓了但還要空含著媽媽的乳房,或者是在睡著的時候含著安撫奶嘴,這都是他們表達自己需要安全感的體現。媽媽們可以縱容孩子依戀安撫奶嘴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