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媽從「真實」開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周某天,周先生下班得稍晚,我跟小朋友先吃晚飯。

沒有爸爸在旁邊使勁地催促、夾菜,小朋友比平時多出了一倍的話。

冷不丁又問了我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媽媽,在我出生之前,你希望我是男孩還是女孩呢?」

我略帶驚訝地看著她,內心迅速琢磨了一下後回答:「說實話哈~~~」我把眼神調整得真誠又慈愛:「當你在媽媽肚子裡面的時候,我真的希望你是個男孩子......」

「啊?為什麼呢?」她的眼裡裝滿了驚訝,但沒有不高興的神色。

我明白,她奇怪的並非我所說的希望她是男孩,而是這個答案的模式不太符合我平常的風格。

如果換在以前,我應該會這樣說吧:「媽媽一直喜歡女孩子呀,女孩子既可愛又貼心,可以打扮得漂漂亮亮,還是媽媽的小棉襖。

而且,女孩可以跟男孩一樣的勇敢獨立,媽媽太慶幸你是女孩兒了。

在說這些話的時候,務必會配上莊重的神情,溫柔而堅定地表明自己從未有過「重男輕女」的思想。

這樣的回答沒有任何問題,感動了她的同時也會感動到自己。

然後,她會獲得滿足和喜悅。

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但這次,我臨時決定「實話實說」。

我告訴她,當得知自己肚子裡有了小生命時,我的確希望它是個男孩。

因為媽媽比較懶,如果是男孩,我不用特別花心思給他扎漂亮的小辮、挑選漂亮的衣服,不用過度擔心他外出時的安全,甚至覺得男孩長大後成為男子漢,會更好地保護媽媽。

我陳述的時候,小朋友的眼睛裡閃著亮光,然後透出一分鄙視和九分驕傲混雜著的神色:「哎呀媽媽,我也可以保護你呀。

」同時伸出一隻手要擁抱我。

我點點頭,抱了她一下,繼續「不懷好意」地說:「你看你現在每次洗頭,都覺得很麻煩不願意洗。

如果是個男孩,剪個光頭或者平頭,分分種就把頭髮洗乾淨了。

要不,你也把頭髮剪短?......」

話沒說完,她就不滿意地提高了嗓門:「什麼呀,我才不剪短髮呢?象個假小子!」

當然,我最後還是劃了重點:「雖然媽媽之前想要男孩,但當我看到你的第一眼,就瞬間被你萌化了,因為你的小樣兒實在太可愛。

我當時就感覺到,做一個女孩的媽媽也是件很幸福的事。

女兒很開心地笑了。

這種笑來源於她在跟我的對話中看到了我的「真心」,了解到我之前的認知並不那麼「偉大光榮正確」,我向她坦誠自己真實的心態轉變,而不是象平時,只拋給她一個看似完美卻並不走心的答覆。

以前在面對孩子的很多問題時,我總是下意識地會在腦子裡組織各種信息和措辭,總想給她一個「既有愛意又有意義」的答案,想通過一套聽上去無懈可擊的言論來達到教育目的,或展示出自己是一個通情達理、有愛有度的標準好媽媽。

先不說組織這些答案需要考驗迅速調動腦中各項知識的能力,光是端著一副「說教」的姿態,時間久了,脖子累腦子累心也累。

為什麼會心累呢?因為擔心透露給孩子「不夠正確」的信息,多少會過濾掉一些真實的自我表達。

沒有由心而發的話,說多了自己都感覺虛假疲憊。

累還在其次。

現在的孩子都非常敏感,他們能精準地判斷我們的回答到底是走心還是在表演。

在聽多了這些經過「偽裝」和「包裝」之後的「純正」言論,他們常常會覺得空洞無聊,沒有繼續溝通的意願,更不會如大人所願把這些話全盤消化吸收,並轉化為自己體內的營養。

如今,孩子的壓力不小,家長的壓力更大。

尤其是眾多的「育兒」理論都在告訴我們要怎樣成為一名「好媽媽」。

既然要匹配這個「好」字,那我們就要堅守正確,杜絕失誤。

於是,我們在孩子面前總是充盈著豐沛的道德感,擔心自己的一點點疏漏,就會養出一個熊孩子。

尹建莉所著的《自由的孩子最自覺》中,有一篇講到「孩子撿到錢該如何處理」的文章,文中針對一個9歲孩子媽媽的來信中所提出的問題—— 孩子在自家門口拾到十元錢,該如何處理這十元錢?這位媽媽產生了教育上的困惑。

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可以找到尹老師的書,仔細閱讀這篇文章,或許文中的觀點會顛覆部分家長的教育認知,或許會帶給我們一些新的思考。

當我們在按照傳統的、自認為正確無誤的「思維慣性」或道德模式來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妨換種方式,先拋開道德束縛,把問題變成一個開放式的話題,跟孩子一起探討、分析,引導孩子去思索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從一開始就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指導孩子:你必須且只能這樣做。

文章提出了一種「實事求是」但又不違背道德底線的教育理念。

其中有一句話給了我特別的回味:真實和善良是道德存在的第一條件,首先是真實,失去這條,善良也成為偽善,道德也成了虛假道德。

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會在孩子面前隱藏自己的真實情感。

我們總是太在意什麼是「對」的,但忽視了什麼是「真」的。

兒童時期的孩子其實並不需要被輸入太多「正確」的程序,而應該有足夠多的體驗過程和必要的試錯機會,當他們在真實的場境當中去感知生命的豐富和社會的規則,他們自然能學會去調整自己的理念,形成自己的價值觀。

家長不用時時刻刻都在孩子面前繃得緊緊的,不用擔心表現出失誤和不完美。

有時,我們的一些小缺陷,反而會讓孩子覺得親近、接地氣、有血肉有性情。

與其在孩子面前當一個永遠「光榮正確」的百分百好媽媽,不如在孩子面前展示真實的自我,做一個有缺點、有不足,但是會跟他們共同成長的媽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男寶突然偏愛粉色,是性取向有問題?

在懷孕期間,一些媽媽都急著知道肚裡寶寶的性別,一方面是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方便準備他的日常用品。小男生要準備藍色、綠色的衣服、鞋帽;小女生則要準備粉色、黃色的。這也從側面看出,大家...