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孩子情商都高,家長到底做了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如果你的孩子都已經五六歲了,還是愛哭,離不開媽媽,不願意去幼兒園,不喜歡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做事情拖拖拉拉等等,這些都是孩子情商低的表現,現在大部分的家長太注重對孩子智商的培養,卻忽略了孩子的情商,那麼如何把一個孩子教育成高情商的人呢,家長該要怎麼做呢?
1.家長不要忽視孩子的負面情緒。
有的孩子不愛吃飯,每次吃飯的時候家長都會想方設法的讓孩子多吃些。
就跟孩子談條件,媽媽會說吃完這碗飯,媽媽帶你去買你一直喜歡的那個玩具。
其實這樣的家長就是忽視了孩子不愛吃飯的這個情緒,每次就用講條件跳過孩子不愛吃飯的習慣,只能讓孩子養成每次吃飯前都會和媽媽談條件的行為。
卻沒有從根本上讓孩子意識到不好好吃飯對他的影響。
作為家長應該要告訴孩子不吃飯的後果是什麼。
「不吃飯會長不大的,只有吃飯才能長成像爸爸媽媽一樣高,才有力量去玩,只有吃到的營養都全了,才能長成一個大人。
」讓孩子意識吃飯是正確的事情,是長大的必要因素。
2.不要壓抑孩子的情緒
孩子有時候做事情,不管對不對,家長都會帶一種批評的口氣說話。
「你怎麼還是這麼做,跟你說過多少次了,你不長腦子嗎?」
當家長說出這樣的話的時候,作為孩子他的自尊心會強烈的受到創傷,他會感覺自己本來就很笨,他不但接收父母對他說的內容,也在接受著家長對他說話的方式。
這樣長久會讓孩子的自卑感越來越強,做任何事情都沒有自信。
這樣的家長的教育方式是完全不對的,就好像在肯定孩子哪裡都不如別人,所以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就事論事,不要牽扯到以前的事情,孩子哪裡有不犯錯誤的時候,你每次這樣說話,都在加重孩子的自卑感。
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措辭,短暫的告誡孩子他錯在哪裡,不要帶普遍性的,長久的對他個人能力的否定。
3.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和他產生共鳴,理解他的想法。
有的孩子特別悲觀,做事情第一念頭就是往不好的方向去想。
現在家裡會有兩個孩子的,老大會覺得媽媽爸爸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愛他,把他喜歡的東西都會分給他的這個弟弟或者妹妹,心裡就很傷心。
會產生對這個後來的小傢伙排斥的心理。
此時作為父母要第一時間察覺到孩子的這樣的情緒,站在他的角度上跟他說「媽媽很理解你的想法,你是不是覺得媽媽不會像以前那麼愛你了呢,其實不是這樣的,你小的時候媽媽也是像這樣照顧弟弟的樣子照顧你的,你們都是媽媽的孩子,媽媽對你們的愛是一樣的,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就是在嫉妒弟弟,作為哥哥應該要大度,要替媽媽分擔照顧弟弟,等他大了一些,他就可以陪你一起玩了。
」
這位媽媽說的話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說出了他心裡的想法,讓孩子覺得媽媽並沒有忽略他。
也指出了這個孩子現在的情緒是一種嫉妒,又跟孩子說出了該怎麼做。
孩子就會接受媽媽的說法,認識到這樣的想法是不正確的。
媽媽幫孩子分析了他的想法,也指出了他的問題,這樣教育方式孩子以後也會分析自己的情緒,反駁自己,然後應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
孩子就會有一套自己分析問題的方法。
用來解決自己不好情緒。
4.當孩子做錯事情造成了不好的結果,家長要引導孩子該怎麼解決問題
如果當孩子不小心把從同學那裡借來的玩具搞壞了,孩子要怎麼做呢。
這時作為家長首先要安撫孩子的情緒,不要慌亂。
家長要引導孩子如何去面對這樣的狀況。
作為家長千萬不要一下替孩子解決問題,你可以問孩子,如果他的同學知道玩具壞了,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讓孩子想像一下,然後讓孩子面對這樣的結果,該怎樣去做呢,「如果他的同學非常生氣,那麼他就要買個同樣的玩具賠償給同學,如果他的同學並沒有生氣,那麼他就把自己的一個玩具送給他的同學。
」他會有一個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
然後作為家長再對孩子的想法加以修正。
要想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家長就要和孩子有個感情上的連接,不要忽略他的情緒,也不要壓抑他的情緒,站在他的角度上分析問題,和他產生共同的想法,和他一起面對去引導他解決問題,這樣孩子就會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認識自己的錯誤所在,能有獨立解決問題的方法,那麼作為家長首先就要讓自己做個高情商的人。
如何不用懲罰的方式讓孩子與我們愉快的合作
談到懲罰與合作的話題的時候,其實與我們每天與孩子交流都會涉及到。我們每天在家裡都有要求孩子一定要做或一定不能做的事情。比如說,孩子玩完玩具,我們一定要讓孩子收起來;當我們遇到人的時候要求孩子一定...
寶寶的第一個獨立宣言:這是我的!
瑞士兒童心理專家讓.皮亞傑經過觀察得出這樣的結論:0~6歲的兒童,幾乎將他們全部的熱情和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自我的建構,也就是一個接一個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內他們會瘋狂的工作,恰恰是因為有了這種激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