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閱讀還能治病?你知道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闡述了閱讀的定義

閱讀分兩個方面,一個是閱一個是讀,「閱」指無聲的讀,看、瀏覽。

「讀」范指有聲的讀.

3.5-5歲是兒童書寫閱讀的敏感期,這時期兒童書寫閱讀訓練對兒童語言、學習將產生巨大影響。

四年級學生,需有聲朗讀200小時,默讀200小時,才能真正掌握一門語言。

二、舉例論證誦讀的重要性

先天智障及身體殘疾的孩子,在父母每天朗讀14本書,在5歲時孩子的智力超出一般孩子,社交能力也良好。

唐氏綜合症全盲全聾的孩子,在父母每天10本書的誦讀下,智商達到了111的高智商水平。

由此可見,誦讀是創造奇蹟的最重要的工具。

建議:可以參照美國布希總統的家教之一,全家每天一起誦讀孩子的課文30分鐘。

三、科學重大發現

大腦皮層語言反射區有兩個語言區(布氏區、威氏區)。

使用漢語的人更多的使用布氏區,使用拼音文字的人更多的使用威氏區,這一發現使人鼓舞,布氏區緊鄰運動區。

四、孩子學習分三種類型

1、視覺型:看著東西才學得快

2、聽覺型:聽別人講才能學得更好

3、運動型:學習時必需身體做動作,才能學得好。

運動型的孩子常會被人誤解為患有多動症,很難安靜下來,學習時必需做小動作,才能全身心投入學習中,不是他們太調皮,也不是故意破壞秩序,只是他們的學習類型不同,因為我們都對孩子了解太少,錯怪了孩子,運動型的孩子真的很無辜。

我們做父母的應該正確認識我們自己的孩子。

五、關於誦讀

年齡比較小的孩子讀書建議把孩子放膝蓋上抱著指讀,1年級後的孩子家長可以每天和孩子一起誦讀30分鐘。

六、誦讀的好處

1、讓孩子安靜下來,注意力集中形成良好 的學習品質

學習漢語言應多動眼,動手、動口、動身,可參照類似古時私塾誦讀方式,要多讀書少看書,讀書要先經過眼的觀看反射給大腦,大腦指揮口部發音,傳達到耳朵,耳朵再反射給大腦的循環過程。

多器官參於的學習能獲取更多的信息量,學習效率會更高。

大聲朗讀5分鐘後,會讓孩子安靜下來,眼耳舌身意五根並用,能很快進入安靜狀態,最大程序的減少干擾,注意力集中能提高學習效率。

注意力集中這樣的良好的學習品質需長期堅持,需每天反覆的訓練,一種行為至少重複80次才能成為穩定的行為。

2、提高手眼的協調性

例如:小學生明明會寫的題目,卻粗心做錯的,其實是手眼不協調造成的, 這是由於生理髮育造成的,不是他們的過錯,家長、老師卻責怪、批評孩子,孩子真的很冤。

同同齡細心的孩子是有意無意間得到過訓練,我們可以通過撿豆子、摘菜、疊衣服來訓練孩子,也可以通過誦讀的方式訓練孩子。

3、誦讀可以減壓,使人愉悅。

誦讀使人口有餘香、神清氣爽、身心愉悅,話說「心開竅於舌,舌動竅開,竅開則心明」,誦讀可以開發智慧,提高詞彙量,增長閱歷,還能修養身心,能健全人格,養智養德,更能提升人的氣質,讓男孩子8、9歲多讀偉人傳,提升孩子的氣魄、氣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長必看!孩子不聰明的原因竟是不愛閱讀!

閱讀可以增強大腦可塑性? | 原來教會孩子閱讀還有這些好處!美國著名教育專家吉姆·崔利斯認為,為孩子朗讀是當今最有效的教育秘訣。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